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互动交流>政协提案 > 正文内容
    标题 关于实现安康市文化产业突破发展的提案
    编号 第1号 办理部门 市文旅广电局 处理状态
    签发人 付波 签发日期 2022-12-08 20:28 发布日期 2022-12-08 20:28 类别 B
    正文

          文化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康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和引汉济渭的核心水源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始终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文化产业以创意为动力、以内容为核心,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安康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

        “十三五”时期,安康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量大幅增加,至2020年末全市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2500余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158家以上,文化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文化及相关产业的146个行业小类中,安康已经覆盖的行业有94个,其中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17个行业门类,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龙舟节、茶文化节等为重点的节庆文化品牌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文化品牌影响力逐步彰显;坚持实施“文化+”战略,采取抓点示范,培育了瀛湖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平利农耕文化园、旬阳蜀河文化旅游古镇、石泉中坝作坊、岚皋巴人部落等文化旅游融合示范点取得文化融合新进展。  

        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培育和发展,安康文化产业发展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但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和不足。

        (一)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文化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带动性和引领性的龙头企业,与全省平均水平对比,安康规上文化企业数量占全省的比重为9.4%,但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仅为4.4%。

        (二)产业链条不完善。安康市文化产业在整体产业结构中弱小行业总体偏多,“小散弱”问题突出,文化产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或漏洞较多,“补链、强链、延链、建链”任务艰巨。

        (三)资源开发不充分。安康有“秦巴明珠”之美誉,是巴蜀文化、秦楚文化、中原文化和氐羌文化的交汇之地,生态文化资源丰富。同时,作为川陕革命老区,安康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历史遗迹有170余处,但受制于资金匮乏、旅游规模小、影响力不足等因素,生态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四)发展层次低、服务滞后。现有文化产业以传统业态为主,科技含量普遍较低,产业的附加值不高,财税贡献率低。多媒体、游戏动漫软件开发,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版权和文化软件服务等高附加值新业态发展滞后。文化金融相关平台、政策、法规、措施及制度缺失,建设滞后。

        (五)缺乏产业专业人才团队。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缺失是限制安康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表现为文化人才总量不足,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较少,懂文化、善创意、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匮乏。

        三、文化产业突破发展建议

        (一)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民营企业。政府统筹培育安康文化骨干企业,支持文化企业优化产业布局,拓展新型文化产业项目,提升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引进文化强企业和行业头部企业以“总部经济”“飞地经济”等多种形式落户安康。推动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文化双创基地和孵化器,为高层次文化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提供场地、政策、资金扶持,调动专业人才参与文化创业的积极性,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团队。

        (二)加快打造文化消费新空间与新模式。整合休闲文化资源,创建一批特色鲜明的亲民便民的文化消费场所,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工艺品和土特产品,按照精品化、系列化、特色化要求和方便携带、易于储存的原则,形成非遗文创产品矩阵,带动工艺品消费,带动文化消费跨越式发展。

        (三)加强构建文化协同新体系。建立安康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联盟,搭建安康文化产业合作交流平台,产业联盟信息共享平台,推动成员间信息、数据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建立市级文化与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加快推进安康文化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对文化领域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依托市内高校院所建设一批文化科技创新实验基地,打造一批省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项目和示范园区。

        (四)抓住机遇不断加强对外文化贸易加快培育一批有出口潜力的文化企业。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对入选企业和项目给予支持。充分发挥大中型文化企业在对外文化贸易中的领军作用,鼓励其利用和吸收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提高文化技术水平,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以及行业带动性的外向型文化企业落户安康。打通对外贸易通道,充分利用中欧班列“长安号”渠道优势,推动文化企业参与陕南(安康)多式联运内陆无水港运行,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有效促进沿线各地的文化贸易往来。

        (五)多途径扩充专业文化人才队伍。一是引进一批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文创精英人才及团队,有效填补文化产业人才缺口。加强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训,准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二是推动产学研合作,深入实施“市校产学”对接,积极整合高校、政府、企业和协会等各方资源,做好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推动安康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院校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培养一批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积极探索企业需求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三是鼓励文化产业职业教育和师徒传承,弘扬工匠精神,强化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文化产业实用型人才。

    回复

    民盟安康市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实现安康市文化产业突破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在上一轮机构改革中,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组织实施、项目管理、考核指导等职能及工作机构、人员编制,已于2017年从原市文化文物广电局划转至市委宣传部,现我局承担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等方面具体工作。为切实办好提案,经向上汇报和对接协调,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量大幅增加,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快速增长,产业聚集加速推进,新兴业态迅速发展,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和营业收入的年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目标责任考核中持续位居第一阵营。针对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层次不高等现状,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成员单位立足职能职责、加强协同配合,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认真落实陕西省文化产业“十百千”工程,实施我市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培育“双十双百”工程,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扶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发展文化产业龙头企业。2021年,新登记文化及相关产业市场主体692户、同比增长率12.14%;新增规上文化企业16个,规上文化企业总量为153个,营业收入达50.3亿元、同比增长20.1%;新增省级文化产业重点园区2个、示范基地2个、骨干型文化企业1个、高成长型企业19个。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陕西省文化产业“十百千”工程重点园区5个、示范基地8个,发展骨干型文化企业9个、高成长型企业64个;创建市级文化产业“双十双百”工程示范园区(基地)5个,发展重点企业40个。 
         二是加快打造文化消费空间。推进实施“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加快夜间经济发展、推动毛绒玩具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措施,加大对县区的工作指导力度,优化文化产品供给,挖掘夜间经济潜力,完善文化消费设施和环境。中心城区“一江两岸”城市会客厅综合效益凸显,汉阴县三沈文化产业园列入国家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石泉县饶峰镇胜利村农旅产业园项目、平利县马盘山生态农业观光园等三个项目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古西城文化园被评为省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石泉鎏金铜蚕特色文化小镇列入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发展旅游民宿78家、创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45个,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是构建产业协同创新体系。2020年10月,由市委宣传部指导,陕文投安文旅公司、安文投公司等10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安康市文化产业协会”,目前承办了首届“泸康杯”汉水流域赏识文化艺术节暨汉江奇石精品展、筹拍电影《浴血牛蹄岭》,以及举办文化企业走访调研、“十大文旅人物”评选等活动,通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进行业自律与诚信建设,规范行业发展秩序。推进构建文化与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安康市江南印务有限公司、陕西弘毅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安康超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评“陕西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汉滨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被认定为陕西省首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紫阳茶马古道文化资源服务信息平台开发与应用被列入省科技计划项目,白河派昂电子科技公司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达成校企合作、研发新品投入生产。 
         四是鼓励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加快培育以安贝斯玩具科创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毛绒玩具产业链,引导同类型、上下游和配套企业向园区聚集,辐射带动新增毛绒玩具企业184家,该园区所在的恒口示范区被商务部确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毛绒玩具产业),为2021年度全省唯一获得认定的基地。我市打造毛绒玩具产业链基本形成闭环,实现了从无到有、快速发展,培育毛绒玩具企业共计600余家(点),日产玩具约80万只、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实现产值超30亿元。新华社以《秦巴山区腹地孕育“毛绒玩具之都”》为题报道了我市毛绒玩具文创产业新都先进经验,央广网以《乡村振兴看陕西,每天80万只毛绒玩具从陕西安康走向世界》为题报道了我市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发展及外贸出口情况。 
         五是扩充专业文化人才队伍。将文化产业人才纳入《安康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了《实施聚才引智“三单对接”机制七条措施》,举办全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暨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县区举办各类文化产业培训班30余次。选派专业文化人才,赴江苏溧阳、常州等先进地区学习锻炼。依托市文化产业协会成立专家智库,聘请中国人民大学王鹏教授、字在品牌创始人刘美松、西安四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伟伟为智库专家。依托恒口示范区毛绒玩具产业园,与全省10余所高等院校合作设立毛绒玩具创意设计培训工作站。 
         下一步,我市文化产业工作将抢抓政策机遇、开放机遇、创新机遇,努力克服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挑战,认真吸纳贵委的意见建议,聚焦龙头企业培育、文化消费提升、协同创新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事项,认真落实《安康市“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紧扣规划重点任务时间节点,推动各县区制定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措施,加快推进汉滨毛绒玩具文创总部产业园、旬阳传统木刻版画产业园、石泉鎏金铜蚕特色文化小镇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认真落实中、省、市助企纾困政策,加强省“十百千”工程重点园区(基地)、企业的培育管理,推进实施文化市场主体培育“双十双百”工程;落实新增规上文化企业培育计划、小微企业成长计划及新型文化企业发展计划,促进中小微文化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产学研合作,实施“市校产学”对接,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开展文化产业对外交流,紧扣文化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要求,精心组织文化产业开放招商活动。 
         专此复函。
    民盟关于政协安康市五届一次会议第1号提案的复函.pdf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