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的居民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实力最突出的创新主体,其数量和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支持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实现规模倍增,加快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和活力,市科技局围绕这一专题开展了调研和考察,形成报告如下:
一、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为牵引,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大培育力度,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92家,同比增长43.8%,高新技术企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一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规模迅速壮大。“十三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从2016年12家、2017年21家、2018年36家、2019年47家、增长到2020年的64家,年均增长52%。进入“十四五”,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92家,较“十三五”初增长了7.7倍,数量上实现了历史新突破。
二是高新技术企业聚集效应更加明显。截至2021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县(市、区)全覆盖。其中,安康高新区41家占比44.6%,占比最大。其他县区依次为:汉滨区、旬阳市12家占13%,石泉县、平利县5家占5.4%,紫阳县4家占4.3%,汉阴县、岚皋县、白河县3家占3.3%,镇坪县2家占2.2%,宁陕县、恒口示范区1家占1.1%。国家级、省级高新区和中心城区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效应更加明显。
三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实力不断增强。2021年,全市登记省级科技成果48项,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项,占16.7%;全市签订技术合同527项,其中高新技术企业90项,占17.1%;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4.99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31亿元,占26.3%。高新技术企业登记省级科技成果数、签订技术合同数和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是“十三五”初的8倍、30倍和7.7倍。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力明显增强。
四是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利润占比逐年提升。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783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4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562.45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34.29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85.81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2.12亿元。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总产值和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8.2%、15%和14.1%,比重分别是“十三五”初的5.5倍、5.6倍和7.1倍。而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的比重远大于其数量的比重,说明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以更少的数量占比实现了更多的总产值和利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偏少。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92家,较上年净增28家,虽然增速达43.8%,但总数仅占全省8397家的1.1%。
二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全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强度0.56%,是汉中市1.4%的40%、全省2.42%的23.1%、全国2.44%的23.0%。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仅占23.56%。
三是科技创新人才匮乏。我市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人才引进困难的根本局面尚未改变,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缺乏,科技领军人才及后备人才不足。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企业在享受职称待遇、福利待遇、个人发展空间等方面对高层次研发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引进人才的配套政策措施不够到位,引进人才的安居、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方面还有不少障碍。
四是疫情影响大。在疫情冲击下,部分企业订单减少,客户流失,运营困难,面临综合成本增加、产业链恢复困难、外贸出口受阻等困难。
三、加快推进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高质量发展体系的重要考核指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型企业发展,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今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的通知》,通过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努力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科技型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态势。按照市政府领导批示要求,市科技局牵头组织编制了《安康市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即将按程序送审印发实施。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步伐,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对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统筹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创新主体培育,推动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加快出台《安康市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瞪羚企业)—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梯队培育链条,以培育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科技人才密集、能够形成核心技术产品的科技型企业为导向,推动企业“落地、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实现科技型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11+7”重点产业链,不断壮大支柱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
二是健全落实支持政策,增强企业创新发展动力。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认真落实《安康市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中对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奖补政策;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以“四主体一联合”为重点的新型研发平台,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推进秦创原安康创新飞地孵化园建设,依托秦创原的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优势,把优势资源推出去,把高质量项目引进来,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建立起成果转化到项目落地的滚动接续机制,推动各类科技成果来安孵化、转化和产业化。
三是推动科技服务升级,优化企业创新发展环境。以安康国家高新区、旬阳省级高新区和国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通过科技企业培育、科技人才引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中、省、市科技资源向园区聚集。不断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加快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鼓励科技企业入园发展。积极打造双创“升级版”,支持孵化载体建设,支持新建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为入孵企业提供研发、中试生产场地、政策咨询、管理培训、市场推广等孵化、创业服务,全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四是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建立“双招双引”联动机制。充分借助省、市级招商平台和系列投资促进活动,对接更多境内外企业客商,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招引力度。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亩产均值和亩均效益的链主企业和延链补链强链项目,采取政府投资、研发、物流、社保、租金补贴以及贷款贴息、培训资助、厂房代建、贡献奖励、人才奖励等方式予以支持。坚持“招商”与“招才”并重,“引资”与“引智”并举,探索“团队+技术+资本”的“双招双引”新模式,实现引进一个优质项目、带来一批高端人才、支撑一个优势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目标。
五是实施部门包联帮扶,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持续深化重点科技型企业包联机制,落实50个市级单位对50家重点科技型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建立联系沟通、问题解决、协调联动、信息反馈“四项机制”,组织包联单位深入企业,采取“一企一策”办法,从资金、用工、技术、市场等方面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全力支持企业达产达效。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推行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常年受理、无纸申报、网络评审、系统管理”,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评审、备案等工作全流程线上服务,全过程“不见面”办理,切实减轻企业申报负担。
六是深化科技金融作用,加强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落实综合融资成本压降要求,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额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科技企业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开展投贷结合、投保贷结合等模式创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质押融资产品,对以自有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质押获得银行贷款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一定比例贴息。建立健全上市后备企业名录,完善后备企业推荐、筛选、培育等工作机制。紧盯市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加强直接融资辅导咨询和增信服务,支持条件成熟企业在创业板、新三板、北交所以及其他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