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市自然资源局着力构建地灾防治安全屏障

作者:张朝琴 时间:2022-10-09 08:32 来源:市自然资源局 【字体:

  今年以来,安康市自然资源局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坚守地质灾害防治各个环节,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全市无因地灾造成的人员伤亡。  
  强化责任落实“绷紧弦”。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总体要求,时刻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切实强化协调联动,健全防灾减灾工作运行机制;提前谋划,周密部署,科学编制《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入汛以来共抽查各县区地质灾害应急值守86人次,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员210余人。  
  加强隐患排查“清家底”。严格落实“三查”制度,组织平战结合队伍对全市2971处隐患点进行多轮拉网式集中排查和分散性排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点”,不留死角,全面摸清地质灾害“家底”。及时更新隐患台账,分类制定整改方案,做到抓早抓小、防患未然。8月强降雨期间,派出5个工作组和专家组120余人,赴各县市区指导地灾防治。截至目前共开展巡查排查4813次。  
  坚持“人防+技防”“重避让”。完善市、县、镇、村、点五级群测群防组织体系,2971处隐患点,点点落实监测人员和各项监测预警措施,有力确保预案覆盖率、群测群防网络覆盖率和隐患告知率三个100%。加强监测预警,充分发挥专业监测设备作用。各县区发布市县级气象预警17期,及时处置普适型预警累计893个,累计预警预报9700次,发送预警信息5万余条。落实“早盯撤”,有序组织受灾群众提前转移,累计转移撤离群众7288人。其中,紫阳县实现2户11人成功避险。  
   狠抓宣传演练“多套路”。推行“谁排查、谁宣讲”,在隐患排查的同时,现场对受地灾威胁农户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召集隐患点周围群众,开展点位转移演练,有效提高了群众防灾避险能力。通过“安全教育日”“志愿服务”“防灾减灾日”等活动开展集中宣传,向群众发放宣传单、播放宣传地灾宣传片《守护家园》,进一步提升了地灾防治知识的宣传覆盖范围。组织开展7期防灾业务知识干部轮讲,在全市“321”基层治理应急管理网格员培训班上,围绕防灾责任、地灾知识、群测群防工作等内容对300余名基层干部进行了授课;组织开展防抢撤应急演练3031次,受威胁群众参与6.65万余人,集中开展宣传培训3102次,参与群众12.44万余人,发放材料16.41万余份,已实现应急演练宣传培训全覆盖。  
  推进项目建设“用狠劲”。加强对各县市区项目督促指导,狠抓项目进度,倒排工期按下项目推进“加速键”。完成15个地灾治理项目勘察设计的审查、14个风险调查评价项目设计书的审查、700处普适型监测预警点建设并上线运行,全市“平战结合”技术支撑单位驻守实现了全覆盖,进一步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