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紫阳 > 正文内容

    紫阳退耕还林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作者:姚思章 秦宗道 时间:2009-09-02 09:31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自1999年成功试点以来,紫阳县累计实施退耕还林49.7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9.86万亩、荒山造林29.9万亩,工程覆盖全县25个乡镇155个村,4.9万个农户近20万人直接受益。
    退耕还林的实施,加速了该县造林绿化步伐和水土流失治理进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据统计,到2008年底,全县累计造林建园145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3.6%,比退耕还林前提高15.8个百分点。全县因退耕地造林建园,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60%,因水土流失而致的自然灾害比5年前减少95%,每年减少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
    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该县通过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农民长远生计的关系,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千方百计提高生态经济兼用林比例,大力发展具有紫阳特色的茶叶、蚕桑、柑橘和核桃、板栗、木本药材等经济林产业,突出发展庭院经济,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良性互动。
    近十年来,全县结合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累计新建林业产业基地近50万亩,形成了“中低山茶蚕油桐和柑橘,中半山耳菌核桃和板栗,中高山木本药材和生漆”的立体林业产业格局。去年全县林业生产总值达到2.5亿元,林业总收入达到4.2亿元,分别比1998年翻了一番多;全县农民人均林业总收入3556元,人均林业纯收入达到142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退耕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886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的8.2%,比退耕还林前净增近3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dkp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