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阶段,紧扣“听民声、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实践载体,把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阶段收集的问题及市委学习实践办反馈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归类,逐项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精心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围绕“1234”集中解决了一批影响科学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建立完善了一批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奏响了整改落实的最强音。
一个目标明思路。在整改落实阶段中,该县以“解决实际问题,惠及人民群众”为具体目标,领导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强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思路。全县召开了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总结暨整改落实阶段工作安排会议,县上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对整改落实阶段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整改落实过程中,县委学习实践办先后三次召开指导检查组会议,全面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强化指导整改落实工作。各参学单位在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时,单位一把手亲自上手,为整改落实第一责任人,形成了“主要领导总体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员干部人人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两个坚持定方案。该县各参学单位的整改落实方案除了达到“四明确一承诺”统一要求外,均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做到解决问题有的放矢。一是坚持把群众的意见建议作为整改落实解决问题的标的。各参学单位以征求的意见建议和查摆的突出问题为基础,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落实方案,建立了《整改落实工作台账》和《建章立制工作台账》,把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工作具体化、清晰化,确保整改工作目标清晰、要求明确、责任到位、措施得力。二是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修改完善整改落实方案的标准。整改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科学发展,最终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整改落实方案可行不可行,群众的意见至关重要。该县各参学单位,将整改落实方案初稿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及时吸纳群众的意见建议,用于修改完善整改落实方案。整改方案经指导检查组审签同意后报县委学习实践办。
三项举措建机制。抓好建章立制,是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志。该县采取了“废、改、立”三项举措,认真做好建章立制工作。一是及时废止内容陈旧、制约发展的制度。对于施用时间较长操作性不强,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15个规章制度及时予以废止;二是及时修改存在漏洞、不便操作的制度。对于不符合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存在明显漏洞,作用发挥不好的152个规章制度,进行整改,修订完善;三是及时建立现实需要、操作性强的制度。对于现实工作需要而尚未建立的规章制度,组织力量充分调研,科学论证,遵循“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及时建立,截至目前,已新建立了86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
四个着力抓整改。该县在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中,紧扣“听民声、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实践载体,以着力改善民生问题、抓好项目建设、维护社会稳定、转变干部作风为切入点,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解决群众最迫切需要的现实生活问题入手,帮助群众首先解决住房保障、安全饮水、教育就业、看病就医等现实生活困难。针对外出务工农民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的问题,集中培训了3900名返乡农民工,并扶持200余人在家乡自主创业;斥资1622.23万元,实施36个扶贫重点村建设,新建村组公路42.3公里,修建连户路9047米,架设便民桥34座,饮水到户1488户4672人,农电低改88.68杆公里,修建小学校舍137间2270平方米,实施改厨622户、改厕528户、改圈527户,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普遍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二是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突破口,按照“保投产、促续建、抓前期、争开工、快实施”的要求,苦抓实干,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共争取到涉及医疗卫生、廉租房、安全饮水、沼气等项目资金6000余万元。自汉江白河电站、十天高速公路、襄渝铁路二线、狮子山小区建设、兴达花园小区建设、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有4000余名农民工实现了就地转移就业,充分带动了当地养殖业、运输业和餐饮业的发展,项目建设成为了农民就业的“助推器”。三是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县公安局扎实开展“警剑”行动,共破各类刑事案件60余起,抓捕逃犯30余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多万元;县法院认真开展审判工作“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学校”的“五进”活动,组织专门法律下乡宣传5次,巡回下乡办案16件;县检察院始终把信访工作作为维护稳定的重要举措来抓,规定每周二为检察长接访日,努力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切实实现了涉检“零上访”,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四是着力转变干部作风。全县党员干部在“听解帮促”主题实践活动中,通过一户一表、逐户走访调查的形式,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转变了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同时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党员干部查找出了在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逐一整改落实,树立了科学、务实、高效的工作理念,进一步端正工作态度、转变工作作风,使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洗礼,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打下了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