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 > 正文内容
    文件名称 武文罡、殷勇、寇全安同志在全市工业稳增长暨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公开目录: 安政通报
    索引号 719776475/2022-0307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责任部门 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2年02月11日
    文号 安政通报第一期 公开日期: 2022-02-13 17:35
    有效性 有效

    武文罡、殷勇、寇全安同志在全市工业稳增长暨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2年2月11日)

    武文罡同志讲话

      工业兴则经济兴,开局稳则全局稳。工业经济占全市GDP比重近三分之一,是经济稳增长关键所在。节后市政府第一个工作会以工业稳增长和信息化为主题,就是要传递这一信号,希望各级各部门把工业稳增长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压紧压实责任,主动担当作为,全力以赴抓复工、推项目、通堵点、强调度,比学赶超、加压奋进,以过硬措施确保一季度工业经济开门红。
      过去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自然灾害、市场环境波动等一系列不利因素持续冲击,全市工业和信息化战线的同志们迎难而上、克难奋进,以有知无畏的精神、担当实干的作为,全力狠抓工业运行调度与生产要素保障,收到了非常好的成效。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排名全省第4;工业投资增长12.1%,排名全省第4;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6.4%,排名全省第3;均实现了保持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工业经济稳健运行,有力拉动恢复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09.49亿元,增长7.5%,超额完成预期发展任务,为安康“十四五”良好开局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我们在全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继续冲击“保优争先”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各级工业和信息化战线的同志们功不可没,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感谢!
      今年是“十四五”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狠抓“六保”“六稳”,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当前安康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的关键阶段,既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也存在产业项目普遍偏小、供应链产业链基础薄弱、新旧动能接续不畅等客观难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唯有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保持工业主导地位不松劲,坚定不移走符合安康市情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才能不负时代使命、组织重托和人民期待。

      刚才,五个单位分别从各自职能和业务方面做了有针对性的交流发言,请同志们相互借鉴;全安、殷勇同志分别围绕工业稳增长、数字经济发展讲了很有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准备非常充分,讲得非常到位,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最后,我强调五点意见,主要是“五个精准发力”。


      第一,要紧扣五大领域精准发力,充分发挥工业和信息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
      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园区经济、文旅康养经济、总部经济和数字经济五个经济,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工业在五个经济增长极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一定要全面发力。一是在县域经济中当主力。要科学研判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细化“一县一策”、找准“一县一业”,在培育首位产业中突出工业作用。农产品主产区要发挥精深加工环节作用,提升五大特色农业产业附加值,城市化地区要巩固优势推进高新区、经开区、县域工业集中区等集群化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推进以六大工业为主的绿色循环发展。二是在园区经济中当主导。要把工业经济贯穿在园区经济的各层次,把工业带动延伸到园区辐射的各环节,要立足高新区布局“高、精、尖”的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经开区布局“特、优、新”的“三大千亿集群”产业,立足县域工业集中区突出“转、改、带”,做强六大绿色工业和特色产业,将各类农业园区与精深加工企业紧密结合,广泛形成“1+1>2”的效果。三是在文旅康养经济中当支撑。要立足“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战略要求,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龙头企业,发挥保健食品、生物医药、健康辅助产品等基础支持作用,要紧扣全域旅游发展,发挥特色产品优势,把富硒食品、毛绒玩具等设计、生产、加工、销售,嵌入文旅经济产业链,实现文旅康养产业与新型工业化同频共振、互补互兴。四是在总部经济中当骨干。要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机遇,主动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招引域外优质企业,特别是瞄准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工业企业,来安设立地区总部或总部型机构;优先培育支持富硒食品、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毛玩文创、电子线束等工业经济实体成为总部龙头,持续打造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增强优质企业吸引力。五是在数字经济中当引领。要加快物联网规划建设,组织专家认真研究,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确保我市不落后于时代。要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建好平台,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推进重点产业数字化赋能,提升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各环节数字化水平,提高产业全要素生产效率。要加快发展数字产业,对有条件的传统产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对适合落地安康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引进培育,支持高新区、汉滨区等县区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要推动智慧管理,统筹政府、城市、园区智慧管理,整合各级各部门资源,实行数据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助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


      第二,要聚焦项目建设精准发力,围绕重点产业链精心打造具有安康特色的产业体系

      产业兴关键在于产业链强,产业链强核心在于工业强。工业战线必须做贯彻市委一号文件、落实“深化产业项目建设年”的排头兵。一是立足现有产业强链。要精准对接省上23条重点产业链,将我市重点企业和项目镶嵌进去,争取省上政策支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的实施意见》,特别是紧扣其中14个源自“六大绿色工业”的产业链,认真研究,做大做强。二是立足重点企业延链。我市确定的11条重点产业链和7条子链中,部分产业链是短链或单个企业,要想办法延链补链,紧盯优势产业链企业和高科技、高效益项目精准出击,有序承接新型材料、轻工产品、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与18个骨干产业链相关的制造业;认真落实专班推进、联席会议、联合督查、约谈通报等制度,对已谋划储备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积极做到“土地等项目、厂房找项目、落地启项目”,力促确定项目尽早开工、在建项目加快进度。三要立足资源禀赋建链。我市目前还有基于优势资源禀赋但未确立的产业链,要借鉴毛绒文创产业发展经验,下大力气招引落地形成产业链。要巩固富硒茶、包装饮用水、绞股蓝、魔芋等具有起步优势和后发优势的产业,扩大资源链、完善生产链、打通消费链,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做好“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篇文章,主动对接、勇于承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安康产业链条“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第三,要围绕惠企纾困精准发力,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稳产达效延续恢复增长良好势头

      保持安康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确保工业经济延续恢复增长良好势头,尤其要按季跟踪,确保完成进度超过时间进度。一是落实政策要“到底”。要摸清吃透、统筹落实中央和省市惠企纾困政策措施,确保已有政策“直达基层、直到企业”,认真落实《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若干措施》《关于做好2022年一季度经济稳增长工作的意见》等,坚决兑现各类政策,坚持创新改革要求,简化落实用工奖补、租金减免等申报流程,加快惠企资金拨付进度,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确保“应享尽享、快速兑现”。二是服务企业要“到家”。坚持“抓大不放小”“抓两头、带中间”工作思路,强化要素保障,跟进纾困解难,力促重点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帮助停产减产企业复工复能,指导建成项目尽早满产达效;深化包联帮扶机制,主动上门问计问需,真情实感帮、真心实意扶;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市县两级常态化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完善问题交办、责任清单、处理回复等机制,责任部门要限期办理,政府督查室要强化督办、盯紧盯牢,持之以恒为企业排忧解难。三是助力营销要“到位”。要紧扣优势工业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扎实开展新产品开发、质量对标、品牌建设等专项行动,促进消费品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紧跟促进消费增长三年行动计划,结合重要节日、市场淡旺季特点,线上线下开展名优特色工业产品促销对接活动,持续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工业企业产销率。四是培育企业要“到心”。要持续精准摸排,建立“升规”企业培育库,靶向支持重点潜力企业尽快成长跃升,针对近几年退库企业,拿出具体方案,做好针对性帮扶,做到新进和重返两手抓、两手硬,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40户;要扎实做好民营企业梯度培育,充分挖掘“个转企”潜力,做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全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户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实现零的突破。


      第四,要突出基础保障精准发力,充分调动优质资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安康发展工业基础相对比较弱、条件也比较差,必须集全市之力创造优质条件。一是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要牢固树立“亩均论英雄”理念,系统做好特色专业园区建设、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标准化厂房建设、产业配套提级扩能等重点工作,全年新建标准化厂房面积60万平方米以上,培育新入园千万元企业60户以上。二是提升精准服务能力。要优化营商环境,用好金融工具,向沿海发达地区学习借鉴,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下好先手棋、跑出加速度,推动政银企对接常态化,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作用,创新融资授信服务机制,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充分发挥政府平台作用,用好吸引人才人口政策措施,盘活存量就地取“才”,扩大增量柔性引“才”,努力把更多优秀人才留用在安康。三是提升土地供给能力。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探索推进“标准地”改革的意见》,统筹优化工业用地布局,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供应,引导工业企业和产业项目“进园区、入厂房”,提升工业用地“亩均效益”;要强化项目履约监管,按照“5+X”控制性指标、竣工验收、达产复核、违约责任等约定标准验收,严肃违约处置,切实提升单位土地面积产出效益。四是提升创新驱动能力。要加快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促进秦创原科技成果与我市主导产业、重点企业高效对接,加快培育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新实验示范站、企业技术中心,搭建科研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及院士专家工作站,力争实现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零的突破。要发挥好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用好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推动“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力促各类创新成果落地生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市场生存力。


      第五,要强化实干担当精准发力,为加快安康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做出新的贡献

      一要提升能力素养。各级干部要带头锤炼“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积极淬炼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素养,准确掌握抓经济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努力成为行家里手。各位企业家要提升管理企业的水平,心无旁骛地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树立创新意识和规则意识,加快实现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型。要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学深悟透统计和财经制度,夯实规上企业统计基础,为全面准确反映我市经济成效提供统计保障。二要强化跟踪调度。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要以上率下、亲力亲为,扎实推动工业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有进,以工业基本盘的“稳”和高质量的“进”巩固经济“基本盘”;稳增长专班要持续强化监测调度,紧盯规上工业企业,丰富分析手段,完善“周分析、半月研判、月调度”机制,跟进落实工业稳增长促投资政策措施。三要守住发展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围绕石煤矿、民爆等重点工业行业,扎实做好风险管控,坚决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要落实工业相关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严控“两高”项目发展,跟进中省绿色低碳技术改造项目,培育申报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推动工业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四要改进工作作风。深入落实“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要求,认真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表率、学习、奉献”工作标准,干字当头、先干起来,把每项工作都项目式谋划、路径式推进、具体化落实;持续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既嘘寒问暖,更正确引导,在企业决策上不指手画脚,在行政事务上不大包大揽,在规范交往和明晰定位中服务企业、提振工业、干好事业。
      同志们,新春新气象,奋斗再出发!让我们拿出勇立潮头的胆识、勇挑重担的气魄、勇往直前的姿态,积极有为、担当实干,为谱写安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再立新功,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殷勇同志讲话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围绕发展数字经济,重点就工业与信息化领域数字经济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发展数字经济势在必行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能切身感受到,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推动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今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披露,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8%,到2025年的目标是占到10%。可以说,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安康发展数字经济势在必行,正当其时。
      数字经济相比传统经济在产业要素、发展载体、组织方式、技术赋能等多方面产生新的变革,为包括安康在内的“欠发达地区”提供了相对平等的发展环境以及快速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激活传统产业活力的新方式,有利于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加快实现弯道超车。我们要主动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大势,积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努力下好追赶棋。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提高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和专业素养,增强发展数字经济本领,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释放数字经济叠加、倍增效应,在稳增长促转型中积极作为,赢得发展主动,在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追赶超越”。


     二、统筹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覆盖的业务范围广,涉及产业发展、社会服务以及城市治理的各个领域。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系统思维,科学谋划,形成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顶层设计和建设规划,明确建设重点和优先顺序,将新技术与传统基础设施有效衔接,构建系统完备、集约高效、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体系,搭好数字经济发展“大舞台”。
      一要统筹布局构建全域感知物联体系。加大传感设备、无线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和视频采集终端设备的部署,深化物联网、卫星遥感监测、导航、GIS等技术应用,提高市政公用设施、环卫设施、地下管网、电网等公共基础设施信息化、网络化、智慧化水平。
      二要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支持通信运营企业光网和4G网络向农村偏远地区覆盖,提升网络带宽,降低网络资费,努力扩大用户,推动农村千兆光网、4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进一步提升电子政务网络综合承载能力,持续向村组延伸覆盖。推进5G基站部署,扩大5G基站数量及覆盖面,实现中心城区、重点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区、物流集散区和重要交通枢纽等功能区5G信号覆盖,提供产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基础。
      三要谋划建设市级政务大数据中心。坚持一体统筹、规模适度、绿色节约、智慧智能的原则,依托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整合汇聚全市政务数据资源,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大数据中心,与省级、省级行业部门数据中心互联互通,有序开放,以数据深度应用推动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三、科学谋划推动产业用“数”赋能

      企业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主体。通过数字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是发展数字经济应该坚持的基本理念。企业通过数字技术创新催生出商业新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发展。
      一要谋划重点产业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立足不同产业、企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谋划推动产业全方位、全链条、全流程数字化转型,聚焦数字技术驱动产业效率提升方面,提高产业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创新发展智慧园区和智慧企业,提升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各环节数字化水平。
      二要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建设政企信息标准规范体系和一站式涉企综合服务平台,对企业全生命周期进行定制化全流程政企服务管理,如提供政策精准匹配、供应链服务、企业咨询服务、融资对接、创新资源衔接、政企便捷对接、人才服务、企业合作交流、商务信息展示、纠纷处理等服务,构建政企互联互通新方式。
      三要开展转型试点,突出标杆示范作用。鼓励引导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骨干工业企业、物流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提高产业效率,获得工业提质增效减耗“最优解”。着力引导智能制造业、汽车配件业、水泥建材业、纺织服饰业、新型材料业等相关企业利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提高生产、装配、仓储管理自动化、智慧化程度,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解决部分企业用工难、用工贵问题。要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总结推广转型经验,加强标杆示范引领,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
      四要摸清数字经济底数。《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已经于2021年5月14日由国家统计局公布实施。我市目前还没有摸清数字经济的家底,没有建立健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分类统计体系,还没有相关统计数据,导致我市在全省有关数字经济评估排名位次居全省末位。预计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将很快会纳入国家和省市年度目标考核指标体系,我市要尽快启动这方面的安排部署,工信领域尤其要走在全市各领域前列。


     四、积极部署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

      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基础,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形态在现有产业结构中占据着愈发重要的位置,数字产业成为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模式,在产业格局中异军突起。我们要紧扣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
      一要引进培育优质数字企业。研究谋划数字产业化发展的重点和突破方向,制定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四个方面针对性发展激励措施,特别是制定物联网、智能制造、软件服务、共享经济等方面相关企业招引优惠政策,制定技术类人才招引和鼓励成果创新应用激励措施。落实好我市有关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汉滨区、安康高新区要率先垂范,有针对性地扶持辖区内电子信息制造、软件服务等企业,形成“头雁效应”,壮大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规模,推动我市数字经济快速增长。
      二要加快智慧园区建设。智慧园区可以通过平台监测,实现对全市产业园区资源的监管、产业规划优化、企业运行状态监测及政策精准扶持、亩均效益综合评估等,围绕特定主题形成区域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市内园区实时数据汇总和分析,实现市域经济运行管理精准化和调控决策科学化。支持安康国家高新区创建智慧园区示范,加快建设安康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园、小巨人产业园、飞地新经济产业园;支持汉滨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加快发展,吸引更多物联网、智能制造、软件服务、共享经济类型企业快速向园区落地集聚;支持恒口示范区创建数字贸易示范,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创建数字化转型特色运用场景和特色示范区,以园区带动地域,推动数字经济在工信领域高质量发展。
      三要融合发展助推电商网红经济。随着自媒体蓬勃发展,电商网红经济已成为数字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区域特色农副产品、旅游景区、餐饮服务等方面便捷高效的推介手段,培育促进电商企业和网红经济健康发展尤为关键。加强区域特色旅游、富硒产品、餐饮服务与电子商务有效结合,以互联网传播和网红经济带来的倍增效益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速。要主动发掘民间具有一定粉丝量和培养基础的直播人才,开展系统化培训、团队式推广,着力打造一批为安康代言的“新时代网红”。


      五、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构筑现代市域治理体系

      数字政府建设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事务管理,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通过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完善政府治理体系,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供优质的营商环境,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引领、支撑的重要作用。
      一要推进信息化项目集约统筹。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对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提出“统一工程规划、统一标准规范、统一备案管理、统一审计监督、统一评价体系”的“五个统一”的总体原则,避免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随着我市政务信息化应用的深入推进,对信息化项目的规范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市委、市政府2021年11月出台的《安康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全市政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制度遵循。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集约整合、标准统一、数据共享、安全可控”的原则,共同推进以系统整合、信息共享、业务应用为着力点,构建“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项目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方案审批、应用评估、项目终验、资金统筹等各环节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管,确保把实施的每一个项目都建成符合任务需求、务实管用好用的优质工程。各县(市、区)要抓紧研究,结合《办法》制定完善县区的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统筹管理办法和规则,尽快实现信息化建设市县(市、区)统筹,一体推进、协同联动、理顺机制、规范程序,集约节约建设、减少“信息孤岛”。
      二要推动政务数据有序共享、开放。政务数据共享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促进产业用“数”赋能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市制定出台《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梳理编制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2019年在建行的支持下建设了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2021年利用市财政资金对原有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进行升级,建设数据开放平台、视频共享平台。数据、视频资源共享、开放基座已趋于完备。各县(市、区)要按照“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的要求,切实担负起政务数据共享责任,不断提高数据质量和利用效率,推动实现政务数据按需共享、有序开放。市电子政务办要加强沟通协调,优先对接共享不动产、公积金、应急管理、综治、城管等一批数据,实现全市公共管理与应急指挥、联动。
      三要集约整合提升智慧治理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智慧治理服务平台功能,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建立身份认证、服务展现、网上支付、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五统一”服务体系,实现利企便民高频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围绕生态治理、基层治理、城市治理三个关键领域,创新生态保护数字化联动,深入推进321基层治理模式,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我们还将依托智慧治理服务平台,打造集321基层治理信息平台、应急指挥、智慧城管、智慧环保等多项智慧应用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变“单兵突击”为“集团协同作战”,实现领导决策智慧化、市域治理精准化。


      六、加强组织领导和保障体系建设

      数字经济已渗透进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正在成为重组要素资源、经济结构、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据也成为继劳动力、土地、资本、信息后又一新的关键生产要素,构建数字经济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日前,遵照文罡市长安排,我牵头召集专题会议,就我市发展数字经济工作进行座谈,大家一致提到要加强数字经济组织领导和保障体系建设,明确市县发展数字经济的牵头部门和各级各部门职责,建立统计评估考核机制。根据各部门的建议,市发展研究中心已草拟我市有关工作方案,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审定后印发。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参考市级有关工作架构,尽快谋划成立数字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要市、县(市、区)携手,构建上下衔接、左右协调、统筹有力的发展数字经济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协调推进全市数字经济发展。
      同志们,安康高质量发展正在迈出强劲的步伐,让我们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锁定目标,开拓创新,奋力跑出安康数字经济发展的“加速度”。
        

    寇全安同志讲话

      2021年,压力大,工作难,但我们依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面对新冠疫情、严重汛情和经济下行等多重压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和工信系统干部的共同努力,有效发挥稳产保供各项激励措施和同期数据修正低基数的双重作用,全市工业经济呈U型运行,上半年高开低走,中间低位运行,四季度发力加升,主要指标年底重回全省“第一方阵”,目标完成好于预期,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工业经济稳中向好。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5%,工业增加值增长8.2%。制造业占比达26.9%,排名全省第三。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2.1%、26.4%。80个项目建成投产。汉阴、平利工业集中区升级为省级经开区。新建标准化厂房66万平方米,新增千万元以上投资入园企业98户。
      二是民营经济难中求进。非公经济占比高达60%,连续8年保持全省第一。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0户。创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户。
      三是信息化突破发展。全年新增光缆0.55万公里,新增千兆光纤用户6.06万户,新建5G基站970个,新增5G用户67.79万户,5G网络覆盖全市所有镇办。
      另外,各县(市、区)工业经济亮点纷呈,汉滨区发挥大区担当,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培育等方面取得了好成绩;旬阳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全市工业恢复增长做出了贡献;石泉省级经开区承载能力及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安康高新区起到了“市域经济发展引擎”作用,增长速度高于全市10个百分点。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问题和不足。安康工业,纵向比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但横向比量小质弱(全部工业增加值为全省3.68%,GDP为全省4.06%),且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两年平均下降8.7%,还没有恢复到疫前水平;全市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中型企业仅20余户),抗风险能力很弱,去年退库企业多达137户,其中留基110户;在库工业项目投资规模小、储备少;企业获得贷款难度大,普遍缺乏资金;县域工业发展极不平衡,汉阴、宁陕、紫阳、平利、白河、恒口示范区去年增加值增速未完成年度任务。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工业稳经济稳,工业兴经济兴。“十三五”时期,我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1.46%,为全市经济增速连续5年稳居全省第一、荣获全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四连优”做出了突出贡献。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阶段,工业化进程仍然任重道远。同时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处在爬坡过坎重要关口。此外全球经济滞胀风险愈发凸显,英国、新西兰等国已加息,美联储准备3月份加息,其他经济体也计划加息,这些都会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程度影响。但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不可逆转,全市推进开放发展的决心更加坚定,加之系列重大战略、政策举措正在发力见效,蕴含着重大机遇。我们要把握好窗口期,政策发力靠前、工作发力靠前,尤其要全力提速冲刺上半年,奋力拼搏争取“全年赢”。请大家务必清醒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省市换届之年,也是安康进入“十四五”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做好工信工作对促进“六稳”“六保”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加倍努力。今年工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和全省工信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追赶超越,全力推动工业稳增长,聚力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着力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奋力推动工信工作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年全市工信工作的预期目标是: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左右;净增规上工业企业40户以上;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同比增长7%、8%以上;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以上;新建标准化工业厂房6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投资千万元以上入园企业不少于60户。
      围绕完成今年目标任务,我们要抓住关键、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着力抓好以下七方面重点工作:
      第一,抓调度稳增长。要强化过程管理,坚持常态化调度,用好“周分析、旬研判、月调度”机制,紧扣重点县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密切监测工业运行态势,加强指导协调,促进企业满负荷生产,实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工业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市工业稳增长专班组长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专班办公室要健全专班例会制度,加强台账管理、任务清单交办和销号管理。市考核办要跟进督办考核,及早传导压力,将月度、季度指标欠账扣分在年度考核中体现。
      今年一季度,省上下达我市工业增加值增速是7.5%。按照1月24日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市工信局已向县(市、区)下达了一季度产值任务(汉滨27.2亿、旬阳60.5亿、汉阴49亿、石泉41.3亿、宁陕4亿、紫阳21亿、岚皋12亿、平利38亿、镇坪3.9亿元、白河24.5亿、安康高新区34.5亿、恒口示范区3.6亿),希望各县(市、区)重视起来,强化调度,狠抓落实,确保全年有个良好开局。
      第二,抓产业强支撑。抓工业重在抓产业。要强化链式思维,推动六大绿色工业(富硒食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型材料、丝绸纺织、清洁能源)和两大新兴工业(毛玩文创、电子线束)提质增效,尽可能嵌入省上23条重点产业链,全力拉长产业链条。市工信局要全力做好11条重点产业链和7条子链的发展工作,各县(市、区)也要筛选确定重点产业链,主动嵌入省市重点产业链。要按照“链长制”“七个一”工作模式,深度梳理堵点断点难点,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要坚持链主企业与配套企业一起抓、延链招引与关联拓展一起抓、产业项目与服务平台一起抓,持续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要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确保制造业、富硒食品等重点产业一季度增速不低于10%。
      第三,抓项目蓄动能。项目就是未来的生产力和工业的增长点。2月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高质量项目推进会,刘国中书记强调要围绕新技术成果、产业链优势、资源禀赋、补齐发展短板等方面谋划项目,把高质量项目谋好谋多、推好推快。这充分彰显了省委、省政府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高质量项目促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我们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意识,谋划、论证、包装、储备一批规模大、质量优、带动强的项目,确保“深化产业项目建设年”落到实处。要持续深化“144520”招商引资机制,瞄准重点产业链精准招商、定向招商,全年招引工业项目100个以上。要在项目落地见效上聚焦发力,做细前期工作,强化要素保障,做好全流程全过程的服务工作,力促锂电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研发生产等78个项目尽快开工、光通信激光器研发生产等33个在建项目加快建成,确保年度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达100亿元、6亿元以上。要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强化“以亩均论英雄”鲜明导向,完善园区软硬件建设,培育建设2个(旬阳、汉阴)以上省级特色专业园区,力争亩均产值提升5%以上。
      第四,抓培育强企业。参天大树长于小。要持续抓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接续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引导市内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今年要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户以上,力争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破零,净增规上工业企业40户以上。要加快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支持液流储能创新中心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3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筹建进度,支持建立校企院企创新研发平台100个以上、新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00户以上,力争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企业占比和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要持续提升国资监管实效,力争今年上半年完成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改革任务,做强做优市属国有企业。要落实好2020年5月12日省属国企走进安康暨重点合作项目对接恳谈会合作项目跟踪协调服务,探索建立合作新平台,争取合作取得新成效。
      第五,抓纾困解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我们理直气壮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要狠抓惠企政策宣传贯彻,推动中省市新近出台系列助企纾困措施落地见效,“一企一策”协调解决企业在原料、用工、资金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要常态化举行民营企业座谈会,市上一季度一次、县市区每两个月一次,完善问题收集交办督办机制,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要主动靠前、上门服务、紧抓快办,确保一般性问题在3个月以内解决到位,疑难问题6个月解决到位,超过6个月的承办单位要向市政府书面说明。去年市政府召开了2次民营企业座谈会,相关企业提出了44条诉求事项,加上市政府领导调研时企业提出的14条诉求事项,目前9条解释到位,12条已经解决,仍有37条没有解决到位,请相关责任单位抓紧时间解决。各县(市、区)要支持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前景,因条件原因停产、半停产的企业复工复产、达产达效。市金融办、银保监分局、人行安康中心支行要实施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能力提升工程,引导金融机构“量身制作”金融产品,促进普惠金融政策落地见效。市发改委、工信局、银保监分局、人行安康中心支行等要深化信用信息开发利用,推动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和数据整合,支持创新优化融资模式,不断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和便利度。市工信局、科技局要继续统筹推动重点工业企业、科技企业包联帮扶工作,及时跟进解决困难。各级各部门要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减税降费,扎实开展清欠行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另外,我们要处理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将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法制化营商环境,企业涉及行政审批、政府服务的事项,我们全力解决到位;企业涉及获取生产要素的困难,我们将尽力予以协调,最终是要靠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一市场规律起决定性作用。
      当前,我市少数企业和企业家还存在不讲诚信、不守法经营、三心二意不专注主业等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对于非公经济发展是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这包含鼓励、支持、引导三个层面,我们要完整、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不能顾此失彼。我们要引导企业家讲正气、走正道,聚精会神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守法经营、诚信经营,这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的原则,也是长远发展之道。
      第六,抓融合促赋能。全面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强基赋能,扎实开展“千兆城市”建设,有序部署5G和千兆光网,全年新增千兆光纤到户端口15万个,新建5G基站1000个,推进通信网络升级改造和扩容增速。扩大企业数字应用,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升级,组织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深度上云用云,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园区、进企业,引导企业实施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大数据和信息化支撑,提升精准管控能力。扩大升级信息消费,提升信息服务水平,规范互联网行业市场秩序,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跟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提升,持续深化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第七,抓防范保安全。工信系统面临的潜在风险挑战点多面广,必须以如履薄冰心态全力抓好风险防范化解。要强力抓好安全生产,始终绷紧安全之弦,加大石煤矿、民爆、工业园区、工业企业等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指导,高频检查、督促整改、消除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按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严控“高排放、高耗能”和落后产能项目。持之以恒抓好生态环保,扎实做好污染防治、严防“散乱污”反弹等重点工作,持续提升工信系统生态文明水平。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稳妥有序化解债务融资、非法集资、信访维稳等方面风险隐患。

      同志们,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人勤春来早,我们要快马加鞭往前赶,只争朝夕不懈怠。要锲而不舍抓落实,凡事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把清单式管理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制定路线图、明确时间表、明晰责任人,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高效推进。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强化闭环管理,加强督查督办,及时传压纠偏,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要紧盯目标,以“抓大不放小”的认识,以“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态度,用“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实实在在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一个个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奋力推动安康工信工作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公文PDF原件:安政通报第一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