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 > 正文内容

关于印发《安康市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719776475-GK-2021-0248 发布日期 2021-11-10 18:29
来源 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内容概述 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长效机制,以生态文明、绿色低碳转型、文明健康生活、绿色创新发展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到2022年,全市60%以上的学校达到绿色学校创建要求,有条件的县(市、区)争取达到70%以上。
【字体: 分享:
各县(市、区)教体和科技局、发展改革局,市直局属各中小学、幼儿园:

  为做好全市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师生生态文明意识,厚植绿色发展理念,根据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陕西省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陕教〔2021〕159号)部署和要求,市教体局、市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了《安康市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11月10日

安康市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陕西省绿色校园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陕教〔2021〕159号)部署和要求,在学校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创建目标

  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长效机制,以生态文明、绿色低碳转型、文明健康生活、绿色创新发展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到2022年,全市60%以上的学校达到绿色学校创建要求,有条件的县(市、区)争取达到70%以上。绿色学校创建制度、政策、标准体系基本完善,学校绿色生活方式蔚然成风,涌现出一批绿色学校先进典型,广大师生对学校美好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需求得到满足,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二、基本原则

  (一)导向鲜明,目标明确。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刻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创建目标,细化创建措施,丰富创建内容,扎实有效开展创建工作。
  (二)制定方案,因地制宜。根据本方案及创建标准,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绿色学校创建具体实施方案,将绿色学校创建与学校长远建设发展紧密结合,将创建工作与学校常规工作有机结合。
  (三)层层落实,全面发动。紧紧围绕创建标准层层落实、层层细化,发动师生员工广泛参与,整体提升绿色学校建设水平,营造校校创建、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积极整合资源,以绿色健康校园文化为引领,以创建工作为契机,密切协作、共同参与,营造浓厚的绿色健康校园文化建设氛围。

  三、创建内容

  (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丰富校园德育教育内容,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鼓励学生联系自身实际,积极营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的学习、生活氛围,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绿色发展。中小学结合课堂教学、专家讲座、参观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将垃圾分类知识教育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学年不少于2 课时。注重生态环境知识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科渗透,注意发掘各科课程中的教育资源。探索开发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内外绿色生活主题实践活动,普及生态文明知识。
  (二)加强绿色规划管理。在校园建设和改造中,结合本地经济、资源、气候、环境及文化等特点,合理布局规划各类公共绿地和绿植搭配,实现校园环境整洁、优美、清净;积极采用节能、节水、环保、再生、资源综合理由等绿色产品,提升校园绿化美化、清洁化水平。建立健全校园节能、节水、节粮、垃圾分类、塑料制品禁限及制止餐饮浪费等绿色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校园环境监测,有效处理生活及实验室污水,实现校园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运行管理。
  (三)建设绿色环保校园。校园新建建筑项目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建造,有序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和运行。着重从建筑节能、新能源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可回收垃圾利用、材料节约与废旧物品循环再利用等方面,持续提升校园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引入现代信息先进技术,加快智慧校园建设与升级,推进校园能源及水资源监管平台建设,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四)培育绿色校园文化。深入推进绿色生态环境教育进校园活动,充分利用学校集会、班会、课外活动及校园广播、标语和网络媒介等形式多样的校内外绿色生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对节能、节水、节粮、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行为发出倡议。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精心开展节能宣传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粮食安全宣传周、森林日和植树节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以每年的环境日、生态日或生态环境热点为主题开展生态环境主题活动,开展国旗下的演讲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绘画、征文和环境小记者新闻作品评选等主题活动,开展主题演讲展示比赛活动,组织主题班队会课教学评比活动,营造浓厚氛围。将绿色学校的创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师生绿色消费理念,增强绿色发展的责任感,提高爱绿护绿的行动力,养成健康向上的绿色生活方式,并通过“小手拉大手”、社会实践等活动带动家庭和社会共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四、创建程序

  以全市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为绿色学校创建对象,各区县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推动本县(市、区)中小学创建工作。各学校是创建行动主体,要落实落细各项创建内容。市直属学校的创建工作由市教体局指导实施。
  (一)自评。各县区、各学校要对照《安康市绿色学校创建评价指标》内容,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善,总结经验做法,扎实开展创建工作。
  (二)申报。自评达到80分及以上,且最近一年未受到生态环保相关处罚的,填写《安康市绿色学校创建申报表》。 “安康市绿色学校”认定每年两次,经自评符合申报要求的学校,于每年5月和10月前,按要求向同级教育主管部门报送申报材料。
  (三)验收。各县(市、区)教体局于每年6月和11月底前负责对本辖区内符合创建要求的学校进行评估复查验收,及时将创建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和《安康市绿色学校验收情况汇总表》以正式文件报市教体局。市教体局于每年的7月和12月底前完成全市验收合格学校抽查、公示、评估验收工作总结和验收合格学校名单上报省教育厅。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成立安康市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教体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规划财务科、基础教育科、市发改委社会事业科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在市教体局规划财务科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指导各中小学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各县区教体和科技局、各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合理安排创建进度,将创建目标实现情况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考核,有力推动创建行动的开展。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好主体责任,按照安康市绿色学校创建评价标准,制定绿色学校创建的具体方案,明确创建达标时间,负责组织所属学校在绿色学校创建行动中的达标评估。各学校作为创建单位,要落实好创建责任,按照本方案,结合学校发展阶段和自身特点,开展定位科学、务实高效、特色鲜明的绿色校园创建工作。
  (三)发挥协作机制。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安康市绿色校园创建行动方案》要求,积极与当地发展改革、财政、宣传、住建、水利等主管部门加强沟通联系,推进部门协作,为绿色学校创建争取必要的支持,凝聚生态环境教育的合力,形成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调合作、组织有序的生态环境教育新局面。
  (四)构建长效机制。各县(市、区)教体局、各中小学要对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积极宣传报道绿色学校创建的典型经验,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市和区县每年评选一批绿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鼓励各校在推广绿色校园创建成效的同时,积极探索绿色学校创建的新理念、新思路,并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绿色学校创建长效机制。

  六、有关要求

  各县(市、区)教体部门、市直属各学校要按照本创建行动方案及评价指标内容,根据创建任务和时间进度安排,将本县(市、区)、本学校制定印发的“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于2021年11月25日前报市教体局备案(联系电话:3213183;邮箱:179715807@qq.com)。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