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一直在外务工,2018年年底家门前的道路改造完成后,我们两口子就回来开办了农家乐,现在不仅出行方便了许多,生意也越来越好。”谈起村里这些年的变化,汉滨区茨沟镇西沟村村民程光电感慨万千。西沟村交通条件的显著改善让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村庄一跃成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十三五”期间,汉滨区累计完成投资26.5亿元,如期实现了100%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贫困村30户百人以上自然村(村民小组)100%通水泥路、100%行政村通客车和建制镇基本实现100%通等级公路的“三个百分之百、一个基本实现”的目标,为整区脱贫退出、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交通运输基础。
农村路网实现提档升级
9月18日,流水、洪山、大竹园镇的群众迎来了一件大喜事:流水河大桥正式通车!当天下午,附近的父老乡亲纷纷赶来,共同庆祝这一历史时刻。“以前的老桥用了很多年,已经成了危桥,现在新桥修好了,老百姓出行更方便、更安全了。”太极社区居民唐成富说。流水河大桥的建成通车,方便了瀛湖库区南山片区10余万名群众的出行,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目前,汉滨区叶坪桥亭至河口路、东站环站路、龙王泉进厂路、江北办垃圾处理厂路、五里毛湾路和中原北大桥、县河汪家河坝桥、县河黄堡桥、流水河大桥、沈坝花红桥等“5路5桥”项目纷纷建成投用。石张大道、张坝路、古关路、石梯青山沟桥等“13路6桥”项目正在强力推进。
近年来,汉滨区紧扣交通脱贫攻坚“两通”目标,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攻坚,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元,改造提升县乡公路23条262千米,新建桥梁18座1296.5延米,建成通村通组水泥路671条1556千米,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5147千米。
农村公路有了“好管家”
初秋时节,走进茨沟镇瓦铺村,这里的盘山公路经过改造提升,已从坑坑洼洼的小窄道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路边安装了防护栏,边坡上也进行了绿化。
“如今,村道宽了、客车通了、村子美了,商家愿意来投资,游客愿意来玩耍,村里的经济也越来越好了!”瓦铺村监委会主任唐国斌说。瓦铺村村道以前是3.5米的砂石路,2020年,修建了4.5米宽、全长11千米的水泥路,不仅方便了瓦铺村254户846人出行,还带动了村里甜秆酒产业的发展。
瓦铺村脱贫户唐国学就是这条路的“双重”受益者。“我家里有病人要照顾,不能外出打工。成为护路员后,每个月都有固定收入,我还在家里种了甜秆。”唐国学说。
汉滨区创新镇村道路养管模式,在全市率先推行“公益性岗位+贫困户+公路养护”村级公路养护管理新模式,累计开发公路养护公益性岗位958个,从贫困群众中选聘护路员958名,人均养路3千米、月开展养护作业不低于10天。同时,指导镇村集中全村养路、护河、护林、环保等所有公益岗,按月开展1至2次“村道集中养护日”活动。另一方面,严格落实“分组分片定期轮回巡查、月季检查通报、年终考核总评”等管理机制,达到了“有路必养、养必良好”的目的。
前段时间持续大雨,汉滨区多处路段发生山体滑坡、路基塌方等,导致道路交通受阻。雨停之后,公路上出现了一群身穿橘色背心的护路员,他们手拿工具、卷起裤脚,仔细清理着公路及沟渠里的泥石,为交通保畅和行驶安全护航。
为了进一步管护好路,汉滨区还出台了《汉滨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汉滨区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考核办法》等,按照“责任明确、管养有效、奖惩有力”的原则,建立了由区长担任总路长的农村公路“路长”管理制度,分解夯实区、镇(街办)、村三级养管责任,统筹整合各方力量,全面加强全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公路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村村通客车,去哪都方便”
“以前进城很不方便,有时候遇不到顺风车,当天还赶不回来,现在村村通客车,去哪都方便。”花果村村民丁礼琴说。汉滨区石梯镇花果村地处汉江沿岸,与旬阳市交界。过去交通闭塞,出行不便,条件好点的村民骑摩托车进城,条件稍差点的只能走路或搭便车。
2019年至2020年,针对部分地处偏远、人口较少、客流量少、运行成本高的农村客运,汉滨区采取了多元化经营。对于人口稀少、客流量小,但存在区域性和个性化出行需求的农村地区,该区将普遍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鼓励投放5座以上(重点发展7至9座)小型通村客车,或者民用微型客车“非转营”,在核定的镇村区域内及道路上采取定线发班、区域运营或电话预约相结合的方式经营,确保充分有效满足农民群众出行需求。
该区还通过联网新建村道,全线拓宽改造或部分拓宽改造,增加错车道、完善标志和安保设施三种方式对等级相对较低的农村道路实施改造。通过重点加大对农村客运车辆运营途经道路安全等级提升改造、修缮维护及安保防护工程建设力度,为通村客车提供了安全畅通的通行条件。
围绕“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目标,汉滨区制定了《汉滨区建制村“村村通客车”运营补贴办法》《汉滨区“村村通客车”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可持续”的思路,累计开通89条线路,投放138辆客车,通村客运运力大幅提升,惠及全区人民。同时,完善运营机制,强化保障措施,加强行业监管和政策宣传,目前全区通村客运市场稳定,运营有序。
“我们将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抢抓机遇、奋发有为、攻坚克难,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好的交通运输保障。”汉滨区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陈胜林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