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月,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1月9日,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长篇演讲,题目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个月后,这篇演讲首先在《中国文化》创刊号发表,稍后几天在《解放》第九十八、第九十九期合刊上刊载,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自己说,这篇讲话“目的主要为驳顽固派”。但是它的意义已远远超出这个范围。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他十分明确地回答:“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
《新民主主义论》最先发表在1940年2月15日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杂志上。左下角是最早在延安出版的《新民主主义论》。 新华社图片
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和世界的历史出发,说明了在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以后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已经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即“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在中国,无产阶级已经有了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就能够带领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这一思想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同时,中国革命必须紧紧依靠农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阶段,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阶段的革命,才可能去进行后一阶段的革命,不能混淆两个革命阶段的任务,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也必然是衔接的,中间不可能再插入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因为有了无产阶级的领导,已经包含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其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