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媒体关注 > 正文内容

    高品质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

    ——从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检视安康大市场监管能力

    作者:吴昌勇 时间:2021-03-10 10:57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时间回溯到2020年4月,春雨淅沥,草木葳蕤。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前往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对“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的发展思路给予肯定。“乐业才能安居。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时至今日,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

    一时间,如雨后春笋般在安康大地发展壮大的新社区工厂,承载着新的更大的发展所托。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张宗富看来,“新社区工厂正是安康市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的一个缩影,围绕企业成长,如何做好全周期、全流程、全方位的服务,是一篇大文章。”

    过去一年,紧紧围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实施“五窗服务”、“四式监管”和“三个保障”的“三轮驱动”创新模式,深入推进登记注册便利化,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全市经济发展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我市的“五窗联动”作为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在紫阳县发现的典型经验在全国通报表扬;小微企业注册便利化改革被省政府推荐为国务院拟表彰的先进单位。


    推行“五窗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截至2020年底,全市市场主体228709户,同比增长13.82%,其中企业41842户,增长15.85%,实现了保市场主体的目标。全市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158户,新增442户。培育各类扶贫企业603户,新增125户。城镇新增就业1286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7万人。持续打造“中国毛绒玩具文创产业新都”,2020年新增新社区工厂176家,累计发展以毛绒玩具为主导,电子产品、纺织加工、特色手工艺品加工等多业态新社区工厂763家,吸纳就业21705人,产值近41.38亿元。

    这组权威发布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张宗富说:“实打实的数据,是过去一年的‘成绩单’,之所以能和全市人民一道收获这份惊喜,离不开‘五窗’同开,持续优化‘安康办事不求人’的营商环境。”在他的解读中,“五窗”同开从概念走向落地。更为形象的比喻是,“五窗”如五指紧握成拳,给市场以力量和活力。

    政务窗一体运行,有效避免工作掉队、服务打折,政策中转、承诺落空。推进政务大厅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行“一窗受理”一体化运行模式,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结果限时办结,依托“陕西政务专递”系统与安康智慧治理平台对接,免费邮寄各类证照。在窗口设立“企业登记全程代办专岗”,实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办理执照、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申领发票、社保登记等业务全部由专岗代办。企业开办审批用时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实现企业开办“零费用”。实行证照分离改革,推行企业经营范围登记规范化工作,申请方式由“填写”改为“勾选”,标注“一般经营事项”和“许可经营事项”,实现许可事项与主管部门的有效衔接和精准推送。推出“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套餐,“最多跑一次”事项升至572项。

    网上窗网上可办,充分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运用互联网思维拓展服务半径。437项便民服务事项通过“i安康”手机APP实现“掌上可办”,142项“全程网办”事项可以通过安康市政务服务网、“i安康”手机APP等渠道,网上提交申报材料、部门后台进行审批、办理结果快递送达,实现“零跑路”。微信办照占全网登记市场主体总量的57.81%。统一网上办事入口,县(区)精准对接省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网上可办。市级政务服务进驻事项中,有166项实现“即来即办”,720项事项实现网上可办。基本建成市政务云平台,全市网络协同办公系统实现全覆盖,完成人口、法人、电子证照数据库搭建和不动产、公积金、税务等数据资源对接。

    自助窗智慧体验,彰显亲商助企的速度、温度和力度。设置智慧体验区,上线“最多跑一次”自助服务终端,需要办理企业注册登记业务的公司可通过自助服务终端,在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上完成企业名称申报、营业执照打印等功能,实现从申报到领取营业执照一体化。自主开发的“安新办”政务服务系统,通过对各级各类服务事项全面整理,构建自然人、法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生命周期体系,以“树状图”形式为企业群众提供形象生动、条理清晰、直观易懂的咨询引导服务。

    热线窗有求必应,热心接收群众诉求,提升服务的敏感度和精准度。市12345热线作为全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前端平台,及时准确解答营商环境方面的咨询和诉求,实行专单记录、专案办理、专项督查。去年共受理营商环境诉求377件,形成任务工单103件,按期办结率100%;市12345热线荣获2020年全国政务服务热线“价值创造优秀单位”称号。

    基层窗延伸服务,下沉服务资源,营造更方便、更顺畅、更和谐的办事环境。加强镇村两级政务服务能力建设,做到便民服务立体化全覆盖。139个镇(街道)、1925个村(社区)有便民服务站点,设有政务(村务)公开栏(墙),将便民服务事项、办事流程、承诺时限、办理形式等内容对外公示。设置了接待窗口,面对面向群众提供办事服务,更多事项实现群众家门口即可办理。建立市、县(区)、镇、村四级民意诉求体系,搭建民意互动平台,接受群众监督。


    强化“四式监管”,确保市场秩序平稳有序

    认真履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市场监管组牵头抓总职责。去年2月,及时成立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设立9个工作专班。为减轻疫情给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通过强化“四式监管”,减少对企业的过多干扰,全市市场秩序平稳有序,未发生非级别以上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特种设备安全实现“零事故”。

    联合监管,协同发力。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建立市县两级市场监管、生态环保、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五个领域综合执法队伍。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探索结合专项整治、突出本市特色产业、区分行业领域的部门联合抽查模式,推行分级分类监管,运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根据诚信状况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对违法失信、风险高的市场主体,列入重点监管范围。有19个部门参与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其中15个部门参与开展联合抽查,制定双随机抽查任务269个,抽查市场主体11873户。

    智慧监管,信息通达。探索“互联网+市场监管+社会共治”智慧监管模式,镇坪县开发信用监管平台,通过联接社会评价与投诉系统、移动检查执法系统等7个核心系统,在监管对象、消费者及执法人员间搭建桥梁,实现了电子执法、信息公开、信用惩戒等诸多功能,该平台获得了全国第二届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政府类提名案例。上线运行“安康智慧治理”平台,深化“信用安康”系统建设,开发诚信记录自主上报及联合奖惩系统模块与“i安康”手机APP深度融合的系统模块,建立与省级平台常态化信息推送交换的共享共用模式。

    信用监管,规范秩序。开展信用建设示范县及企业信用建设创建活动,打造天一诚信示范街区和“信易+”联盟,推动信用应用场景落地。强化信息归集公示,截至去年底,市级平台归集信息总量达8681.73万余条。2019年度企业年报公示率为94.19%,连年保持较高水平。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10000户次,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115户。推动市、县政务大厅将查询信用信息、限制约束失信主体嵌入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的工作流程,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等违法失信行为企业实施联合惩戒累计5971次,办理失信被执行人限飞限乘5324人次,限制高消费3899人次。

    包容审慎监管,激发活力。制定了《安康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试行)》,对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对企业违法情节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疫情期间,采取“提醒告诫+公开承诺+明码标价+严格执法”等做法,对维护市场秩序稳定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为扎实推进新型监管机制建设,该局建立“双随机、一公开”联席会议制度,印发《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食品安全、农民工工资支付、娱乐场所、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公共场所卫生、重点污染源主体等联合抽查。在过去一年,市县两级各部门制定抽查任务212个,抽查市场主体11873户,基本实现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8032户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15户企业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实行跨领域联合惩戒,对有违法失信行为的企业,在办理招投标、信贷等业务时实施限制162次。


    落实“三个保障”,助力企业共克时艰

    在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协同相关部门落实扶持个体工商户政策措施,引导个体工商户稳定发展、转型升级的同时,拓融资,降成本,实行“包联”帮扶,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资金、组织保障,真正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区域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政策保障,缓释企业压力。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去年先后出台了“加快市场主体发展14条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九条措施”、稳定新社区工厂“七条措施”、促进经济恢复性增长“十七条措施”,帮助小微企业走出困境。紧扣“减、免、缓、返、补”五个方面落实减负让利政策,为企业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3.2亿余元,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约3400万元,减免电费支出6800万元。加强对公用企业涉企收费和价格行为的规范,会同市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通告》,成立调研组实地走访,倒查政策落实情况,全力保障企业能够享受优惠减免政策。

    资金保障,助力企业化危为机。抓住融资担保这个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环节,去年共投入融资担保资金15.15亿元,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累计为2920户企业提供贷款担保266.45亿元,2020年为751户企业提供担保贷款39.76亿元,同比增长36.13%。支持企业开展质押融资,开展动产抵押64件,抵押金额20.428亿元;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7笔5400万元,为139户企业办理股权出质登记236笔,出质股权32.86亿元。找准普惠金融与助推脱贫攻坚的最佳契合点,量身定制专属信贷产品“新社区工厂贷”,探索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脱贫攻坚,实现政银企互利共赢的新路径。全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9亿元,同比增加35亿元,有力支持了小微企业发展。

    组织保障,建立服务智库。认真落实市级领导包抓市场主体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县区,解决包抓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各县区围绕“建桥梁、解难题、抓落实、优服务”,为重点企业建立包联关系、问题反馈、解决措施三个清单以及问题化解台账,去年全市418名县级领导与518个重点企业建立“一对一”包联关系。通过开展包抓活动,共接收各类问题600个,335个问题得到解决。

    “发展不停步,服务无止境。”张宗富告诉记者,新的一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主动担当作为,创新工作思路,深入推进登记注册便利化,用小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检验服务的真心和诚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骞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