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撤销婚姻 > 正文内容

    科普:离婚协议中的6种无效约定

    索引号 719776475-GK-2020-0287 发布日期 2020-11-11 15:31
    来源 中国普法
    内容概述 科普:离婚协议中的6种无效约定
    【字体: 分享:

      离婚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而在协议离婚中有些约定是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属于无效约定,因此对当事人没有法律约束力。那什么样的约定是无效的?

      1、离婚后一定期限内不得再婚
       婚姻自由权是《宪法》、《婚姻法》赋予公民的人身权利。在不违反婚姻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公民享有婚姻的自由,不受他人干涉。离婚协议中约定的限制再婚条款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

      2、再婚后不得再生育子女
      生育权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人身权利,在不违反国家相关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公民享有生育与不生育子女的自由,不因与他人的协商行为而受到限制。
    离婚协议中约定的禁止生育条款,是对公民生育权的人为限制,违反了公民享有生育权的法律规定。因此,离婚协议中相关禁止生育的条款是无效的。

      3、限定再婚后所生育子女的继承权
      继承权是被继承人死亡后才开始的权利,法定继承人的继承资格只能由被继承人自己取消,不能由他人干涉。除非是被继承人以遗嘱的形式予以取消某继承人的继承资格。因而,夫妻离婚时限定一方再婚后所生育子女的继承权,违反法律规定。
     
      4、夫妻共有房产约定归子女所有
      夫妻共有房产约定归子女所有,实为对子女的赠与。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涉及不动产的赠与,以办理所有权变更手续为准。因此,若离婚协议只约定房产赠与子女却不及时办理过户手续,任何一方反悔均可导致子女日后无法取得房屋产权。
     
      5、约定的子女抚育费至子女18周岁以后
      养育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但该义务有时间限定,即在子女18周岁以前,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在子女18周岁以后,若子女没有出现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等状况,父母的法定义务即告解除。父母对子女的帮助属于自愿行为,没有法律的强行性制约。
      此外,根据法律规定,即便是在子女18周岁以内,若父母一方经济条件有限,生活困难,也可以要求降低抚育费的支付标准。

      6、无权处分他人财产
      夫妻双方只能对自己的财产进行处分,当然包括婚前和婚后的财产都可以在离婚协议中进行约定,但是不得处分别人的财产。
      有时由于双方缺乏法律常识,往往为了补偿对方或其他原因,会约定相关案外人的财产归对方所有。在这种情况下,约定一般会被认定为无效。这里不涉及委托代理关系或者追认的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陈文星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