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旬阳 > 正文内容

    旬阳创建“四项示范”彰显活动特色

    作者:赵攀强 刘呈华 江宏涛 时间:2009-04-21 08:20 来源:旬阳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办公室 字号: 打印

    旬阳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密结合县情实际,突出实践特色,以“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科技进步先进县和省级教育强县”为抓手,奋力建设陕西强县,推动了全县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学习实践活动促“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创建。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该县经历“7.26环保事件”阵痛后,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作出的重要抉择。在全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县委、县政府认真总结近年来旬阳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生态建设调研和问计于民活动,不断发展和完善生态建设规划,加大生态项目建设实施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奋力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该县始终把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标准,组织专家编写了《旬阳县生态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22个硬性指标和4个参考指标,先后投资4570万元,实施生态补偿和排污改造工程,关闭污染不达标企业4家,改造1家,完成COD减排259吨,SO2减排239.6吨。现如今,在旬阳恒源生物化工公司,大量污水经膜浓缩后排放,喷泻而出的是清亮亮的净水。在旬阳鑫源建材公司,高速运转的节能砖生产线,不停地吞吃食大量的尾矿渣,而产出的是新型墙体材料。公司董事长陈春来介绍说:“选矿产生的尾矿渣堆积在尾矿库,相对环境保护而言是‘固体垃圾’,对于安全生产来说就是‘定时炸弹’;同时每生产1亿块标准黏土砖要毁坏耕地40亩。”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的尧柏水泥厂, 大胆采用国际最新生产工艺,生产、生活用水达到零排放,粉尘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利用生产线余热配套建设7.5MW低温余热发电站;生产所需矿石运送采用7.3公里长的管状皮带运输,降低噪音、减少粉尘污染,整个生产流程全程体现了节能环保高效的新理念。该县在生态追求和财富追求之间实现“鱼和熊掌兼得”,走上了低耗高效环保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县委、县政府决心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加速生态建设步伐,年内实现“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目标。
    以学习实践活动促“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旬阳明确提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目标,组织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先进县标准,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动员,集中干部力量深入乡镇培训,并在四月上旬对全县337个村的村委会主任进行集中培训,细化任务,全面推进,迅速掀起以学习实践促创建活动热潮。在具体工作中,他们抓住 “教、查、访、送、治、选”六字文章,变单纯“四术”服务为实施“四术”、生殖健康、宣传咨询等综合服务,动用“计生服务快车”进村(社区)入组为全县4.3万育龄妇女提供服务,查病治病1.5万人;用足用活奖励扶助政策,到目前,1000万元的扶助资金让计生户得到实惠,有近5000对夫妇实行了晚婚晚育、6200人推迟了生育期、新增110对放弃二胎生育,4380户农村家庭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新农村、新家庭”创建活动把优质服务推向了高潮,12100户达到了计划生育新家庭标准;“三查四清一公示”活动夯实计生基础。多年来,全县人口出生率平均为7.13‰,自然增长率平均为0.74‰,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平均为97%,综合指标位于全市前列,有多个经验在省以上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以学习实践活动促“国家级科技进步先进县”创建。突出实践特色,这是旬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大亮点,四月以来,该县抽调千名科技干部,组成烟草、蚕桑、粮油、黄姜、畜牧养殖、林果、蔬菜和中药材八个专业科技服务队,走进百个产业强村,入万户农家,开展“千人百村万户”科技服务活动,共举办科技讲座500多场次,发放科普资料10万余册,与农民面对面交流8万人次。在整个创建科技示范县活动中,该县突出科技创新、技术推广、科研成果转化, 87个调研项目开阔了技术创新的视野,8个科研项目争取国家科技产业化资金151万元,年投资10万元,实施60名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建设科技示范基地43个。“965110”科技服务热线拉近了科技人员与农民、企业技术人员的关系。争取94万元培育民营科技企业17家,有4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科技成为全民创业的主动力,带来了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学习实践活动促“省级教育强县”创建。促进教育科学均衡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公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该县始终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事关全县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工程和民生工程的首要任务来抓。扎实推行县级领导包联乡镇、部门领导包建学校、乡镇领导具体包抓的工作机制。教育主管部门通过编写“创强”指导卡、印发“创强”评估验收标准、派员逐校实地督查等方式强力推进创强工作。县财政逐年提高教育经费预算,“创强”以来累计投入6000余万元,新建、维修校舍12.7万平方米,装备教学仪器6万余件,配备了微机室和电子备课室170个。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中学1所,省级标准化高中2所、幼儿园2所、中小学4所、农科教服务中心13个,省级教育强乡镇12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dkp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