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平利 > 正文内容

    平利:女娲故里美 茶香醉山水

    作者:熊荣军 时间:2020-10-09 11:23 来源:平利县 字号: 打印

      走进女娲故里、贡茶之乡平利,映入眼帘的是“碧水蓝天马头墙、翠竹绿树映茶山”的迷人风光。望着湛蓝天空,飘移白云,绿水青山,宁静茶园,每个初来乍到者都感觉仿佛进入了仙境。

      好风景变好“钱”景
      龙头村,是平利乡村振兴的缩影。2003年,平利在城关镇龙头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生态环境、特色民居、观光农业、基础设施和基层组织建设“五大工程”,制定了“八个一、八个有”的建设标准,率先在陕西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平利雏形。这里迅速兴起了农耕文化园、茶香观光园,建成了民俗客栈,成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家住龙头村的姜才贵就在这画卷般的环境下开了个农家乐,9月12日,他告诉笔者,伴随平利变得越来越美,农家乐生意也越来越好,周末和节假日时,收入少时上千元,多时可达上万元。姜才正享受着山水变现带来的好处。
      姜才贵发家致富的背景是龙头村的发展、龙头村的振兴。该村是平利县重点打造的以“赏农耕文明、游美丽乡村”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示范村,规划建设了生态茶园、水上乐园、农耕文化园、乡村客栈、传统作坊等一系列旅游项目,已经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旅游格局。
      如今,处处皆景的平利县,让生态之花结出了经济硕果。标准化贯穿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催生了一大批精品旅游村、五星社区。“五美”新村优质生态旅游景点把美丽乡村从传统意义的小乡村转变成县域概念的大景区。

      山水茶乡,全域风光
      茶是平利的特色,平利种茶始于唐代,兴于明清,清朝享有“贡茶之乡”美誉。1974年,蒋家坪村发展集体茶园2000余亩。42年后,“茶旅融合”让村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2019年,蒋家坪村,因茶致富、因茶兴业,在茶产业带动下,旅游业也蓬勃兴旺。茶真正成为蒋家坪村的支柱产业,做到了“一片叶子养活一方百姓”,实现了整村脱贫。2020年,蒋家坪成为中国最美丽乡村“网红”打卡地,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但蒋家坪的“火爆”在平利绝不止是个例,“生态·女娲·茶”是平利发展美丽乡村游的永恒主题。平利县把茶园休闲观光作为中国最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景观来打造,把生态茶园、观光旅游和“五美”平利建设深度融合,实现山、水、茶、人的共生互融,让城市靓起来、村庄美起来、山丘绿起来,人文活起来,把平利逐步建成全域化大景区。
      围绕“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光辉论断,该县以“游女娲故里、品平利硒茶、赏美丽乡村”为品牌定位,坚持全域化大景区发展战略,按照精美县城、特色小镇、魅力村庄的布局,将平利打造成“道路是风景线、乡村是小公园、全县是大景区”的中国最美乡村。
      如今,先后建成的天书峡AAAA级景区、长安AAA级景区、龙头村AAA级景区、桃花溪AAA级景区、马盘山AAA级景区、琵琶岛、长安镇、女娲山等八大景区已初具规模,形成“茶乡风情游·巴山风光游·人文景观游”三条旅游路线,把“乡村是小公园、全县是大景区”的中国最美乡村平利全域好风光展现在世人面前。

      绿色理念绘就发展蓝图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战略部署,平利县紧跟中央部署,在“八个一、八个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制定了8大类72项量化指标,形成了《平利县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按标准倾力打造生活美、生态美、产业美、城乡美、风尚美的“五美平利”蓝图。
      2012年,平利县跻身“中国十佳最美乡村”。2016年,平利县的美丽乡村标准,被确定为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地方标准。2019年,平利县被授予“新时代·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如今,平利突出“全面振兴、全域美丽、全民幸福”的目标,奋力创建乡村振兴先进县。
      该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动摇,把保护天蓝地绿水净村美的自然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底色,先后建立健全了河长、路长、街长、林长、园长的“五长”长效监管机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平利对外最响亮的特色名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