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平利 > 正文内容

    平利:业兴新风扬

    作者:陈力 高祥密 时间:2020-07-10 08:05 来源:平利县 字号: 打印

      “道路坑坑洼洼车晃晃,姑娘小伙外出不回乡。”提起以前,平利县长安镇双杨村村民有不少苦水。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1.2公里的沥青路直通到村,新建通组路11.6公里、连户路1.5公里、产业路32公里。新建便民桥12座、河堤1.6公里、安全饮水5处、铺设饮水增容管网32公里、灌溉水窖2个、污水处理设施4处。建成标准化村委活动室、标准化村级卫生室、标准化村级幼儿园1所,全村实现了“通行道路修到户、安全饮水接到户、农村电力供到户、通讯信号联到户、电视设备装到户”的目标。
      脱贫攻坚,既要塑形,又要强基,更要铸魂。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了,村民产业如何发展?精神风貌如何转变?双杨村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路子。
      “人不可一日无业。”只有村民手头上有事儿干,好日子才会长久,心里才会敞敞亮亮。为此,在帮扶单位县委办的指导和协调下,双杨村选主业,引龙头,扩基地,种植绞股蓝1500亩、魔芋1200亩、核桃2000亩、中药材1500亩。
      客走旺门家。2019年,该县委办帮助双杨村创办庖汤宴消费扶贫模式,利用传统文化的魅力,累计举办庖汤宴40余场次,双杨村的土猪肉供不应求。今年,该办创新推出云端农场消费扶贫,利用网络科技的力量,通过央视平台慢直播全程展示双杨村绿色无公害应季蔬菜的种植过程,并在平利县城人气最旺的地段开办应季蔬菜线下体验店,网民朋友可在网上下单购买,也可到体验店直接采购,多措并举拓宽贫困户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
      在干部的帮扶带动下,不少群众自己也“开了窍”。唐小芳看着村里办庖汤宴,又建了云端农场,利用网络来把优质农产品卖出去,参与其中的乡亲们都挣到了钱。心想自己在河南生活多年,制作面点很拿手,可以在网上接单销售,在家就能增加收入。说干就干,今年4月初,唐小芳在双杨村便民服务微信群发出广告,焦黄酥脆的芝麻饼、软糯劲道的水煎包、皮薄馅足的蒸包子……一些凌晨带着手电筒忙着采摘绞股蓝的村民,就在微信群里下单,省去了做饭的时间,深受乡邻的欢迎。
      看着村里越来越好,别人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一些贫困群众就坐不住了,自发动起来。十二组村民陈封学因意外失去了左腿,家境陷入困顿,被识别为贫困户。借着脱贫攻坚的东风,他虽独腿,亦奔跑,潜下心来搞发展。靠着不服输的劲儿,种植6亩绞股蓝、4亩魔芋,养殖10余头生猪,每年收入3万多元,顺利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收入增加了,日子也要美。为了进一步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县委办协调到位一批文化器材,联系县上的文艺工作者进村义演,并开展相关培训。除了广场舞,群众还自编自说一些小故事,故事里大多讲的是村里的事儿、村民自己的事儿,让好人好事一传十、十传百,让新风正气充盈,让歪风邪气遁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