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万象更新。白河县广袤农村的春日更是一片明媚:以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为主旨的“听民声、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干群一道结亲交友叙心声,田间院落话增收,挑灯夜谈谋发展……一幕幕和谐的场景将推助白河的农村在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唱响春天的故事。
找准解决农村突出问题的“金钥匙”
“感谢你,陈书记,我的低保已经安排好了”。春节前夕, 当白河县委书记陈勇就麻虎乡金银村村民反映该村低保问题的处理情况进行回访时,低保户刘祖英老人紧紧握住陈勇书记的手,激动地这样说。
去年8月份,县委书记陈勇在深入农户调研时发现一些基层组织的管理手段和工作方法与新形势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少数领导干部作风漂浮、工作粗放,群众反映出的难点、热点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于是就安排驻村工作组,选择麻虎乡金银村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村情民意大调查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干部群众受到了教育;解决了一批问题;建立健全了一批制度;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有力推动了生态新村建设,群众对工作组解决问题的满意率达到100%。
村情民意大调查活动给人们一个最大启示就是,全面了解民意,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根本保障。
鉴于在麻虎乡金银村开展村情民意大调查活动的成功经验,县委决定2009年开始在全县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为目的的“听民声、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实现“教育一批群众,解决一批问题,培养一批积极分子,完善一批制度”的“四个一”目标,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为了使活动取得实效,县上成立了“听民声、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的“一把手”任组长。各乡镇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每个活动村成立了由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和包抓部门副科级领导任副组长,乡镇干部和包抓部门干部为成员的驻村工作组,明确严格按照了解村情民意、解决突出问题、建立长效机制三个阶段开展活动。同时,还成立了五个督导组,采取“听、访、查、看”等方法,定期对全县开展主题活动的所有乡镇进行检查督促指导。目前,首批活动已在全县15个乡镇各的15个村深入开展。
让民意充分得到尊重
“听民声、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的确是县上为我们老百姓谋利益的一项活动”。大双乡花湾村五组村民李永林在此次主题实践活动刚开始就偿到实惠时由衷地说。花湾村五组人畜饮水十分困难,90%以上的农户吃水都要到好几里以外的山沟里去挑,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听民声、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以来,驻村工作组实行边了解民意边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把全组143户534人的饮水问题作为工作组进村首要解决的头等大事来办,多方投资35万元,惠及500多人的畜饮水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如今,全县上下已喊响了“放下架子听民声、扑下身子解民忧、找准路子帮民富、想尽法子稳民心”的口号。15名县级领导已带领30个部门和包抓乡镇的干部分赴15个村,通过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群众大会的形式,在引导组织群众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深入农户了解民意,对群众在子女上学、看病就医、求职就业、群众住房、产业建设及村组今后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进行排查,掌握第一手资料,摸准农村群众的所忧所乐。对走访排查出的问题认真梳理归类,对乡镇、村能够解决的,乡镇党委书记亲自上手立即解决;对县上部门应该解决的,由联乡镇领导协调部门解决;对于一个部门难以解决的,提交县委、县政府会议研究,采取配套措施,进行综合整治。
目前,主题实践活动走村入户率已达到活动农户的30%,梳理问题和意见建议269条,现场解决问题87件。对于在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单调、科技素质不高、法律知识匮乏、涉农政策知晓率偏低等共性问题,结合“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迅速启动了送文化进村、送法制进村、送科技进村、送政策进村的“四送进村”活动,组织大型文艺演出3场次,放映科教电影30多场次,赠送图书1000余册,发放农村实用技术资料近20000余份、各类法律法规知识资料5000份、劳务信息宣传单8000余份、宣传画册1000余套,义诊2000多人次,赠送各类药品及妇女保健、生活用品15000余元,送农药1400余袋,广泛宣传了《中央1号文件》精神、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合作医疗、种粮补贴、家电下乡、民政救助、电网改造、乡村通路等各种强农惠农政策、受益的干群达到1.8万多人次。
为农村改革发展通筋活络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支务实勤廉的农村干部队伍和一套科学的保障机制。我们开展实践活动,主要目的就是使广大干部提高思想认识,将主要精力投放到农村去,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填平官员与老百姓的思想‘鸿沟’,做好新时期的人民公仆。要在把握农民思想状况和价值取向,了解他们所需所求的基础上,制定既符合民意又符合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听民声、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上,县委书记陈勇一语中的。
在本次主题实践活动中,白河县坚持将干部培养和作风建设融入活动全过程。把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和大批后备干部、年轻干部作为工作组的主要成员,在问政于民到村头、问计于民到田间、问需于民到门口的同时,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真诚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深入农户不给农民添负担,帮民不扰民、服务不添乱,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并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活动结束时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对本村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议,评议满意率达90%以上的驻村工作组方可撤离,达不到的要积极寻找差距,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同时,该县要求工作组结合各村实际,总结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做好机制创新工作。首先是建立村级班子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村级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奖惩激励制度和党员发展制度,切实优化结构、提高素质、规范行为、激发活力。其次规范村级民主管理、议事制度。建立健全“两委”议事决策制度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强化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完善村务公开、财务管理、为民办事制度和村规民约,疏通农民群众当家作主、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渠道,使民情、民意能够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得到充分体现,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再次是建立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根据目前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干部学习、管理、监督、淘汰制度,确保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通过主题实践活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真正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探索出一条新形式下服务“三农”的机制的路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