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两个机关”定位和“两个联系、一个发挥”工作要求,以推进“四同一建设”为载体,积极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增强代表履职意识,激发代表履职热情。2019年5月,省人大常委会在安康召开全省人大代表工作交流会,我市“四同一建设”及代表工作受到了与会人员的普遍好评。
联系服务建平台
全面加强代表履职活动平台建设,坚持市、县、镇三级联动,按照“十有”标准建设代表活动室、代表工作站、代表之家696个,实现了乡镇建站全覆盖、基层代表进站全覆盖。进站代表采取代表定期轮流坐班或不定期预约等方式接待选民,收集民情民意,多渠道、多途径地广泛听取群众“好声音”。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市人大代表坐班接待人民群众1200余人次,固定联系人民群众达1800余人次,联系贫困户1400余户,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办理。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市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是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主动听取民意、了解民情的重要途径。一年来,34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112名基层人大代表,350多名市人大代表固定联系3000多名人民群众。
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述职是代表接受监督、密切联系原选举单位的重要方式。2019年,48名市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进行述职,接受原选举单位监督,取得了较好效果。
通过建立代表履职活动平台,深入推进“两个联系”和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述职,促进了代表积极联系人民群众,着眼大局献计出力,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践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重承诺,发挥了人民群众“代言人”的作用。
跟踪督办重实效
在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代表聚焦全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建设、民生项目发展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提出了269件代表建议(含转作建议处理的议案7件),会后交由相关承办单位办理,在规定的时间内,269件代表建议全部办结。
建议办理中,一批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代表建议,得到了承办单位的高度重视,及时研究落实。市人大代表成英存提出的关于延伸35路公交车线路的建议,市交通局经过多方调研论证、实地勘测,将35路公交车延伸至平利县老县镇枫桥站点,方便了汉滨、平利两县群众的公交出行。市人大代表张辉提出的关于金州路实行双向通行的建议,经过公安部门等承办单位的调研,采纳了代表建议,实行了双向通行,较好地缓解了周边道路的通行压力。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确定的19件重点督办建议,分别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督办,市政府领导领办。市人大常委会人代选工委采取电话协调、上门督促、座谈沟通等方式,加强日常督办。组织开展“一问卷两评价”活动,向136名提交建议的代表寄送问卷调查表269份,收到代表对办理工作表示不满意的建议7件,及时转交相关承办单位重新办理。对评选出的28件优秀代表建议、11个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和12名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彰,鼓励和激发了代表履职积极性,推动了建议办理的落实率和代表满意率进一步提升。
优化活动促履职
精心组织省、市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代表活动,促进代表更好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2019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安康选出的省十三届人大代表深入平利、岚皋县开展专题调研。12月,组织安康选出的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围绕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深入汉阴县、汉滨区进行了视察。代表们围绕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在2020年1月召开的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安康代表团共提交代表建议97件。10个县区人大常委会围绕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建设等,组织市人大代表进行了集中视察,为即将召开的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审议各项报告提出意见建议打好基础。
一年来,联系协调了42名市人大代表列席了市人大常委会、36名市人大代表列席了市政府常务会议,300余人次省市人大代表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项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充分调动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
在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市人大常委会隆重表彰了15名市人大代表“履职十佳典型”,通过报纸、网络、展板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典型事迹。在《安康日报》上设立“人大代表履职进行时”专栏,深入挖掘报道各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服务发展大局的生动实践,讲好人大故事,展现代表风采,激发履职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