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安康:强化服务意识 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作者:董良军 唐正刚 时间:2020-03-05 11:35 来源:安康新闻网 字号: 打印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原本一开年就要冲刺的步伐放缓了,甚至按下发展“暂停键”,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安康各级各部门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坚持精准施策,精细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企业复工复产的服务保障力度,助力企业跑出复工复产“加速度”,着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疫情考验营商环境
      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处于关键时期,不少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特别是企业复工复产面临防疫物资短缺、物流不畅、供应链不配套、用工短缺、水电气保障等问题。
      越是在企业困难的时候,越要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越要把企业的冷暖放在心上,主动服务、高效服务、热情服务,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此,我市明确要求对于出台的政策、签订的合同和协议全面落实到位,切实让广大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明显感受到,只要对企业和社会做出的承诺,政府困难再多,都一诺千金、坚决兑现到位。
      疫情呼唤深化“放管服”改革,也考验着营商环境成色。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越是在关键时期越要及时传递疫情防控信息,传递和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措施,增强企业信心,稳定企业投资预期。我市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相关法规和中省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强宣传解读,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全面提升营商环境质效,持续打造“营商环境最安康”品牌形象。
      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我市注重在疫情防控和企业复产复工一线践行“开放兴市”理念,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开放发展各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法律为依据,以科学为指导,不因“防输入”就对安康籍以外人员采取“一刀切”式的管理措施;全面取消对低风险等级地区人员来安返岗务工的限制,以开放的姿态欢迎非安康籍的“安康建设者”们回到安康,热忱欢迎各地企业家们来安康投资兴业,以实际行动亲商、安商、友商、富商。

      发挥政府作用暖企稳企
      疫情发生后,市场持续低迷,企业发展遭遇挫折,这个时候就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出台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帮扶企业克服困难、走出困境。非常时间,必然需要实施非常之策。
      我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按照科学、合理、适度、管用的原则,先后出台应对新冠疫情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九条政策措施”和帮助农民工返岗7条专项措施,涵盖财政奖补、金融支持、融资担保、就业社保、企业清欠、减税降费、减免房租、外贸服务、营商环境,以及帮助农民工返岗就业等方方面面。
      其中,提出市财政通过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挤出30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企业恢复生产;在用工支持方面,提出对本市重点项目和规上企业赴外地包车接回员工有困难的,给予适当包车补助,补助标准最高不超过1万元;对为本地企业成功介绍50人以上到岗就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且与用人单位或劳务派遣公司签订1年以上劳务合同的,给予5000元至1万元的人力资源服务补助。一系列硬核措施实施以来,截至目前,全市“五上”企业复工复产1255家;新社区工厂(毛绒玩具企业)累计复工337家,其中毛绒玩具企业复工139家。2020年全市确定的1228个重点项目,其中续建项目398个,已复工279个;新建项目830个,已开工229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260个,其中续建项目132个,已复工92个;新建项目128个,已开工46个。建筑工程项目421个,已开工294个。

      放管结合 精准发力
      在当前形势下,企业如何复工、复工后如何防控疫情?既是企业普遍关注焦点,又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重点。我市始终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切实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精准分类施策,积极协调解决复工复产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强化要素保障,实行专班专人服务,有针对性地推进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各类问题。实行市级领导挂联、市直部门包抓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复工复产,持续开展领导干部大走访、政企连心桥活动,及时宣讲我市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督促企业做好复产企业和复工重点项目疫情防控工作,实打实帮助企业解决重点协调解决企业防护物资、劳动用工、流动资金、物流运输、原料供应等要素保障问题,增强企业帮扶的精准度和实效性,想方设法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对100个重点工业项目实施动态监测,积极化解工业项目建设难题,力促早投产,增强发展后劲。
      在市场监管方面推行落实三方责任、明确四项措施、严把四关制度的“三四四”工作法,精准科学护航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113家,食品销售企业复工17331户,餐饮服务单位复工复产3852家。同时,科学研判疫情防控形势,认真落实分区分级防控责任,及时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发展秩序,重启经济社会循环。明确全市范围内,除审批继续保留的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检查点外,其它所有临时设置的检查站点一律撤销,及时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保证交通无障碍,为恢复经济秩序提供有利条件。

      优化服务 利企便民
      服务企业既是帮助企业破难题、促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安康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现实需要。特殊时期,服务企业,贵在及时有效,还要帮到关键处、服到关键点。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加强运行调度,帮助做好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和劳动用工、融资、煤电油气运等要素保障工作。对棘手问题和共性问题,坚持综合施策、统筹兼顾,明确时间表和任务书,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问题按照规定时限解决到位,为企业复工复产清除“绊脚石”和“拦路虎”。
      针对企业用工难,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统筹线上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扎实开展线上“春风行动”,加大线上招聘力度,实行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在返乡、复工复产的关键期,为尽快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我市创新举措、主动作为,在严格审查务工人员健康状况后,采取“统一包车、统一餐饮、统一防护”,以“点对点、一站式 ”专车送进厂门的方式进行劳动力转移就业输送,确保农民工安全健康上岗。强化金融保障,切实发挥财政、金融等部门及相关市属国有企业作用,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专项资金的贷款贴息和以奖代补相关政策,开通绿色通道,扩大担保贷款金融供给,创新在线评审办法,最大程度压缩审批流程、时间,免收有关费用,解决企业和项目融资难题,已筛选全市第一批重点支持的81家企事业单位,力促获得贷款支持。为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的消毒需要,按照“多口进一口出”的原则,积极协调防疫物资,及时从榆林、汉中调运40吨84消毒原液,调配各种类型口罩54万个,防护服5290套,医用防护帽2.15万个,医用检查手套6.3万双,各种消毒用品3万余件,在第一时间分装并发放相关企业,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安全保障。
      我市推行便捷审批服务,充分发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作用,积极推进网上办公、网上受理和网上审批,提高服务便利度。对投资额度大、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容缺审批、先行开工,后期完善相关手续。充分利用安康智慧治理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在审批上做“减法”,推广“不见面”审批服务,实行网上办、预约办、远程咨询,全程网办、全程通办,尽量避免群众聚集。尤其是高频事项强力推行“网上办”,最大限度拓展“零接触”式服务范围,减少环节、压缩时间,既实现了企业群众之间的便利双赢,又降低了人群聚集风险,最终实现了零跑动、零见面办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