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紫阳县认真做好返乡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

作者:贾耀卿 时间:2009-01-13 09:16 来源:中共紫阳县委组织部 【字体:

紫阳县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通知精神,组织开展“关爱流动党员行动”和“党员献计献策”活动,强化服务功能,落实关爱措施,创新管理方式,让流动党员主动亮出身份,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管理,始终保持先进性。
一是进一步做好流动党员信息管理工作。组织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对流动党员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摸底,对已颁证的返乡流动党员,逐一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的记录情况,检查他们是否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是否参加组织生活,是否按时、足额交纳党费;对未交纳党费的,督促其及时补交党费;对未领《流动党员活动证》的,现场补发《流动党员活动证》。召开不同形式的座谈会,详细了解当前经济形势下流动党员面临的新困难,掌握流动党员停工待业、转企再就业、在外带头创业等方面的情况。落实专人联系制度,及时了解外出流动党员的流动趋向、联系方式,保持与外出流动党员的经常联系。
二是推出针对性较强的流动党员关爱服务措施。组织开展以“关爱流动党员行动”为主题的“进一次家门、问一声冷暖、办一件实事和解一个难题”的“四个一”活动。大力发挥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热线和网站等平台作用,实行24小时全天候求助服务,为流动党员在生产生活服务、社会公共事务服务、党务知识服务等方面,特别是就业方面提供信息“导航”,加强对外来流动党员的就业帮扶。对有就业需求的流动党员,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提高就业技能和水平;依托县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乡镇劳保所,帮助介绍就业单位,组织流动党员就业推荐会。建立外来流动党员结对帮扶制度。组织有能力的本地党员、党员志愿者与生活困难的外来流动党员进行“一对一”或“几对一”结对帮扶,每年至少进行两次走访,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维护外来流动党员的合法权益。畅通“绿色通道”,组建党员法律工作者志愿队伍,建立流动党员法律援助站,在外来流动党员遇到合同待遇等合法权益侵害时,积极为外来流动党员提供劳动纠纷调解、司法援助、社会保障等免费服务咨询工作,协调企业主、有关职能部门等各方关系,切实维护外来流动党员的合法权益。

三是进一步创新流动党员管理的方式方法。各级党组织根据流动党员的居住状况、就业形式、流动范围,采取单位化、区域化、挂靠式等管理模式,形成统一有序的管理体系。积极推行“微型党课”、“网上课堂”、“菜单式教育”、“党内学习小组”、印发和寄送学习资料等形式,强化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积极搭建流动党员作用发挥的新平台,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并根据个人特长“认岗履职”,在做好本职工作、服务流动人员、推动社会和谐中体现先进性,让流动党员尽快融入当地。
四是鼓励和支持农村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发展农业项目。大力实施以“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能人培养成党员,信息上扶持党员,资金上扶助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双扶”工程,建立党员发展帮扶金,为党员提供发展生产小额应急贷款担保;建立党员“先锋基地”,为党员群众提供技术、信息帮助。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外出流动党员返乡抱团创业,共同开发涉农的基地或示范项目,取得涉农部门的技术上、资金上的支持。建立乡镇党委委员联系创业党员和涉农部门技术党员联系返乡创业党员机制,加强技术培训,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在《紫阳县政府网》、紫阳党建网站等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为广大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油鼓劲。

| 责任编辑:ak_x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