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村长大的,也是农村娃”,这是我局派驻大东沟村第一书记尹行东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标准的个头,戴着一副黑色框眼镜,总是给人一脸亲近的笑容。由于村里有些老人年纪比较大,文化程度不高,加上口音的原因,老是记不住尹这个字,村里的李支书入户时介绍他这个尹是引娃(旬阳话:领孩子的意思)的“尹”,所以大家也亲切的称他是“引娃”书记。
“千万不要把我这个第一书记当成临时的,当了第一书记,就继续在这里扎根了。”这是尹行东接任第一书记后,经常和村民说的话。履职以来,他始终牢记第一书记“建强基层组织”的第一职责,努力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及时组织驻村干部、村两委重点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新要求及扶贫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村情实际,积极配合村支部书记开展党建工作,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内容,把远程教育固定学习日和“主题党日”结合起来。安排全村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第一时间上墙,及时制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精准扶贫宣传展板,在主题教育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一步扩大扶贫政策的群众知晓度与脱贫政策的覆盖面。
“走,入户”这是我驻村之后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尹行东总说:“脱贫攻坚要抱着‘不一定非要做大事,但是一定要做实事’的态度,要做大东沟村真正迫切需要解决的实事、好事。我们既然在村上住着,就要充分发挥好桥梁的作用,给市局的帮扶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咱们市场监管局为人民服务的温暖,态度和力度。” 2019年,在尹行东的协调、联系下,争取帮扶资金购买良种猪苗,免费发放贫困户饲养,助力贫困户实现养殖增收;邀请北医大技术人员到村开展苦参移栽培训,并积极申请市局投入专项资金,援建了300平米苦参加工厂一座,以提高中药材苦参附加值;及时将大东沟村的通讯信号问题向局领导汇报,经市局主要领导亲自到村协调,新建通讯基站一座;为提升村容村貌、消除安全隐患,协调解决了村组道路路肩修缮资金缺口问题。
要拔掉“穷根”,解决大东沟村致富源动力问题,实现稳定脱贫,一定要做好产业扶贫和集体经济这两篇“大文章”。针对村民种植苦参的疑虑,他充分利用每次入户帮扶的机会,宣讲发展中药材苦参的前景,给大家算经济账,消除种植后顾之忧;在市局分管领导联系下,促成了与咸阳市旬邑县农鲜养殖基地的合作,为大东沟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无偿提供饲料配方与技术指导,目前已发展白山羊100头,并带动“弱能户”15户集中养殖;为了大东沟村的集体经济利益与长期发展,与新社区工厂积极谈判,最终达成入股分红协议,采取设备投入固定收益率逐年返利的合作模式,增强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动力。这种合作模式在安康毛绒玩具行业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举动,极具推广价值。 2019年9月,新社区工厂已将2018、2019年度入股分红4万元转至大东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账户上。
“旦旦,旦旦~~”,每天下午吃完饭后,尹书记对着手机视频总会这么亲切的叫着这个名字,但是总是没有回应。慢慢的熟悉之后,我才知道“旦旦”是尹书记的儿子,在儿子刚满一岁的时候,他就被派往大东沟村开展驻村工作,忙的时候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孩子对他也是特别陌生的,所以这也是电话那一头总是没有回应的原因。他每天只能隔着屏幕,慈爱的看着他,多么希望从他嘴里能蹦出“爸爸”两个字。他总是开玩笑的说:这两年来,手机是他与儿子见面最多的地方,多多和儿子视频,免得以后回去都不认识我了。从他每次和儿子视频通话,确切的说是通过视频看一眼儿子的那个眼神中,我知道他并不是不想回去,而是正值能否顺利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不允许他走,他只有“舍小家”,坚持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他经常说:“初为人父,没有对刚满一岁孩子多一点点照顾,因为我是扶贫干部;作为儿子,没有在父亲住院的时候在身旁照顾,因为我是扶贫干部。我的心里彷徨过、内疚过,但一想到作为驻村干部身上担负的使命与责任,想到村里合作社又添了几只小羊,地里的苦参长势良好,新社区工厂工人手捧着工资,贫困户拿着表彰奖状后一张张的笑脸,心里充满着喜悦与知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