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平利 > 正文内容

    “一株草”的生长故事

    ——从平利绞股蓝研究者殷刚的“创业史”看科技的力量

    作者:陈楚珺 时间:2019-11-01 10:12 来源:平利县 字号: 打印

      2019年5月21日,平利县首张绞股蓝食品生产许可证从副县长晏清泉的手上,传递到了平利县申草园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殷刚的手中。此时,距1986年《科技日报》头版报道平利选育出第一代大面积种植推广的绞股蓝种苗,已经过去了33年。
      殷刚是平利县绞股蓝大军中的一员,从最初单纯为了挣钱搞种植,到后来办企业,在从农业走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殷刚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何最大程度上萃取绞股蓝降“三高”、抗癌的有效成分;如何让企业和产品成为产业链条的关键连接点;如何让产业撬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
      科技二字,始终是他在这一传统农业产业发展中化挑战为机遇的不二法门。
      而现在,殷刚手中的这张许可证,不仅标志着平利绞股蓝将以地方特色食品的身份进入市场流通,更是他多年来靠科技深耕,为平利绞股蓝产业交上的发展新答卷。
      起步之初,靠技术革新打开市场
      “从学校出来种过庄稼、开过商店、跑过小生意,1999年父母生病等着用钱,正好听说绞股蓝来钱‘短平快’,就种了一亩四分地,结果当年就挣到了1000元钱。”在被问到是如何与绞股蓝结缘时,殷刚如是说。
      尝到了绞股蓝的甜,齿少气锐的他又从银行贷款3万元,从村民手中租来了30亩土地。但就在他下决心要大面积种植绞股蓝时,心中刚刚萌生的那片火热,便被亲戚朋友的一片反对和质疑声淹没了。
      还好,妻子华凤站在了他的身旁。“有些事情可能我不能马上理解,但只要方向对,我一定会在家庭各个方面先支持他,一直到现在都是。”华凤告诉记者,虽然他们是经过家长介绍认识并结婚,但夫妻两人还是在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中找到了爱情的本来模样,一路相识,相爱,相知。在妻子的支持下,殷刚咬牙坚持了下来,并开始向外开拓市场。
      随着绞股蓝产品大量投放西安市场,传统“沸水杀青,石炭烘炕”的加工方法产出的绞股蓝颜色泛白、口感不佳,在市场上遇冷。殷刚和妻子马上行动,按照蒸气杀青原理,反复设计图纸、制定改装方案,研制出管道式热风炉,实现了绞股蓝茶叶加工过程的安全、卫生、高效。加工出来的产品色泽纯正、味道香醇,深受市场欢迎。他研制出的两套设备也很快在全县普及推广。
      再次大规模向市场进军,殷刚选择了从各大商超突围。
      2004年,他和妻子在西安100多家超市摆放了绞股蓝产品,但由于知名度不高,普通龙须茶销路不畅,经营不足4个月便无功而返。痛定思痛,殷刚及时调整经营理念,按照无公害、无污染的要求,在广佛铁炉、八角庙、魏汝、西河发展基地。在不断优化育种和产业标准的完善中,他针对绞股蓝大田生产人工除草投劳多的问题,采用营养钵育苗、农膜覆盖等关键技术解决了问题。
      “质量是生命力,科技是生产力”。在几年的摸爬滚打中,很多问题都是依靠技术来解决的,这也让殷刚领略了科学技术的力量。新建的120亩标准化绞股蓝产业园在科技力量的助推下,带来了惊喜。产业园的单位面积产值和效益出现成倍的增长,资金链的问题也迎刃而解。2006年,在夫妻俩的共同谋划下,平利县申草园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了。
      发展之源,从一区一园,到一方百姓
      “产业能改变一个地方的样貌。我们中原村在没有做茶饮产业的时候很落后,但你看现在,老百姓们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居住环境也大不一样了。”说起村上的变化,殷刚的眼睛笑成了一弯新月。从村主任到副书记,再到平利县申草园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很难想象到眼前这个心醇气和的汉子,是怎样凭一亩四分的“口粮田”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饮水思源。从2006年起,他和妻子便通过公司采用流转土地、企业分红、产业帮扶、定单农业、技术指导、信息服务技能培训、助学帮扶等措施,借助产业园区的平台,对周边村民进行帮扶。
      同时,在平利县农业局新型农村沼气建设试点工作的带动下,华凤严格按照技术人员要求,搞起了“三沼”综合利用。利用沼液沼渣种植的绞股蓝和茶叶不但产量高,口感、色形也更有竞争力。于是她一边不断扩大自己的“猪—沼—茶”循环产业规模,一边当起了沼气推广义务宣传员,指导当地村民建设沼气,发展“种—养—沼”循环产业。
      从2016年开始,在申草园茶业有限公司就业的贫困户有18人,临时用工贫困户46人,公司每年为包帮的112名贫困户发放配股分红资金89600元,带动长安镇中原村60户贫困户共187人脱贫致富。2017年,公司继续加大扶贫力度,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带动正阳镇南溪河村44户160人脱贫致富,每年为包帮贫困户90人发放配股分红资金27000元,帮助贫困户发展自己的茶园。
      如今,在“输血”与“造血”的过程中,依托公司科技产业园区为载体、科技服务为支撑,中原村已经真正实现了产业经济大发展,基础设施大改善、人居环境大提升。
      提升之本,靠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突破
      在9月11日举行的中国平利绞股蓝博览馆开馆仪式上,殷刚和华凤站在了合影队伍的两端,环绕在陕西师范大学肖娅萍教授夫妇的身旁,大家笑着,就像在拍一张全家福。
      作为博览馆的“智库”,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负责提供博览馆需要的所有科研资料。但其实,早在十几年前,殷刚夫妇和陕西师范大学肖娅萍教授等学者就因绞股蓝而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2007年,徐家振老先生将倾注毕生心血培育出的绞股蓝品种交到我们手上,之后我们就开始和陕西师范大学合作了。每一次新品种培育、新产品研发,老师们都是不遗余力地在帮助我们。”作为中国“大地之子”、绞股蓝之父徐家振老先生唯一还在坚持发展绞股蓝产业的学生,殷刚也想过放弃。但每想到这些为绞股蓝产业奉献了一生的学者们,在思辨和砥砺创新中,他又总能寻得前进的力量。
      2014年,殷刚夫妇与陕师大合作的绞股蓝资源圃内,收集培育的绞股蓝亲本品种达到了54个,有效解决了品种退化、复壮和绞股蓝种子油用料新品种研发等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先后培育出的“平利1号”“平利2号”“福音”“秦珑”等新品种,为平利县建设中国绞股蓝第一县发挥了带头作用,其中“秦珑”的皂苷含量更是达到了15.8%,创造了中国之最。公司研发的“神草园”系列绞股蓝茶一经上市,便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在技术研发的同时,殷刚还大力开展绞股蓝种植技术培训等科普工作,3年共培训2000余人次,共计印发技术资料3000余份。夫妇俩通过抓点示范形式普及科技知识,通过典型引路样板示范,让周围群众学有典型,干有样板。
      目前,平利县申草园茶业有限公司建设标准化茶叶基地2000亩,在基地乡镇建设初加工分厂12个,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经营实体。公司与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和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联合承建绞股蓝资源圃100亩,并带动了平利县3500余户农户发展绞股蓝标准化基地23000余亩,辐射带动发展绞股蓝基地10万亩
      如今,公司先后取得了19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发明专利,2项科技成果,“无公害绞股蓝系列标准研究”获得安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和陕西师范大学“产、学、研”的深度合作中,开发出的绞股蓝三元肽降压保健茶、γ亚麻酸绞股蓝种子油、绞股蓝超微粉等系列深加工产品,对促进绞股蓝产品化、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提升平利绞股蓝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绞股蓝产业里,有些人是把它当获利的工具,有些人是在获利的同时,会想怎么把这个产业推着向前。通过这么多年和老师们的学习,我有责任把这些老师们的心血继承和发扬好,而要把这个造福人类的产业发展好,这20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是绝离不开科技创新的。”谈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殷刚和华凤又一次达成了共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骞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