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坪县经过深入调研和试点探索,从农村工作的实际出发,及时总结并推出在村级干部中开展十星级绩效管理的做法并在全县实行,并取得显著效果。
指标量化,管理科学实打实。为了增强考评的针对性,该县围绕村级组织“五个好”目标要求,把考核的内容划分为经济建设、党建工作、社会事务、精神文明建设等四大方面的内容,然后进行详细的分解。在此基础上,各乡镇结合本地实际,对考核项目进行二次再分解,细化量化成可操作的评分细则,对每项任务指标和工作责任设置标志星,达到目标要求的授予标志星,指标有欠帐、或违背工作责任的扣除标志星。从而,使考核的内容实打实,既体现了“五个好”目标要求,又较好地结合了我县实际,既反映了村级工作质的要求,又实现了量的考评。
纵横评比,上下监督有比较。为了提高量化考核结果的认可程度,实行每季度一评定年终一总评。按照村干部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由乡镇组织专人,采取看现场、查资料、走访群众、抽样调查、核实数据等形式对村“两委”班子进行评价。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考评采取以乡镇为单位,进行横向比较,统一衡量。对村两委干部的考评采取以村为单位,进行纵向比较。
利益挂钩,运作严密不含糊。为了保证考评结果得到有效运用,该县将考评的结果实行“三挂钩”。一是与经济报酬相挂钩。在保证村干部基本工资的前提下,取消村级干部的固定报酬,拿出部分资金作为绩效考核工资。各乡镇还可依据村干部实绩,对有较大贡献村干部可进行特别奖励。二是与干部使用相挂钩。连续3年考核为“十星级”的村干部可参加公务员招录考试。本村工作受到“一票否决”的,村级主要负责人不得授予“七星级(含七星)”以上等次,并且必须扣发全部绩效工资。连续两年处于“七星级”以下的村干部,分别按照党内法规或《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给予撤职或依法罢免。三是与评先评优相挂钩。年度考核为“十星级”的村干部才能取得各级各类评先评优资格。
成效明显,“四大转变”促发展。通过一年来的实践,这项举措得到了广泛拥护,实现了“四大转变”:一是管理机制上实现了从“粗放型”管理到“集约化”管理的转变。把所有的内容都归纳到一起,进行量化考评,并形成制度固定下来,真正实现了管理机制的“集约化”。二是管理模式上实现了从“单一”到“多边”的转变。变单一考核为综合考核,增强绩效考核的合理性和民主性,有效促使村干部努力转变作风,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重塑了村干部的良好形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开展这项活动所带来的好处。三是管理内容上实现了从“就管理抓管理”到“以管理促发展”的转变。在考评内容上注入经济建设等重要内容,促使村干部不仅要负责好分管的工作,还要致力于本村的发展,产生了“以管理促发展”的良好效应。四是管理效能上实现了从“干与不干一个样”到“干与不干不一样”的转变。开展“村干部星级绩效管理”,使村干部对各自的职责、任务更加明确,全年的奖罚一目了然,透明度高。原来“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大锅饭”被彻底砸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