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今年以来,安康市农技站为配合我市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采取引进新品种、抓示范点、召开现场会、强化宣传培训等活动,有效促进了全市高产红苕的推广速度。
据调查统计,今年全市示范推广高产高淀粉红薯22.465万亩,平均亩产3144.87公斤。其中梅营一号8.065万亩,平均亩产3330.6公斤;秦薯4号2.05万亩,平均亩产3194公斤;豫薯868号2.75万亩,平均亩产2910.7公斤。汉阴县涧池镇东坝村二组村民刘玉前种植3亩梅营一号,亩产达到7230公斤,最大单薯重11公斤,单窝重14.51公斤;旬阳县农技中心白柳农场种植美国9号最大单窝重17公斤,单薯重10公斤。单株、单薯产量均创历史最高、全省第一,农民称之为“红薯王”。与此同时,市农技站今年还引进高产高淀粉红苕美国9号,蔬菜水果型红苕湘黄一号和营养保健型红苕日本川山紫等新品种,并分别在旬阳、汉滨、紫阳、岚皋四县区试种,据四县区五点试验结果,美国9号平均亩产2857.5公斤,最高亩产达4053.7公斤;湘黄一号平均亩产2688.7公斤;日本川山紫平均亩产2137公斤,丰富了全市红苕品种资源。尤其是营养保健型红苕日本川山紫营养丰富,抗病保健,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市农技站已将收获的红薯全部留作种用,将进一步扩大示范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我市开展打击“两非”集中检查活动[ 12-08 ]
下一篇:我市启动建筑业“千万农民工同上一堂课”安全培训活动[ 12-09 ]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