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布局上实施点线面战略。以310省道、蒿汉、权洄、瓦燎公路四条交通主干线为依托,因地制宜,力求特色,在企业、机关、学校、新农村等领域精心布局,积极创新以党建示范点为主要内容的党建载体,通过示范点的辐射带动,连点成线,延线成面,打造点线面结合的党建精品,形成融多类别于一体的党建精品走廊,共同支撑全县“点上开花,线上结果,面上出彩”的立体式抓党建的生动局面。麻柳镇非公企业党建群、瓦庙镇党员服务中心、紫阳中学党建、焕古镇万亩茶叶基地党建初见成效。洞河镇十佳村以万亩无公害蔬菜为基地,推行“支部+协会+农户”模式,在种养协会、营销协会成立党支部,组建该县首个村级党总支,助推“猪—沼—菜”产业做大做强;蒿坪镇金石、向阳镇银梁新村党建、芭蕉乡的“芭蕉亭”等都在全县党建工作中发挥着标杆作用。从310省道看,绕溪、界岭等乡镇逐步实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全覆盖,汉王镇“三培两带”果业基地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这些点在纵横全县的四条交通主干线上交相辉映,互为辐射,有力促进了该县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在工作摆布上实行重点突破战略。今年以来,该县在进一步统筹推进农村、机关、学校、企业等党建工作的同时,重拳打造“项目党建”、“新村党建”,实行重点突破。在抓项目党建上:一是党建工作实行项目制管理。将党建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把贴近党建工作实际、符合基层需求且具代表性、指导性的党建项目、课题进行立项建档,实行项目制管理,坚持“以题定项、以项定人、以人定责、以责定效”的原则,落实责任,扎实推进。近两年,共新建7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所有新建活动场所均做到“三个统一”。二是党建工作向项目产业延伸。通过组织培养、推荐等方式,把一批优秀党员推荐给项目产业,把一批生产经营能手培养成党员,破解项目产业党组织“组建难”问题。选派党员干部到重点项目产业担任“联络员”,给项目产业当“服务员”,充当项目产业与政府的桥梁纽带,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促进经济“有帮扶”成长。两年来,已在20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在七里沟、马家庄、林本河等党员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建立党支部10个。在抓新村党建上,该县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把新村党小组建设与新村点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同步推进、同步考核,把党建工作强力“推”向自然村,以党建工作促进新村建设。遴选条件成熟的新农村建设点推行新村党建,把以往党建工作一些经验做法延伸到新村党建中,促使新村党建工作迅速成长。同时推行“三议三岗”(支部提议、党员首议、村民决议、财务监督岗、工程质量监督岗、纠纷调处岗)制度,把新村作为推进党员“首议制”的重要阵地,以“三岗”划分党员区域,落实党员责任,创设党员作用发挥平台。
在工作效果上实行提升带动战略。一是提升党建引领力。近年来,该县以“为民、务实、清廉”精神为支撑,不断深化“作风建设年”主题活动,着力开展党建文化建设,提升党建引领力。通过创新教育形式,做实教育载体,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构建起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勇创一流的精神支柱。二是提升党建影响力。为改变群众对党建工作“若即若离”的认知态度,把党建从“圈内”向“外围”渗透,该县积极创设载体,提升提升党建影响力。今年全县开展了“千名干部包抓万亩丰产示范茶园”取得了显著效果。三是提升经济增长力。该县围绕经济抓党建,提升经济增长力,实现党建领域向经济领域辐射,以党建的政治、组织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红椿镇七里村种养协会党支部、采取“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区域实施、分类组合”方式,吸收周边农户加入到产业链上来,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动,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