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创新机制天地宽

    作者:王太芳 时间:2008-11-13 14:13 来源:汉滨区委组织部 字号: 打印

    今年以来,汉滨区积极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力破成规,创新思路,建立新制,干部选拔任用更加公开公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干部初始提名“阳光”下操作。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的第一道关口。在操作中,由于对干部初始提名没有一个合理的性质界定和规范程序,往往以组织部门、主要领导提名为主,权利相对集中,不利于把优秀干部选拔出来。汉滨区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去年底区直部门干部调整中,改变过去先划小圈圈搞内定的做法,区委事先不定范围,主要领导事先不提倾向性意见,以民主提名为准。区委书记、副书记和组织部长三人分头到各部门广泛征求意见,掌握干部情况。区委组成10个考察组,通过到区直部门对班子进行民主测评、民主推荐、个别谈话的方法推荐出初步人选。再把这些初步人选交给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全体领导进行全额定向推荐,实行无记名投票,根据得票多少,提出推荐名单。为了防止跑风漏气,常委会一结束就立即召开全委会,在听取岗位空缺、提名过程、干部简历和考察情况后,当场投票、当场唱票。结果,区委常委会提名的19个人选全部高票通过。这次探索,改变了过去干部任用“推荐提名——组织考察——常委会决定”为“民主推荐——常委会提名——全委会票决”的新模式。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汉滨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办法》,规范了初始提名主体和程序,使干部选拔任用更加科学、民主。

    二是干部培养选拔注重一线。火线练兵、一线选拔,是汉滨区改革干部任用的又一个重要举措。年初,在区直部门换届副职缺额配备考察期间,区委决定对区直部门通过推荐考察出拟提拔的2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信访部门、重点建设项目一线进行三个月锻炼。在锻炼过程中严格实行一人一案包案制、两人一组办案制、信访接待坐班制等制度,并对包抓重点项目、规模企业进行任务细化,明确办结时间和具体考核办法。锻炼期满,严格考核、考试、考察,合格的提拔使用,不合格的坚决不予任用。为了进一步深化这项机制,3月份,区委又决定从区直部门公开选拔2030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锻炼,让干部在基层一线摔打磨炼,增长才干。在选拔过程中,坚持“四公开”,即报考职位职位和资格条件公开,资格审查结果公开,公选方法和程序公开,考试成绩公开。并从公安、纪检监察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监督组,对其实行全程监督,确保公选的公正公平。挂职期间,一切关系不变,享受副科级待遇;挂职锻炼满一年后,进行严格的考核、考察,考核合格的正式任命,不合格的回原单位并取消副科级待遇。

    三是干部思想动态定期约谈。组织部是干部的娘家,干部的思想动态应时刻掌握。然而,由于汉滨区面积大、干部多,再加上一些干部思想有顾虑,怕常到组织部别人误以为跑官要官,因此,组织部对干部平时思想动态了解不多。这就需要建立一种机制,畅通干部沟通的渠道。区委在认真总结乡镇党委、政府换届时集中约谈乡镇党政一把手的经验基础上,制定了《汉滨区干部双向约谈制度》。约谈的对象为全区科级干部、后备干部、需要诫勉谈话的干部,长期在边远乡镇默默无闻工作的干部和困难干部作为重点约谈对象。约谈的内容主要为了解干部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听取约谈对象对全区工作、组织工作、党建工作及本单位班子建设、经济发展思路措施、执政理念等情况的建议意见。约谈采取“指定”、“约请”、“下访”、“相互预约”等形式相互结合。制度建立以来,区委领导、区委组织部领导先后主动约谈干部100余人次,为干部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和困难60余件。约谈制度的实施,搭建了区委领导、组织部门与领导干部、党员群众交流互动的平台,增强了干部工作的透明度,使干部工作更加和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xfw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