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联系帮带,促进适应农村工作。县委对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高度重视,确定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邱志华同志负责此项工作的牵头抓总,在县委组织部成立工作机构,做好管理服务。建立县、乡、村三级干部与大学生村官“3+
注重考核管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平利县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考核管理办法》,细化和完善了考核管理制度。一是细化工作职责。根据大学生村官有关工作要求,结合村情,由乡镇党委通过目标责任书形式逐人明确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督促他们对照履职。二是健全管理制度。在落实目标管理、工作日志、民情巡访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四个一”日常管理制度,即每天一篇工作日志、每月一次工作回顾、每季一次交流汇报、每半年一篇调研报告,使日常管理更加规范、科学。三是完善考评制度。实行大学生村官考核测评制度,每季度一评议、半年一考核、年末综合评定,平时测评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由各村负责,年度考核由组部部和乡镇党委共同组织完成。考核结果存入个人档案,作为年终奖惩和三年期满后解聘、续聘或提拔任用的依据。
注重关怀服务,优化工作生活环境。一是妥善解决食宿。第一批15名大学生村官住宿统一安排在各乡镇政府,就餐集中安排在乡镇机关食堂,并给予伙食补贴。村上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办公条件,让他们到村任职后有回家的温暖。二是迅速落实待遇资金。在中央和省市财政补贴沿未到位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决定先下拨每人2个月的补贴资金,并落实了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财政配套资金。为确保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县委组织部在信用联社开设了大学生村官补贴发放专账,每月6号前准时发放。三是开设“热线电话”,随时为大学生村官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他们送去了人文关怀,增强了他们做好农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