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指挥者坐在市防汛办会议室里, 只需通过防汛“异地视频会商系统”,便可与各县区防办负责人“面对面”进行会商分析,从而了解即时雨汛情,并根据实际情况发出科学指令对防汛工作做出安排部署。这一手段极大提高全市防汛效率和应急能力,为抗洪抢险赢得时间。
记者近日在防汛办目睹了这一过程,并感受到科技信息化手段的普及对提高我市防汛整体应对能力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据市防汛办介绍,今年虽说没有发生大的洪涝灾害,但“全年降雨总体偏多、时空分布不均、局部灾害严重”。为确保安全度汛,市防办在科技信息化提升的基础上,编制了《城区内涝防御应急预案》、《防汛值班守则》。新购2艘冲锋舟和11部卫星电话,完成病险水库鉴定16座,争取200余万元对7座震损水库进行应急处理,治理河道79.3公里。同时今年也是我市县级防办建设投入最多的一年,全市200个乡镇程度不同地成立了防汛办公室,每个乡镇都有两名以上专门从事防汛工作的人员,基本达到了“有机构牌子、有人员、有办公场所及办公设施、有规章制度”的“四有”目标,逐步探索建立起了“乡自为战、预警到户、责任到人”的长效机制,实现安全度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