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石泉五项举措打造后备干部全新“成长链”

    作者:善武 生富 杨强 时间:2008-08-15 10:12 来源:中共平利县委组织部 字号: 打印

    石泉县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注重抓源头、打基础,坚持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着手,打造了一条干部全新“成长链”。

    一是“公推公选”广泛“选”。坚持开放式推荐,将后备干部推荐范围、资格条件通过党建网站、电视台等媒体向社会公布,采取各级组织民主推荐,各级领导干部、各界群众署名推荐和个人自荐等方式,打破行业、身份、资历、台阶、所有制等限制,放宽年龄和学历条件,做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资历,在全社会公开推荐后备干部,并组织被“公推”出来的干部参加素质测试,经笔试、面试、考察程序后,综合“公推公选”情况,择优遴选,确保选拔的后备干部既有较好民意基础,又有较高理论素养。

    二是分层分类建档“备”。为强化后备干部培养锻炼的针对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领导班子建设要求,在认真分析和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工作经历、专业特长,将后备干部分为服务发展能力强、业务工作能力强“双强”型、开拓型、经济型、维稳型、复合型五个类型及副县级、正科级、副科级三个层次,并分别建档,一人一册,分类管理。

    三是实践锻炼重点“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石泉率先突破发展需要打造锻炼平台,根据不同类型后备干部的特点,将后备干部选派到蚕桑产业建设、招商引资、城市拆迁、信访维稳等重点岗位和经济薄弱村(社区)、改制企业实践锻炼。在此基础上,将锻炼表现优秀、成绩突出、近期拟提拔任用的后备干部,放到相应岗位,采取担任“见习领导”、“领导助理”、重要岗位副职和临时主持工作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缩短的后备干部成长周期。

    四是跟踪考核动态“管”。建立后备干部动态管理机制,制定不称职、不胜任后备干部标准。坚持定期对后备干部进行考核测评,工作实绩平平、发展潜力不大、群众公认度不高、考核不称职或达到最高备用年龄的后备干部,及时调整出后备队伍;同时对在届中考察、年度考核中群众公认,政治、业务素质好,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或在抗灾救灾、抗洪抢险等关键时刻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现的优秀人才,适时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保证后备干部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

    五是注重实绩择优“用”。坚持培养与使用有机结合,制定从后备干部中择优任用科级领导干部制度,规范从后备干部中提名拟任人选办法,把工作实绩作为后备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并通过差额提名、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决策等选拔程序,把锻炼成效明显、群众公认的后备干部择优选拔到领导岗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xfw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