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五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忙茶园。”初夏时节,正午的阳光已有些灼人,紫阳县红椿镇七里村的220亩丰产密植茶园里镇党委书记周礼伟正带着10多名镇干部和茶农一起热火朝天的忙着对茶园整型修剪、台刈、浅锄施肥。这是该县实施“百千万”党建示范工程活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该县在全县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中开展了以“百名党员领导包抓百个党建示范村”,“千名干部包抓万亩茶叶丰产示范园管理”,“万名党员包帮万户困难群众”为主要内容的“百千万”党建示范工程活动,实现了农村党建工作由“被动服从”向“主动服务“的成功转变,寓党建工作于经济发展之中,在产业建设的主战场上锤炼党员干部,走出了一条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路子,实现了党建与经济建设良性互动的崭新格局,党建工作成为浸润紫阳各项事业发展的源源活水。
百名领导“蹬点”:建设特色新农村
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建设100个党建示范村,并打造成为经济强村,打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样板工程”,是该县“百千万”党建示范工程的“第一张牌”。
如何出好“第一张牌”?县委随即制定了党建示范村创建标准,确定了由党员县级领导、县级部门主要领导、各乡镇主要领导组成的100名“持牌人”,细化了包抓任务,夯实了包抓责任。百名包抓领导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百千万”党建示范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强班子、建阵地、壮队伍、建机制上着力,在理路子、送技术、办实事、解难题、求实效上做文章,以发展主导产业为突破口,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该县建设的100个党建示范村班子硬、队伍强、制度规范、活动场所功能齐全,向阳镇营梁等58个村成为了全县的茶叶专业村,双安乡林本河等20个村成为蚕桑产业大村、高滩镇百坝等22个村成为魔芋新型产业村,“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模式已逐步形成。100个党建示范村犹如一个辐射源,影响和带动着全县产业的突破发展。
千名干部“下田”:助推产业大突破
如何发动、组织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产业建设的主战场,推动以富硒茶产业为重点的绿色产业突破发展?通过千名干部选点培育一万亩符合全国富硒茶基地标准的高产量、高产值丰产示范茶园,推动茶叶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打造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是该县“百千万”党建示范工程的“第二张牌”。
在该县茶业局干部纪道林、蒿坪镇干部马林的示范带动下,蒿坪镇连片新建高标准示范茶园2000亩,精品示范茶厂1个。为激发干部投身茶叶产业主站场的热情,县委明确了“茶叶产业战场上选英雄”的选人任用导向,并由县委考评办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筹资80万元作为万亩丰产示范茶园的肥料补助资金。为夯实干部的包抓责任,要求干部在活动中做到“五个一”:乡镇与干部签订包抓一份责任状、干部与茶园户主签订一份包抓承诺书、地块要有一块包抓标志牌、干部人手一份《丰产示范茶园管理技术要点》,要有一份茶园管理日志。
在全县15个茶叶产业基地乡镇,从春茶开园采摘,县级包村部门、乡镇的领导、站所长、一般党员干部,茶叶专业村的三职干部、科技特派员就纷纷深入到田间地头组织对茶农的采摘、加工技术培训。春茶刚刚采摘结束,全县千余名包抓干部又投入到夏季茶园管理工作中。向阳镇开展夏季茶园管理竞赛活动,通过检查评比,对管理达标的村、干部给予1000元、800元、500元不等的奖励。虽然去年冬天冰雪自然灾害影响了茶叶生产,但由于管护、技术培训到位,鲜叶销售价位比往年有所提高,平均价位达到了每斤鲜叶45元左右,最高的达到了60元。全县春茶叶产量达到1100吨,较上年增加15%,产值达到1.2亿元。
万名党员“攀亲”:实现党群齐发展
继续深入开展以“培育万名党员产业大户,万名党员产业大户包帮万名困难群众,每名党员产业大户为困难群众落实一个脱贫项目、帮扶一项主导产业、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教会一项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双万四个一”主题实践活动,拓展党员发挥先进性的空间,完善党员帮扶困难群众的工作机制,打造党员帮扶困难群众的“双带工程”,是该县“百千万”党建示范工程的“第三张牌”。
该县根据党员的不同特点和特长,激发潜力、主动发展,结对帮扶、带动发展,干部示范、推动发展,“三级联动”培育产业大户。积极组织富裕起来的党员产业大户,为包帮对象落实一个脱贫项目、帮扶一项主导产业、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教会一项实用技术,“四措并举”帮扶困难群众。在活动中具体做到了“五个一”(一户、一牌、一卡、一协议、一制度)即:一户”就是每个党员产业大户必须包帮一户困难群众;“一牌”就是设立“党员产业大户帮扶困难群众联系牌”;“一卡”就是建立“党员产业大户帮扶困难群众活动记录卡”;一协议”就是“党员产业大户帮扶困难群众协议”;“一制度”就是建立“党员产业大户帮扶困难群众评比考核制度”。
麻柳镇麻柳村女党员周刚荣帮扶困难群众邢昌安建起了羊圈、改造了茶园,还联系镇上的农业技术员到他家里指导舍饲养羊和茶叶采摘加工技术,邢昌安当年就采了春茶50斤,卖了1800余元,羊存栏达到30余只,人均收入达到了1800元。毛坝镇瓦滩村党员邓成富为困难群众方世坤传授茶园管理、茶叶加工技术,帮助方世坤把茶园管理的园相整齐,生长旺盛,现在方世坤仅茶叶一项收入达到6500元。目前,全县11200名党员积极带领困难群众谋发展奔富路,帮扶困难群众近9000人,落实脱贫项目8200多个,提供致富信息8560条,近8000名困难群众至少掌握了一门实用技术,建立了基层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一座“连心桥”,实现了党员、群众齐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