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平利 > 正文内容

    洗脚上楼 工厂挣钱——平利新社区工厂长足发展走笔

    作者:刘勇 余国 沈奕君 时间:2018-12-10 08:52 来源:平利县 字号: 打印

      入冬行走在平利,昔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苍凉景象,如今变为“楼群园林美如画,走完亭廊是我家”的喧闹市井。过去农闲田空人烟少,如今机器声中话丰年,新社区工厂改变了平利乡村景象。
      搬家了,脱贫了,长远的日子怎么过?在平利,新社区工厂告诉你答案。

      放下泥饭碗,再端铁饭碗

      城关镇马咀村的杨细烟,坐在药妇沟社区嘉鸿手套厂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尽管被识别为贫困户,但她对脱贫很有信心。
      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杨细烟已经工作3年。从贵州嫁到平利,感觉平利脱贫攻坚很扎实,社区工厂让她端起了另一只吃饭的“碗”。
      像杨细烟这样因社区工厂让贫困生活发生改变,正成为平利搬迁农民就业增收新景。电子元件、服装手套、毛绒玩具、针织鞋帽……这些散落平利各个地方的家庭式加工厂,订单充足,生产繁忙。老板有信心,务工有恒心,平利农民就业基础扎实。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平利大力实施移民搬迁工程,数以万计贫困户的住房难题得以解决。贫困群众以前住在山上,依靠“一亩三分地”简单维持温饱,如今搬到社区集中定居,远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山林,解决新增就业就成为一个大难题。搬迁农民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面对城镇的“高消费”,很有可能成为“住在楼房里的贫困户”。
      再到干部驻厂,从规划立项、选址建设、登记注册,再到工人招聘、市场开拓等各个环节,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店小二”式的优质服务,为新社区工厂发展创造一流环境,终于筑巢引得凤凰归。依托农村社区发展“每年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吸纳就业20人以上”的劳动密集型社区工厂,努力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业。
      截至目前,全县兴办社区工厂83家,提供就业岗位6000个,工人月均工资超过2200元,取得了“创业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倍增效应。长安镇副镇长龙飞特别介绍:“通过社区工厂,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不仅不会返贫,还会让小康之路更坦荡。脱贫看长远,长远看就业!”

      当下吃得饱,长远吃得好

      楼上居住、楼下就业成为平利县城关镇药妇沟社区居民吴丰珍在搬迁后的新生活。在药妇沟社区工厂,笔者拦住下班回家的吴秀珍,她一脸满足,喜笑颜开:“以往住在山上,遇上下雨,就担心,平时耗着家里的几亩地,生活很艰难。如今搬进社区,不仅在社区工厂挣到了钱,而且照顾到了老人,又顾了家,和过去的生活相比,那简直是新旧两重天了!你们不知道,老板说我工作积极,肯吃苦,刚提拔我当上了嘉鸿手套厂的领班,月收入3000多块呢,比普工多近千元。”
      搬出来,有事做,脱了贫,能致富。这种“搬(迁)就(业)富(致)”模式,正在固化为平利经验。
      在脱贫攻坚系统思维下,平利的社区工厂与移民搬迁、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几场麦子就一场打”,产生了良好的“财富制造”效应。他们精心制定“一城十镇百村百社区百工厂”发展规划,严格遵循靠近城市社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旅游景区“四靠近”原则,统一建设农村社区112个,其中大型安置区25个。
      将社区工厂定为投资小、门槛低、易上手、管理灵活的小微企业,借助苏陕扶贫协作平台,瞄准劳动密集型产业,县委书记、县长分别带队外出招商,“倒贴彩礼上门招亲”,成功引进了杭州合力电子、香港嘉鸿手套、江苏阳光制衣、上海嘉麟杰服装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工业园区,辐射11个镇发展社区工厂83家,形成了毛绒玩具、服装手套、电子元件、手工艺品4类产品线。
      根据国家和省市制定的就业扶贫政策,县上还先后出台了《平利县促进家庭手工业社区工厂发展工作的若干意见》《平利县社区工厂发展十条扶持政策》等一揽子政策文件,采取“一厂一策”的办法,切实加大扶持力度,着力解决社区工厂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坚持把社区工厂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24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工厂发展领导小组,专门设立有决策规划和资源配置权限的社区工厂发展办公室,建章立制推动社区工厂健康快速发展。

      好厨艺天下享,好饭菜大家尝

      “新社区工厂+贫困户”脱贫模式的首创性,在秦巴山连片贫困区,以及全国引发反响,平利的脱贫模式被外界广泛关注。
      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以学者的眼光遍访平利社区工厂后特别评说:“平利新社区工厂模式之所以足够给力,就是因为它找到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支点’,凝聚并激活了各种生产要素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农民、企业、政府的共赢”。在他看来,乡村人口再就业,应当主要立足于工业化就业,如社区工厂,“共赢”的资源配置模式,是成功的关键,必须项目引得进,业主有赚头,农民愿上班。
      “我现在一个月收入2500元以上,比以前在外面打工划得来,关键是还有时间照顾家庭,家里人都很满意。”洛河镇丰坝村张秀英每每面对媒体采访,总会重复这样说。她心灵手巧、吃苦耐劳,进社区工厂后,工资不断增加,又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心里很满足,她的幸福感是由衷的。
      “楼上居住,楼下上班。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成为平利新社区工厂发展最有说服力的总结。新社区工厂让这些离开土地等生产生活资料的搬迁群众从传统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尤其是妇女和中老年人群体都能有事可干,他们的基本生活有了保证,就能安心住下来,稳住了贫困群众的收入,更稳住了大家的心。农村社区以前那种无所事事、整天打牌混日子的现象不见了,新的乡风文明得到重塑。有群众在春节社火演出自编打油诗:“打工不用离家园,出门一丈就挣钱,做工顾家两不误,一家老小笑开颜!”
      新社区工厂聚人、聚心,也聚社会安全稳定。新社区工厂招引回来一大批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使创业就业成为平利乡村新时尚。广大农民摆脱了自给自足的传统农耕方式,从农民到工人,从乡村到城镇,生活方式和生产形式发生动态转变,调动了贫困群众搬迁的积极性,基本解决了易地搬迁的后顾之忧,这成为平利城镇化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方式之一。随着社区工厂的兴起,手工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蓬勃兴起,技能培训、物流快递、电子商务等三产服务等配套产业跟进发展,为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效益增加提供了保证。
      平利县2016年被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列为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2017年在首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中获得“优秀项目奖”和“最具人气奖”,在第四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上被评为“2017精准扶贫十佳典型”,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把平利作为“社区工厂就业扶贫”公益项目试点县。平利“新社区工厂+贫困户”脱贫模式,目前已在秦巴山区广泛复制、推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