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2019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为加快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常委会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入落实“四同”工作理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向市委请示报告重要工作、重要事项13件次,报送视察调研成果、测评评议结果10件次,完成5项民主法治领域改革创新任务。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谋划和推进人大工作,持续关注脱贫攻坚、基础教育、生态旅游三件大事,力求推动解决好事关安康发展的全局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一年来,召开常委会会议9次、主任会议16次,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1部,听取审议工作报告16项,检查5部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开展4项工作视察、6个专题调研、1次专题询问,对5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作出决议、决定5件,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巩固和发展了新时代人大创新的“安康品牌”,赢得了全省人大代表工作交流会在安康召开。
二、严格依法办事,充分行使人大职权
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召开全市立法工作会议,制定地方立法论证、咨询和评估工作规范,推动立法规划全面落实。审议通过《安康市硒资源保护与利用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自2020年5月1日实施;稳步推进安康市汉江流域水质保护立法工作,组织开展物业管理立法前期调研。修订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管理办法,备案审查政府规范性文件7件。
切实增强监督实效。坚持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建立了“精心选议题,调研查实情,审议出建议,跟踪促落实”的工作流程。结合执法检查,听取审议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首次就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询问。跟踪督办审议意见落实,听取落实情况的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推动解决了一批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依法决定重大事项。坚持党委决策与人大依法决定有机统一,先后作出批准2018年市本级财政决算、2019年市本级财政预算调整、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安康市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规划的决议和关于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定,及时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
规范做好任免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有机统一,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9人次。围绕本届内实现对市“一府两院”国家机关有关工作人员履职评议全覆盖的目标,对1名副市长、10名政府部门局长(主任)开展视察和履职评议。确认补选产生的14名市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终止12名市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
三、围绕中心大局,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聚焦脱贫攻坚。听取审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报告,提出加快安置房建设、加强后续产业就业扶持、搞好社区管理等建议。听取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常委会每名领导联系一个县区一个贫困村,机关牵头市派单位帮扶岚皋和包抓岚皋县西河村,办成了一批好事实事。组织安康选出的省人大代表进行视察和调研,开展“百日决战 人大在行动”活动,引导和号召各级人大代表发挥示范带头和监督作用,助力攻坚拔寨。
聚焦经济发展。密切关注经济运行,听取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支持政府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要指标,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听取审议预算执行和决算的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促进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首次听取审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组织代表视察新安康门户区建设,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支持开放发展、创新发展。
聚焦生态旅游。在2017年促使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出台、2018年促进计划实施的基础上,持续发力监督三年行动计划的完成情况。常委会主任牵头,3名副主任各带一个视察组,深入8个县区和瀛湖生态旅游区,察看重点项目43处,实地了解工作进展。在此基础上,常委会听取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和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等审议意见,凝聚共识、明确重点、促进落实。
聚焦民生短板。持续关注基础教育民生大事,深入城区9所幼儿园视察,听取审议中心城区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报告,围绕“普惠性资源不足、公办入园难、民办入园贵”的突出矛盾,与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商对策,抓好教育百年大计。顺应人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期待,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执法检查,推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聚焦法治建设。首次听取审议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推动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听取审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情况的报告,助力创建全国综治平安建设优秀市、全国扫黑除恶重点培育市。跟踪督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听取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常委会领导带头到社区和农村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宣讲,发动群众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组织开展宪法宣传日活动,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宣传教育。
四、发挥代表作用,汇集改革发展合力
搭建履职平台。深入推进“两个联系”,30多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固定联系112名基层市人大代表,350多名市人大代表联系3000多名群众。邀请10名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代表参加立法、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活动300多人次。坚持市、县、镇三级联动,建设代表活动室、代表工作站、代表之家696个,实现了乡镇建站全覆盖,基层代表进站全覆盖。市人大代表着眼大局献计出力,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践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重承诺。
办好意见建议。坚持开展代表建议集中交办、重点建议督办领办和优秀代表建议、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评选工作。对代表不满意或不评价的建议,实行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题研究,人代选工委、承办单位、有关代表三方沟通的机制,确保代表依法依规提出的合理建议意见,得到及时办理和有效落实。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269件建议全部在法定时间办结,代表对办理结果的满意率为97.4%,首次答复不满意或不评价的代表建议由2018年的23件减少到7件。常委会决定,对28件优秀代表建议、11个承办工作先进单位和12名办理工作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彰。
强化履职管理。围绕每名代表任期内至少向原选举单位述职一次的目标,安排48名市人大代表到选举单位述职,接受评议和监督。每两年开展一次市人大代表“履职十佳典型”评选活动,大力宣传2018年度首次评选的15名优秀代表的典型事迹。在市级媒体设立“人大代表履职进行时”专栏,深入挖掘报道各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服务发展大局的生动实践,讲好人大故事。
五、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常委会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注重发挥委员作用,优化会议流程,严肃会风会纪,发扬民主、广开言路,提升审议决定质量。从严加强机关管理,机关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包抓的脱贫攻坚、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任务全面落实。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为主线,组织开展主题征文,启动《安康人大志》编撰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推进县(区)镇人大工作规范化绩效化建设的意见,坚持邀请县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列席常委会会议,通过上下联动开展重点工作视察、调研,总结推广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等创新实践,加强对县区人大工作的指导。持续加强镇人大工作规范化建设,召开全市镇人大“四同一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表彰15个镇人大“四同一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推动镇人大工作提质增效。一年来,省内外共有35批次371人次来我市考察学习人大工作。
常委会的工作还有不少差距和不足。主要是:立法能力需要加强,监督工作的刚性和实效需要提升,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机制需要完善,干部任后监督需要持续用力;代表履职的服务保障工作还不到位,议案建议提出质量和办理质量有待提高;常委会自身建设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还需加强。
2020年的主要任务
2020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践行“四同”工作理念,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充分发挥根本政治制度的治理效能,为安康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新贡献。
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决贯彻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有效推动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坚持人大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
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加快推进安康市汉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立法进度,抓好《安康市硒资源保护与利用条例》的宣传贯彻实施,跟踪落实《安康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听取审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聚焦“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市委一号文件,开展专题调研。持续关注脱贫攻坚、基础教育、生态旅游三件大事,听取审议社会保障兜底扶贫、中心城区基础教育立德树人等专项报告,跟踪落实学前教育、旅游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两个审议意见,专题询问社会保障(下转37页)(上接27页)兜底扶贫工作。听取审议计划与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治政府建设、公益诉讼、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等专项报告,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报告,大力宣传和弘扬“白衣战士”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抗疫精神,推动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格落实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重点、范围、程序,适时作出决议、决定。依法做好人事任免工作,加强干部任后监督,持续开展履职评议。
有效发挥代表作用。聚焦提升政治意识、履职能力,加大代表履职培训力度。按照“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的要求,加强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工作。健全完善情况通报、工作沟通、经验交流机制,支持代表围绕大局大事,汇集民情民意,依法提出更有高度、更有深度和温度的意见建议。继续实行重点代表建议督办领办机制,强化行政“一把手”的办理工作责任,组织代表视察承办单位建议办理工作,推动解决“重答复、轻办理”的问题。深化拓展“两个联系”机制,不断丰富代表闭会期间活动。统筹推进代表活动室、代表之家规范化建设。安排52名市人大代表回原选举单位述职。组织开展第二批代表“履职十佳典型”评选工作。
提升自身建设水平。修订完善常委会工作制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预算联网监督、代表履职服务、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网络协同办公平台。加强调查研究和人大宣传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深化镇人大“四同一建设”工作,推动构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加强联系协同,增强市县人大工作的整体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