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石泉县地处陕南秦巴腹地,自然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流动经济的区位优势。现结合县情实际,围绕如何发展县域流动经济提出建议。
一、发展旅游带人流,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定位“山水田园、宜居宜闲”,充分发挥石泉县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发展全域旅游,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吸引外来人流。一是重点发展云雾山鬼谷岭、印象汉江、后柳水乡整体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云雾山鬼谷岭和鬼谷子文化小镇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二是加快推进文旅融合“15551”工程。认真开展五大旅游文化周活动和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大力宣传蚕桑文化、鬼谷子文化和汉水文化等。三是坚持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G541沿线绿化、亮化、安全防护等工程,完善南区S531旅游环线等景区景点建设临时停车带、观景台、旅游厕所、星级酒店、旅游引导标识。四是加强开发旅游商品。开发富硒旅游产品、鬼谷子牌腊肉、石泉杂粮、竹筒酒等。到2020年,石泉县要构建1个5A景区、3个4A景区、3个3A景区布局,全面融入“一江两山”全域旅游新格局,全面提升酒店、餐饮、交通、娱乐、购物等整体服务水平,大幅增加景区景点的客流吸引力。
二、做大园区引企业,扎实推进产业大发展
按照“园区承载、项目带动、龙头引领、集群发展、品牌强县”的要求,发挥县域的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石泉工业园区,加快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为创建“流动经济示范县”引进优企提供落地入驻的载体。一是加强“四园”建设。农业园区全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工业集中园区坚持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同步,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产城一体化相融合,积极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电子商务园区紧抓“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主动争取与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珍佰粮行等网络电商的合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等新兴业态。创业园积极谋划落实,通过实施优惠的创业政策,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明显提升聚集带动效应。二是发展重点企业。把丝绸服装、绿色食品、智能制造、电力能源等作为重点产业,大力扶持、引导和培育,持续提升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工信融合水平。三是改善营商环境。建立“三个一”机制(一套导向有力的扶持实体经济的政策体系、一套优质的服务市场主体的工作制度、一套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增强市场和企业信心,力争到2020年,园区有5户500强企业在石泉县投资落户,投资过5000万元项目100个以上。
三、优化交通促物流,全力打造陕南物流中心
以“大通道、大运输、大物流”为目标,充分发挥石泉县区位、交通优势,为石泉县创建“流动经济示范县”提供物流优势。一是加大完善交通设施力度。提高公路网的覆盖与通达能力,提高客船运输的通达能力和舒适水平,改善货运装备水平,启动石泉通用机场及直升机停机坪建设,打造航空小镇。二是增强物流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模式构建“互联网+现代物流”模式、“全链条、网络化、高标准、可追溯”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加快建设九星家居建材市场、江南新区旅游商品综合市场、城东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等重点项目,形成一批支撑区域物流集聚发展的载体平台。积极发展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物流配送、信息系统交换等现代物流产业,形成配套完善的物流产业链。三是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航空物流,建立陕南绿色富硒食品及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打造西安航空食品的后厨;加快建设石泉县城西电子商务物流园和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园,推行物流连锁经营和快递等现代物流方式,构建县域现代化物流业体系。
四、做大数据中心聚信息,发力建设安康信息大枢纽
抓好石泉县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引进外来管理和技术,将石泉县建成一个在健康医疗行业、工农行业、旅游行业信息化的枢纽,为创建“流动经济示范县”聚集信息流。一是加大安康(石泉)云数据中心运营力度。打造以信息化为主导产业的科技孵化产业园,建设信息化产业孵化园,包括新建产业研发中心、综合服务中心、信息产业孵化楼A区、信息产业孵化楼B区、专家公寓楼等。二是抓紧打造科技示范园进程。科技孵化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加强与中兴、富士康、各大高校的合作,打造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科技示范园。完善中兴VDC云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后续的平台搭建安装事宜。三是提升发展互联网+水平。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大力发展互联网+,加快电商发展,把石泉建成全省电商示范县,推进网络宽带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做实做强大数据和智能制造项目,把智慧石泉建设延伸到智慧医疗、教育、旅游、城管、公安、环保等领域。
五、利用资源引产业,全面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以“绿色化、休闲化、品牌化”为主攻方向,充分利用石泉县自有资源,使资源变资产程度最大化。一是大力发展汉江生态经济。利用石泉县的绿水青山和优良环境,建设莲花湖水上乐园、印象汉江等项目,做好津陕对口协作及南水北调、产业转型工作,形成沿曾溪、后柳、喜河镇一线的汉江生态经济带。二是大力发展富硒产业。依托富硒资源,建设沿池河、中池、迎丰镇的现代农业示范带。积极开发矿泉水、魔芋、粮油及中药材种植等资源,引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加大产业、企业聚合。三是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利用石泉县宜居宜游生态环境,富硒健康饮食,加快建设生态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医疗保健、休闲养老、康体旅游等健康服务业,积极探索医养融合发展新模式,全力培育大健康产业链。
六、优惠政策引人才,不断充实县域经济发展智囊
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以县域发展需求为导向,重点在“育才、引才、用才、励才、留才”上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一是与高校对接建立长效机制。在与河海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加强与其他高校的对接合作,为人才培养提供养分。二是持续抓好本地人才队伍建设。以“能人兴村”战略为抓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乡土人才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职教中心为平台对石泉县劳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以职教中心为平台对石泉县劳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具有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三是落实和完善人才工作政策。积极借鉴外地引进人才的先进经验,在现有出台“引进重点院校及高层次人才”政策的基础上完善,一方面吸引石泉县人才回流,另一方面吸引外来人才输入。
七、发挥金融力量注资金,切实抓好企业融资支撑点
大力发挥金融力量,提升金融发展水平,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支撑作用,为石泉县创建“流动经济示范县”解决融资需求。一是大力推行供给侧改革。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各项政策措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切实用好金融信贷资本。二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组建县财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搭建“石商贷”融资互助平台。设立5000万元产业发展专项基金、2000万元中小企业小额贷款周转金。做大做实城乡开发公司投融资平台,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新三板”挂牌。启动资产证券化试点,深化金融合作,高效对接政策性银行,积极争取长周期、低利率专项贷款。三是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加强金融监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石泉县发改局)
(责任编辑:徐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