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安康发展>第201801期/调查研究/内容详情

关于助推民族特色小镇建设的调查报告

作者:市政协民族宗教与港澳台侨委员会发布时间:2018-03-04 00:00 来源:安康发展 【字体:

  关于助推民族特色小镇建设的调查报告

  市政协民族宗教与港澳台侨委员会

  宁陕县江口回族镇,是全省3个回族镇之一,是安康唯一的回族镇。全镇总面积473平方公里,总人口9233人,回族群众占全镇总人口的32%。

  -、民族特色小镇建设的优势

  1、生态资源优势。江口镇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是天然森林氧吧,有高山峡谷、草甸等原生态旅游资源,境内有多条河流、小溪和瀑布,水体景观多样;山、水、田、舍、桥、路、林相映成趣,风景优美贯穿整村的江河两岸,地势开阔、海拔适中、周边山体较缓,夏天可以避暑,冬天可以避霾,非常适合开发生态旅游休闲项目。

  2、区位和市场优势。江口回族镇毗邻大蒿沟景区、秦岭朝阳沟景区、上坝河省级旅游度假区,是宁陕县北部3镇及镇安西北角5镇的中心,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全镇交通环境,提升其区位优势,形成“H”型交通网络,进一步推动该区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整体综合开发。江口镇紧邻西部最大的城市西安,人口近千万,随着人们对休闲旅游、生态养老的需求越来越高,使得江口生态旅游、生态养老发展前景广阔。

  3、文化资源优势。一是江口回族镇是革命老区,是毛楚雄等三烈士陵园所在地,也是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子午古道穿镇而过,留下了多处古栈道遗址和盐店古街、古石桥等文物古迹,历史底蕴深厚。二是江口回族群众居住比较集中,境内有清真寺5座,回族的宗教文化活动开展正常,民族文化传承保留较好。多样的旅游文化融合,可形成独具魅力的文化场景。

  4、特色产品优势。江口的林果牧产业具备一定基础,全镇有大片的板栗、核桃、柿子、魔芋、香菇、中药材园。还有为数不少的中小规模的牛羊家禽养殖户。传统的民族饮食、清真小食品在县内外有一定知名度,为开发旅游商品提供了稳定的资源和基础。

  5、民族政策优势。镇内回族和汉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团结互助、共同发展,形成深厚的情谊,民族关系融洽稳固。近年来,中央大力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帮扶和投入力度,着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市委明确将民族特色小镇纳入全市特色小镇建设盘子。国家民委会同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小镇专项建设基金项目储备工作的政策,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上给予政策和项目支持,为民族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民族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建设规划引领不到位。目前,江口民族风情小镇建设详细规划和江河流域开发规划刚进入初评阶段,没有付诸实施的具体建设规划。集镇基础设施、民族特色建筑、高桥村回族特色村寨建设以及民族特色旅游项目等详规均为空白。打造民族特色旅游经济带也没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尚停留在概念阶段。

  2、民族风格特色不明显。回族是一个有自己文化特征和虔诚宗教信仰的民族,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回、汉族群众的深度杂居,民族文化特征容易被掩盖。部分回族群众对彰显穆斯林特色的文化元素追求意识不强,建筑风格大多汉化,除了清真寺以外,没有明显的穆斯林建筑风格,体现不出穆斯林特色。也没有明显的民族特色餐饮,更没有规模化民族特色产业。

  3、旅游产业化特色不突出。近年来,江口回族镇经济虽然得到发展,但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农民自身素质等主客观因素影响,经济发展还是相对滞后。因为没有突出的民族特色建筑,没有民族产业化链条,也没有旅游连片区的打造,旅游产业化特色不突出,现有产业普遍层次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民族镇民族特色和良好生态资源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业步子迈的较慢。

  三、民族特色小镇建设的建议

  1、加强领导,加大扶持力度。结合宁陕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暨全域旅游示范县这一发展机遇,建议县委、县政府要加强对回族特色小镇工作的领导与协调,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将之纳入重要日程,明确任务,落实一名分管副县长主抓民族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并组织检查组,每季度对该项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及时发现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协调解决。制定规范民族文化特色的项目规划与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把特色小镇建设与民族文化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与民族旅游经济开发等结合起来,集中财力办事,要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建设特色小镇的积极性,共同努力推进回族特色小镇建设。

  2、规划引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要抓好规划引领。根据自身特色,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区位和市场优势、文化资源优势、特色产品优势以及民族政策优势,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邀请专家学者对特江口镇建设进行全方位功能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科学制订发展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开发建设。规划要突出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古子午道文化,规划建设一段街区、几个景点,集中展示特色文化,做到有看的、有玩的、有吃的、有带的、留得住人。二要把改造老集镇区、新建社区、提升园区落到实处。重点围绕集镇功能完善、清真寺、子午古道、盐店古街恢复、烈士陵园提升建设等,规划布局“一带一轴五区”建设。建设好集镇周边的山水自然生态景观带,建设沿东江大道主干道开放街区发展轴,建设集镇北入口服务区、民族文化区、文昌阁休闲区、古历史街区以及红色文化区。结合移民搬迁建好新庄、集镇、高桥3个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完善西关安置社区功能。以自然村落、特色片区为开发单元,全域统筹开发。三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县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与民族特色相关联。西汉高速江口连接线开通后,江河村现有的通村公路承载能力将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需要,建议市政府将江河村通村公路提等升级改造项目列入市上项目建设盘子,切实解决江口回族镇的发展需要。

  3、彰显特色,提升回族文化品味。一是彰显民族风格特色。针对目前江口镇民族风格特色不明显的问题,考虑到现在旧集镇大拆建改造不现实的情况,可考虑研究发掘、收集整理回族民族文化艺术图标和穆斯林特色建筑符号对集镇建筑进行统一色调和图案装饰,将医院、养老院、学校等公立服务机构以及公交站、公厕、广告牌,灯柱等公共设施修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对政府办公场所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装饰标识,尽可能直观的体现回族集镇特色。二是切实提升文化品味。县政府要进一步指导回族民族文化特色小镇建设和特色历史人文故居的改造修复工作,挖掘和保护子午古道、盐店古街的历史遗迹,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氛围。以镇村两座清真寺为核心,打造民族文化区,将清真寺、民族文化广场、清真美食一条街融入镇区改造中,切实提高民族特色小镇的文化品味。

  4、保护环境,促进旅游产业全面发展。首先,将保护环境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随着西汉高速连接线工程的建设开工,政府一定要把江河流域的环境保护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当地原有的原始自然风貌是珍贵的生态资源,特别是江口高速引线将来贯穿江河流域,一定要正确的处理建设和保护的关系,确保江河流域自然生态景观不受破坏,用原生态的旅游景区去吸引游客,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其次,将特色小镇建设与产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坚持特色小镇建设与产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把民族小镇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当地传统优势种养业发展融为一体,打造特色品牌。因此,江口回族镇特色小镇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集镇,还要延伸到所有少数民族聚居区,打造江口镇辖区全域旅游产业大生态园。将江河流域范围定位为发展民俗和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依托自然生态加种植产业为主题发展休闲民俗观光项目,将核桃密植园和魔芋产业作为有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促进招商引资、引进技术、加强管理,在旅游产业兴起同时,同步开发一批特色小食品产业。将冷水河流域定位为发展传统养殖业加民俗休闲观光相结合的项目,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可沿河而下布局数个家庭牛、羊、鱼养殖场,与上游的旅游主景区开发项目形成呼应,有机串联为一体。第三,将民族特色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可以针对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江河流域,利用山、水、田、舍、桥、路、林资源打造一批民族客栈、民族餐饮园、回族民俗体验区及民族养生园,推出“回族风情游”特色旅游线路,把江口回族镇真正建设成为西安的后花园,让民族镇的群众真正享受到特色小镇建设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