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阴 > 正文内容

    汉阴以举办油菜花节助推经济全面提速

    作者:孙勇 王涛 张龙斌 时间:2008-03-31 14:07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这几天,家住汉阴县涧池镇花果村二组的唐成勇真是忙坏了,县上因为举办油菜花节每天前往他家农家乐就餐的游客多达30多席, 3月22日油菜花节开幕式当天仅西航公司前来就餐的游客就有50余人。
      唐成勇欣喜地介绍道:“连续三届油菜花节的成功举办,让咱老百姓尝到了甜头,我每年办农家乐的纯收入都在16万元以上。去年,我又扩大规模,投资20余万元新建了凉亭、假山、喷泉,添置了台球桌、乒乓球桌、客房等相关设施,接通了宽带并制作了农家乐专题网页对外推介特色菜谱,进行网上预定”。
      在汉阴,与唐成勇有着同样经历因油菜花节而受益的农户共有156户,与两年以前相比增加了106户;农家乐的经济收入也由三年前的125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3900多万元,净增长2650万元。更为重要的是,举办油菜花节带来的效益不仅仅是带动了农家乐的发展,2007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5亿元,比两年前增加了4.8亿元;两年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3亿元,比2005年增加8.63亿元;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3650.2万元翻倍至2007年的7243万元,几何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缘于该县以思路创新通过举办油菜花节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实行转变的一系列内在过程。
    素有“小江南”之称、地处南北过渡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汉阴县,总面积1347平方米,总耕地30万亩,其中水田12万亩,旱地18万亩,是安康市人均土地占有量最小的县。紧缺的土地资源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结构布局,加之县境内矿产资源稀少,致使该县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不够鲜明,工业经济短腿,如何实施突破发展?努力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汉阴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急需破解的一道难题。
      面对县情,务实创新的该县领导班子,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深入分析对比该县在区域经济圈内具有的发展比较优势,认真审视、研究整理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可行之策,针对建成通车的西汉高速及即将建成通车的西康高速所形成的襄渝、武汉、关中经济循环圈带来的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经济冲击波,结合县境内交通便捷,生态植被良好,一马平川的月河川道种植的油菜与三月齐齐绽放的桃花、李花、山野花组成的丰富自然旅游资源,确定每年3月举办一届以“观花海人家、游园林县城、赏民俗文化、品特色小吃”为主题的大型旅游节庆活动——油菜花节,并着力做足招商引资、旅游开发、产业升级文章,由此促进一、二、三产的对接互补、借势发展。
      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变化,生态观光游、假日休闲游、养生保健游日益走俏和火暴,当油菜花节这张名片及汉阴这快旅游“濮玉”一经搭上传媒这趟快车之后,关中、湖北、重庆等八方游客便入贯而鱼来到汉阴,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不仅让汉阴人看到了希望,而且刺激了新一轮旅游开发的热潮。
    于是,以龙寨沟奇石、龙岗园林、观音河水围寨、大磨坝森林公园为代表的一批重点旅游景区得到进一步开发,西安兴盛旅游有限公司更是看好汉阴,投资5000万元对凤凰欢乐谷进行深度开发;大规模地农家乐烹饪培训、导游培训、出租车经营行为规范等此起彼伏,大兴、花果、龙岭为代表的一大批农家乐旅游专业村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兴起。
      打造品牌,培育亮点,为让外来游客充分感受陕南独具特色的山水魅力及世外桃园式的人居环境,让游客真正能留得住、玩得尽兴,该县以建设山水园林县城和陕南最佳人居环境为目标,以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为载体,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筹集资金5亿多元,全速推进城南新区开发建设及老城区改造进程,三年时间里,新增城市建筑近4.2万平方米,建成各类商住楼近10万平方米,建成了城南凤凰大道、河滨路为代表的主次干道21条4740延长米,实施完成以凤凰广场、文化广场为代表的城市景观、绿化工程4处11万平方米,改造老城路、巷17条3715米。
    同时,对县城古城墙、文峰塔、文庙及“三沈”纪念馆等文物景点进行修缉装饰,使县城现代文明与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充分显现。该县在注重县城硬件环境改善的同时,还同步强化县城软件系统的配套,利用各种形式、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培育市民文明程度,提升整体素质。
      日益完善的城市功能和身名鹤起的城市形象,使城市聚合经济要素的能力明显增强,短短几年时间里,县城星级宾馆发展到4家,餐饮饭店新增加28家;新引进、发展出租车公司、公交车公司3家,外来常住及一般流动人口增加了1.2万人,县城商贸不仅得到极大繁荣,而且以县城为龙头的旅游精品线路“破冰而出”。
      2007年,国家旅游局、农业部等联合授予“汉阴月河川道油菜花乡”荣誉称号,并被确定为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统计显示,连续三届油菜花节共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0万元;止2007年底,全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份额为37.4%,比三年前净增长17.9个百分点,经济机构明显优化。
      搭文化台,唱经贸戏始终是举办节庆活动的最终目的,该县借助油菜花节这一平台,对境内特色资源进行整理开发,融合民间资本兴建了秦鹏食品有限公司、堰坪无性系茶开发有限公司等若干家绿色食品生产厂家,专门对豆腐干、粉条、炕炕馍、食用菌、山野菜、茶叶等进行精深加工、包装,同时带动500余家手工作坊式个体经营者走上专业经营的路子,极具地方品质的汉阴特色产品从此改变了大路货粗放经营的习惯,大大方方的走进了宾馆搬上了超市。第三届油菜花节,全县实现特色产品销售收入9200万元。
      聚人气,造商机。该县充分利用市场对社会资源调节配置的积极作用,努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通过举办油菜花节招商引资洽谈会,先后签定项目34个,累计引进资金6亿多元,拉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两年累计完成13.53亿元,是2006年的2.76倍。
      培育壮大农业主导产业是该县举办油菜花节最重要的目的之一。随着第一届油菜花节的落幕,总投资8000多万元、全市最大的油料加工企业在该县启动建设,巨大的原料吞吐市场和潜力看好的产品消费市场,助长了该县群众种植油菜的积极性,2005年前,该县油菜种植面积不足9万亩,单产400多斤/亩,油菜籽及天然菜子油单价分别为1.1元/斤和4.2元/斤。至2007年底,全县油菜种植面积已经增加到13万亩,油菜籽单产、单价及天然菜子油单价分别增长为570多斤/亩、3.1元/斤和12元/斤。油菜花节真正成为该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2007年,该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5亿元,增长20.8%;一、二、三产生产总值占GDP的份额分别由2001年的49.6%、19.5%、30.9%调整到38.6%、24%、37.4%,经济结构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胡一飞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