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村干部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作用,石泉县建立“四项机制”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 热情 。
一是建立误工补贴机制。 将村干部误工补贴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实行“基础+绩效+奖励”的结构误工补贴制度,村主职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文书)的基础误工补贴由乡镇按月委托银行代发到人;绩效误工补贴与村干部季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挂钩,按季度工作考核后发放,奖励误工补贴由乡镇党委、政府根据村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人口数量确定标准,公示无异议后终一次性发放。村主职干部年最低误工补贴标准原则上不得低于3000元,兼职干部可享受所兼任职务相应误工补贴。
二是建立教育培训机制。 充分利用县委党校、县农广校、乡镇业余党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县乡村三级远程教育网络等阵地,聘请党务专家、 熟悉 经济 人员 、企业 代表 、农业技术员,及时为村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岗位业务、法律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等教育培训。教育培训采取经常性教育、定期培训、学历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是建立关心爱护机制。 加强对村干部的情感激励,在工作上多关注,每月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定期听取各村情况,帮助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政治上多关心,多方筹措资金1万余元,为部分正常卸任村党支部书记赠阅《陕西日报》和《安康日报》,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在生活上多关怀,对任职20年以上且年满60周岁的正常卸任的村主职干部每人每月发放50元生活补贴,实行动态管理,并坚持重大节日和村干部生病住院时,对他们进行看望慰问,使村干部真切地体会到组织的温暖,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源动力。
四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年初,乡镇党委、政府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各村考核内容,重点考核主导产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工作任务量化到人。考核分季度工作考核和年度目标任务考核,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确定考核格次,村级组织进行换届时要对村干部进行届末考核。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的报酬、奖惩、任用挂钩,特别优秀的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可享受副科级领导干部经济待遇;连续两年考核为不称职等次的,是党支部成员的,由乡镇党委作免职处理,是村委会班子成员的,要求其自行辞职,不辞职的依法罢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