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坪县把党的建设真正作为工程实施和经营,不断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提高了工作的“含金量”。
——重奖先进,“三级联创”规范化。2007年,镇坪县全面开展了“五好杯”争先创优活动,把争创活动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结合,明确了乡村党组织搞好“五好杯”争先创优活动的目标、任务、要求。通过争“杯”的形式,使创建“五个好”先进党委和“五个好”先进村级党支部的载体更明确,内容更具体,措施更过硬,实现了各级党组织由以前的“要我抓”到“我要抓”的改变,增强了基层组织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年底,县委对工作优异、成绩领先的1个乡镇党委、5个村党支部授予“五好杯”,并分别给予5000--20000元的奖励,同时,还对农村10名“双联双定”党员标兵给予1000元的奖励。通过实行重奖,调动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树立强烈的创先争优意识,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百轲争流。
——增加预算,干部待遇“标准化”。农村基层干部报酬实行年初统一预算、集中拨付、乡镇管理、兑现到人的办法。农村基层干部报酬由职务报酬和绩效报酬两部分组成,职务报酬由县财政预算,全县统一按人均年1800元预算,绩效报酬由上级奖金、集体经济税后利润、集体资产租赁收入等构成,2007年,全县农村基层干部报酬共计80.76万元,同比增加18.18万元。同时,还对治保、调解及各群团组织负责人、村民小组长采取能兼则兼的办法,一岗多责,一人多岗,科学设置,捆绑村干部报酬。对任职20年以上的离任村干部实行定额补助,使农村老干部享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从而进一步激发了现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党内关爱,干部服务人性化。以实现党内和谐为目标,实行离任村干部定额补助、80周岁以上农村党员生活补贴、生活特别困难的党员生活救助,离任村干部按20年以上的每人每月50元、30年以上的每人每月80元的标准;80周岁以上的每人每月30元的标准;生活特别困难的党员每次救助按300-500元的标准实行救助,努力使广大党员真正感受到入党后有义务、有责任、有奉献,同时也有权利、有温暖、有荣誉。让全体党员用新感情,态度和方法、理解、支持、投身突破发展事业。
——集中资金,干部培训规模化。县委始终把干部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干部教育配训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推行集中经费、分类培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力度,科学合理使用培训经费,注重分行业、分系统、分岗位培训党员干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投入资金近100万元,对县委党校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大大提升了的校园环境和教学条件,充分发挥了县委党校主阵地作用;同时,通过加强乡镇党校建设,构筑乡级阵地,投入资金129.24万元加强村级活动场所的建设,构筑村级阵地。制定了集中资金、分类培训的《镇坪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办法》,针对不同类型干部实际情况开展培训,努力形成覆盖县乡村三级干部,网络式的“大培训”格局。2007年,县委党校办培训班22期,培训2100多人次。组织、人事、党校制定的2008年培训计划,安排的县委党校培训规模比上年又有扩大。
——争先创优,目标考核科学化。县委综合分析近几年来年度考核工作的利弊,提出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单项业务(党建、党风廉政、宣传思想及精神文明、安全生产和信访)工作考核、领导班子及科级领导干部考核进行集中考核。考核过程中,综合会议述职、个别谈话、查阅资料、民主测评、走访调查的情况,综合分析,整体把握,形成考核结果。年底,县委拿出资金70多万元对成绩领先的各乡镇、部门实行奖励,充分调动了各乡镇、部门工作积极性,树立强烈的创先争优意识,切实把全县各项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全县党建工作通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进一步调动了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全县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8亿元,同比增长24.49%;财政总收入2687万元,增长39.1%,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84元,增长14.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8067元,同比增长13.7%,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