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电教之光熠城乡

    ——岚皋县创建全省“党员电化教育示范县”工作纪实

    作者:佚名 时间:2007-12-11 14:22 来源:中共岚皋县委组织部 字号: 打印

    走进岚皋城乡,崭新的村级党员活动场所,拔地而起,党徽熠熠,国旗飘飘,成为一道新颖的风景线镶嵌在岚皋大地。从今年四月开始,随着全省“党员电化教育示范县”的成功创建,岚皋党员电教正焕发出活水般的汩汩生机,催生出巨大的推动力。

    开篇布局:“三级联建”定蓝图

    20074月,省委组织部作出《关于在岚皋等十县区开展创建“全省党员电化教育示范县”活动的通知》后,岚皋县委立足实际,坚持党员电教为党员群众服务,为党建工作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方向,明确提出“三级联建”总目标,即148村党支部创建县级“党员电化教育示范村”,31基层党委创建县级“党员电化教育示范党委”,全县争创省级“党员电化教育示范县”,实现支部作用增强、党员素质提高、服务群众扎实、推进工作有力的共赢目的。

    县委建立23个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党员电教联系点,组建17个乡镇工作指导组及2个巡回督导组,从县、乡机关选派148名工作队员驻村指导,形成县级指导组督促指导乡镇、乡镇电教工作站巡回检查到村,工作队员到点开展工作、村电教播放员到院落集中组织播放的工作格局。县委组织部制定了《“党员电化教育示范党(工)委”和“党员电化教育示范村”创建规划》、《岚皋县创建“党员电化教育示范党(工)委”、“党员电化教育示范村”考核办法》。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分片包抓8个乡镇和10个重点村,各乡镇党委分别抓好2个以上示范村,从县直机关选派30名副科级后备干部包抓30个“硬骨头”村,协调解决配套设施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整体创建工作齐头并进。

    破题攻坚:“三字要诀”创一流

    “严把创建质量,严守‘三字要诀’,高标准、高水平完成创建工作”是岚皋对创建工作一以贯之的要求。

    站点建设立足“实”。该县前后筹资40万,配齐各基层党委电教工作站“五机两柜”、村级电教播放点“两机两柜”,完善县电教中心必要设备。规范管理“一册三簿”档案,建成标准化乡镇电教工作站17个、村级电教播放点148个,院落电教学习点186个。

    片带建设体现“新”。为丰富县内党员电教片资源库,该县每月自制一期《岚皋党建》,并吸纳涉农、司法、宣传等部门电教片带200余盘,购买《三秦大讲堂》等10余种光碟2600盘,图书资料3000册,在各基层电教站点有序组织流转播放。今年“七一”前夕,举办自制党员电教片观摩评比活动,评选出优秀电教片26部,其中3部在省市媒体刊播,并将所有电教片在县电视台轮回展播,刻录成光碟210盘发放基层站点播放。自制3部专题片参加全省第二届党员电教观摩评比活动。

    队伍建设做到“强”。该县先后任命31名干部担任基层党委电教站长,选配148名村电教播放点专兼职播放员。并在年初,通过公开招考,从基层选拔2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县电教中心力量。相继举办两期农村电教播放员培训班,集中轮训电教骨干播放员120名。同时,实行村级电教播放员务工补贴制度,每人每月补贴20元,有效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群众心声:电教花开新农村

    “愿看、爱看、想看”是蔺河乡立新村党员群众对党员电教最直观的评价。该村离县城较远,由于信息闭塞,往年村上党员教育资料缺乏、形式单一。“有了党员电教,学习十七大就像听党校教授面对面讲课,我们也能在家上党校。”

    结合该村魔芋主导产业发展状况,村党支部3个产业基础较好的村民小组成立党员电教学习点,每月定期播放魔芋栽植技术,培养当地魔芋栽植技术骨干,前后培养出党员电教科技致富示范户20余户,全村魔芋种植户也由原来的157户发展到265户,种植面积新增近一倍,达到1325亩,建立起党员电教科技致富魔芋产业示范基地,仅此一项人均增收500元。

    立新村的例子在该县并不新鲜。自今年创建省级“党员电化教育示范县”以来,该县充分利用党员电教设施,积极开展“双百带双千”党员电教主题实践活动,培育100个农村党员电教示范支部、培养100名农村党员电教骨干,带动1000名党员电教科技致富示范户、培养1000名农村致富能手,通过“田间课堂”、“送片下乡”等形式,传播科学理论、科技知识、形势政策、市场信息、先进经验,让农村党员群众及时获取,实现党员电化教育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双赢。全县156个机关党支部联建188个农村党支部,1986名机关党员帮扶2550名农村党员、产业大户和困难群众,累计开展各级各类电教培训活动1170余场次,受益党员群众达6万人次。

    通过创建省级“党员电化教育示范县”,该县成功实现了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农村快发展的目的,累计建成“党员电化教育示范村”54个,培养“党员电教科技致富示范户”326户,建立党员电教科技致富产业示范基地32个,帮带2000余户群众成为产业大户,促使500多户困难群众走出困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心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