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安康要闻 >正文内容

安康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纲要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4-24 10:59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安康地区计划局
(2000年7月)


  在世纪之交,全国进入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大背景下,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安康加快发展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根据国家和省上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指导思想,给合安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市场需求预测、资源开发潜力和经济发展要求,特提出安康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规划纲要。
  一、安康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独特地位和市场条件
  (一)优势条件和独特地位
  安康地处我国西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生物、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特殊气候、地理、地貌造就的三大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经受了市场的考验,形成了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导的区域特色经济模式。依据自然和历史形成的相对优势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从陕西、西北和西部的全局看,我区立体性的气候,多样性的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顺应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优势条件,这些优势条件不仅是独特的,而且是不可替代的。
  1、安康是西北少有的亚热带资源区,是西部多样性生物、矿产资源的密集区。全区汇集各类经济植物3000多种,树种2000多种,药源种类1300多种,动物430余种,是陕西及西北重要的林特产品和中药材基地,大宗的茧丝、生漆、茶叶、烤烟、药材、木材在全省及西部市场占有一定份额,资源加工产品如丝绸、绞股蓝总甙、葛根素、薯蓣皂素药品、精制茶、魔芋和富硒食品在西部、全国及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全区已发现各类金属、非金属矿产65种,探明有工业开采价值的32种,其中汞、锑、铅、锌、黄金、重晶石、毒重石、瓦板岩、水泥灰岩储量居全国或全省前列。这些资源大多数是国家急需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市场前景看好的资源。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低,极具开发潜力。
  2、安康是陕西乃至西北独有的水资源密集区。全区年总水量252亿立方米,人均自产径流量3964立方米,是全省的2.6倍,全国的1.5倍。汉江水质好,流量大,为国家和陕西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汉江干流和九条支流水能蕴藏量469万千瓦,可开发量263万千瓦。规划的汉江梯级开发共7座电站,6座在安康境内。已建成安康、石泉两座,装机98.5万千瓦。在水资源短缺的大西北和极度缺水的陕西,宝贵的水资源优势,不仅是大开发的“瓶颈”性资源,也是建立水产业不可替代的资源,同时由于秦巴汉水形成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更具开发潜力。水资源的开发是安康、陕西大开发的关键、潜力和希望所在。
  3、安康是区域性的交通枢纽,东西南北大开发的区位承接地。铁路、公路、水运、航空,构成了安康便捷的立体交通。西康、阳安、襄渝三条电气化铁路交汇安康,贯穿区内7个县市,2000年完成阳安线扩能,襄渝铁路扩能即将开工,316、210两条国道横贯境内,区内“三横六纵”公路网络基本形成;汉江航运规划最大可通行500吨级船舶,安康港是西北最大的内河港口;扩建后的安康机场复通西安航线。随着西康铁路建成通车,阳安、襄渝铁路扩能,西安—安康—重庆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和汉江航道开发整治,安康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地位将更加突出。安康地处中西部结合部,位于西北、西南和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交汇地段,又处陇海、黄河、长江三大经济带的融接区间,是秦巴腹地贫困带经济开发的区域中心,在西部大开发中必将成为东中部生产力要素向西部转移的首选地区和前沿阵地,具有承接东西、沟通南北、连接西北、西南的区位优势。已经形成和正在强化的大交通、大区位优势是大开发的重要条件。
  4、具备一定开发基础。改革开放20年来,安康的投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长期困扰的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以“三通”为重点的基础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农业按照市场选择,已形成与工业相联的产业雏型;工业在资源开发推动下,初步形成汉江水电、医药化工、蚕桑丝绸、矿产加工、富硒食品的特色产业群体,区域特色经济思路明确,“九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可望如期完成,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二)市场条件分析
  资源优势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区位、交通和已有的基础,能否成为现实优势,关键在市场。下世纪前三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逐步得到建立和完善,市场开始在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有序而激烈,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将更加公平和有效。能否发挥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将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成长,我国加入WTO,国内、国际两个大市场并轨和融合,市场竞争的全球化将进一步加剧。但是,市场经济的配置主体仍是具有市场价值取向的资源,特别是较为稀缺的自然资源。
  安康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西北地区独有的亚热带生物资源、不多见的富硒地带、不可替代的汉江水资源、高新技术新型材料不可或缺的钛、锌、钡、汞资源都是进入大市场的独特经济优势,正在发生变化的安康大区位、大交通条件为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利条件。
  1、国家提出下一阶段的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等明示了二十一世纪市场趋势。安康优势资源开发完全符合国家政策的市场导向,这为安康大力开发优势资源,建立主导产业,积极创立名优新特产品提供了宏观市场环境。
  2、安康生物、矿产、水力等优势资源本身品质独特、相对垄断性强、开发价值大,在市场优化配置资源条件下,具备进入市场竞争的基本先决条件。尤其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将稳步开发西部水资源,积极发展水电,这对于推动汉江全面开发,形成汉江经济开发带提供了良好机遇。
  3、颇具特色的安康丝绸、秦巴医药、富硒食品、金州矿产、汉江水电等主导产业,以绞股蓝系列、葛根系列、黄姜系列等为主的特色产品已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和影响,富硒食品、稀有矿产品等在市场开拓上已见成效。通过对外开放、应用高新技术,一批骨干产品已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些有利条件,是安康多样性的生物资源、独特的矿产资源和十分稀缺的水资源,优势更优、强势更强,成为大开发的良好基础。
  但是,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地处秦巴腹地的安康仍然属于经济落后地区,虽然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但贫困转入开发的障碍仍很突出,尤其是农业基础脆弱,土地开发过度,生态环境退化,工业规模过小,实用人才缺乏,科技开发乏力,资源开发与科技的融合机制尚未建立,社会发育程度较低,思想观念落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在新的机遇面前,只有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破地域劣势,扩大对外开放,走特色经济发展路子,才能实现总体脱贫走向全面致富。
  二、总体思路和指导原则
  从现在起到2030年,安康大开发的总体思路是: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走市场化区域特色经济的基本路子。坚持保护性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把握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关键环节;以公路、水利、小城镇建设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根本,以农业综合开发、优势生物、矿产资源的工业化开发为重点,以汉江水资源综合开发和安康市江北新区开发为突破,加快建设高效农业和特色工业,形成以安康区域大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为增长极的汉江绿色产业开发带,初步实现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目标,全力推进安康经济、社会进入发展新阶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的新时期,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安康经济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宏观运行机制,充分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构筑特色产业,加快经济开发。
  ── 坚持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求发展。面对新的发展背景和形势,更要加大“开放带动”战略的实施力度,把加快发展的基点放在吸引东部和国外力量进入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体制改革,通过体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带动开放环境的改善,扩大对外开放。
  ── 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为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不断增加人民群众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开发之本,各项开发建设要与增加人民群众收入,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有机结合,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坚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根据我区经济产业的特点,在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同时,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通过积极创造条件,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引导服务,鼓励个体、民营企业投资大开发,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生力军。
  ── 坚持科教兴安,重视人才培养。在实施大开发中必须依靠科技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通过政府融接,企业、科研院校合作,开发具有市场、技术、资源三位一体综合优势的特色项目,形成特色产业,特色经济。从现代化建设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出发,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中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实用人才。
  ── 坚持重点突破,项目带动。选择投资条件较好的区域和具有明显比较效益的产业,实施重点突破,才能更好地得到国家有限的政策优惠和资金倾斜。根据我区自然资源和开发条件,要突出安康、旬阳、石泉等汉江沿线重点区域的发展,同时,按照全局抓项目的总体要求,切实抓好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选择一批重点开发项目,实施重点突破,全力以赴建设标志性工程,以项目抢机遇、争投资、促发展。
  三、开发阶段和建设内容
  根据国家和陕西省西部大开发的初步设想,按照上述大开发总体思路,从2000年到2030年,用30年分三个阶段实施开发。
  第一阶段为打基础阶段,时间为“十五”期间。主要集中力量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汉江经济带开发,构筑中等城市框架,做好特色资源开发的项目储备。具体抓好“九五”续建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投运,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农林水利、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步伐,加快骨干路网、电网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基础设施状况,做好重大开发项目的前期工作,制定出台大开放的优惠政策。国民经济综合水平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人民生活比较宽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与省内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缩小,大开发的基础条件基本具 备,重点产业开发起步。
  第二阶段即2006年到2015年10年时间,为大规模开发阶段。在继续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提下,以优势生物、矿产为主体的工业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农业产业化全面推进,汉江梯级开发进入实质性阶段,水电能源基地初步建立,汉江经济开发带骨架形成,特色旅游成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水平明显提高。国民经济综合水平与全国中等地区发展差距显著缩小。
  第三阶段即2016年到2030年15年时间,为全面提高阶段。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汉江经济开发带已经形成。以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为主攻目标,促进经济社会步入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比较富裕,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显著缩小,全区经济社会较为繁荣,基本形成富裕、文明、秀美的社会主义新山区。
  四、开发目标和开发重点
  根据总体思路和国家确定的五个方面开发重点,安康地区实施大开发的战略是:围绕一个目标,加快两项建设,实施四大开发,构建六大产业,建设八大标志工程。
  围绕一个目标,就是以实施大开发为主线,以地改市为契机,以不再拉大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为目标,加快改革开放、开发步伐,构筑秦巴腹地区域中心城市,形成市场、生态、资源、区位合理配置,经济、社会、环境、人口协调发展的大格局,努力把安康建设成为比较富裕、文明、秀美的社会主义新山区。
  加快两项建设:一是以公路大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包北线西安至安康、GZ40和西安至武汉三条高速公路安 康境内建设,实施渭北陕南大环线316国道一级路改造工程,尽快打通区域对外大通道。通过实施汉江开发,建设安康以下四级航道,通行能力达到500吨级。加快通江达海黄金水道建设,加快安康机场改造扩建,强化提高现已形成的铁路交通枢纽地位,积极组织实施安康至各县二级路改造和县乡道路黑色化工程,完善提高村道,最终形成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组成的立体化、高密度、放射状的汉江经济开发带大交通载体,以此奠定大开发的基础条件。加快信息、通讯、网络、电视、广播等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大开发创造硬件环境;二是以林水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面对安康92.5%的山地、5.7%丘陵和1.8%川道的实际,针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落后生产方式的突出矛盾,通过实施流域综合治理、长江防护林、天然林保护、25度以上耕地退耕还林、农村能源环境工程、植树种草,使森林覆盖率达到60%,林木覆盖率达到70%,林草覆盖率达到80%,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0%。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安康黄石滩、汉阴洞河、安康黄洋河、槐树岭四大水利工程,实施“万塘”、“万池”农业有效灌溉工程,发展池塬经济,加快新村建设。实施引汉济月大型水利骨干工程,新增有效灌溉能力。全面推广节水灌溉,建设节水灌溉网系。形成以山兴林、以林涵水,汉江干支流水量充沛、水质优良,为可持续综合开发提供生态环境基础。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速山地综合开发,巩固多样性的生物资源和独有的自然风光,带动、牵引、辐射建立起多元化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
  实施四大开发:一是生物、矿产、旅游等优势资源开发。集中力量对优势生物、矿产、旅游等资源实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名优品牌为战略的综合系列开发。形成在全国有一定优势地位的葛根、黄姜、胶股蓝系列生物医药化工大产业,汞、锑、钛开采冶炼加工、精细钡、锌等优势矿产加工大产业,富硒药物、魔芋食品、中药材、矿泉水、 汉江水产品绿色大产业。通过组建企业大集团,建设市场营销大网络,努力把安康建成具有独特优势的全国激素类药物、心血管病药品基地,以锌、钛、钡为主的超细高强活性粉体材料基地,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汞产品、瓦板岩基地、富硒绿色食品基地,以建设陕西后花园为目标,抓住西康铁路建成后形成的旅游大机遇,加快开发安康特有的秦巴自然风光和汉水风情等旅游资源,形成北与两黄两圣,中与关中人文景观鼎足相立的安康旅游产业大格局;二是以汉江为骨干的水资源综合开发。 水资源综合开发既是基础设施建设,又是重大产业建设。要把水资源本身当作产业开发,积极促进省内南水北调工程上马,使水资源变成商品输送到关中,形成最大的水产业。尽快启动实施汉江水电梯级开发,开工建设喜河、旬阳电站,加快完成综合开发整体规划和单项工程的前期工作,建设安康水电能源产业群体,通过干支流梯级水电站建设,省内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形成发电、航运、养殖、供水、旅游等水资源综合开发的格局,尽快以此为突破,带动汉江安康段的全面开发;三是农业综合开发。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持扶贫山地综合开发, 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形成稳固的农业经济。构建与工业化相关的特色农业产业化格局,要全面实施人均1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工程,坚持抓好流域综合治理, 彻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按照市场、效益、科技的原则, 从整体经济结构出发, 着力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实现林牧粮多(多种经营)的合理比例,构筑桑、茶、烟、 姜、芋五项主导产业,带动按市场需求开发的药业全面发展。通过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综合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 “两高一优”效益型、市场化农业经济,为大开发提供前提条件;四是安康市江北新区开发。根据区域交通条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尽快扩张以安康市为中心的城市规模。 通过江北区综合开发,城市道路、 供水供电市政公共建设,住宅建设,拉大城市骨架,构筑安康区域交通枢纽中心城市, 带动汉江干支流建设和重点城镇建设,形成以安康为中心,汉江干支流为骨架, 农村集镇为网点, 商贸流通为脉络、区域特色产业为支撑的城镇体系。安康城区江北地理位置优越,开发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开辟新区、尽快把江北建成以交通、商贸、旅游服务为中心的城市新区,培植大开发的启动点和增长极。
  构建六大特色产业:一是绿色食品产业,以富硒茶、矿泉水,山野菜和魔芋等绿色食品为重点,加快食品产业发展和扩张,面向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建设全国富硒食品最大基地,形成汉江开发带绿色食品主导产业;二是秦巴生物医药产业,以绞股蓝、葛根素和黄姜皂素开发为重点,开发新特医药,扩大产业规模,组建产业集团,占领生物制药大市场,构筑秦巴生物医药大产业;三是蚕桑丝绸产业。利用全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参与国内、国际市场分工,积极巩固发展蚕桑丝绸产业,真正形成缫丝、制绸、印染、服务一条龙工业支柱产业;四是优势矿产产业,以汞、锑、铅、锌、钡、钛为重点,加大开发力度,提高市场份额,形成特稀矿产化工大产业;五是水电能源产业,通过汉江梯级开发和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使安康成为西北地区水电能源大区;六是特色旅游产业。以秦巴汉水自然风光和汉水风情开发为重点,加快旅游线路建设,开发重点景区,建设配套服务设施,构建旅游大格局,形成特色旅游大产业。
  建设八大标志工程:
  -------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实施辖区内10县市天然林保护,长防林二期建设及退耕还林工程。其中,封山育林275万亩,退耕还林397万亩,营造林60万亩,中幼抚育林135万亩、10县市1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237平方公里,水土保持林建设76.27公顷,坡改梯8.8万公顷。
  -------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建设100万亩蚕桑,100万亩板栗,30万亩富硒茶,25万亩黄姜,15万亩魔芋,54万头优质黄牛,45万头优质山羊。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安康黄石滩、槐树岭、黄洋河水库,汉阴洞河水库,形成保灌40万亩农田骨干水利设施。建设引汉济月工程,年调水600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1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水浇地12万亩。
  ------- 汉江水资源开发工程:建设旬阳、喜河、蜀河、夹河4座梯级电站,总装机102万千瓦。争取建设引“汉水入关”的调水工程,为关中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补给水源。发挥安康北煤南运交通集散地的优势,结合汉江丰富的水资源,建设装机240万千瓦安康火电厂,实现区域电源水火平衡。建设汉江沿安康、石泉、汉阴、紫阳、旬阳、白河六县(市)防洪工程。
  -------交通建设工程:建设西康高速公路安康段80公里,安康至重庆高速公路安康段150公里,建设以安康市为中心的连接九县的二级公路网,总里程650公里;县乡三级路改造及油路化建设300公里;扩建安康五里机场,由3C级扩建至4D级标准,起降波音737客机,增加安康至武汉、重庆航线,建设汉江安康大竹园港、关庙煤炭分流港,整治汉江漩涡至安康航道达到五级标准,安康至白河航道达到四级标准。
  -------城镇体系建设工程:以安康市江北新区开发,江南城市形象标志性工程为重点,开发建设江北滨江大道、汉水园、观景台公园、商贸会展高层建筑和江南电信大厦、邮政信息广场、小区建设、绿地雕塑等重点工程,加快形成安康中心城市。同时对十县市区域道路进行改造,合理扩大城镇规模,积极开发扩张农村集镇。形成以乡村为农业产业化基础,城镇为县域经济综合功能枢纽,沿江重点小城市为工业产业骨架的城镇体系。
  ------特色工业开发工程:加快实施安康黄姜、葛根、绞股蓝、杜仲、蚕桑、富硒茶生物资源深加工高科技产业示范工程,汞锑、铝锌冶炼、精细钡盐、钛系列产品有色金属基地建设、紫阳瓦板岩出口基地建设。
  ------ 秦巴汉水旅游工程:着力建设安康汉水文化公园及滨江游乐城、香溪洞、瀛湖风景区开发,配套和完善南宫山、神河源、千家坪、三道门、银屏山庄、擂鼓台、石泉溶洞、宁陕十八丈瀑布及秦岭森林公园景区开发与建设;加快两条旅游线路建设:东西线 ----石泉、安康、白河秦巴风景、汉水风情旅游线开发;南北线----西安、安康、巫溪、长江三峡巴山风情旅游热线开发。
  ------ 科教兴安工程:建设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推广、农业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农业科技人才培训,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建设安康生物矿产科技开发研究院,高科技生物资源产业化示范工程,精细钡盐、铅、锌、钛、锰、汞 锑有色金属工程基地,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建设文理并重的综合性大学,年培育大学生3000人;新建一处体育运动中心,年接待体训5000人次;新建一处职教技术培训中心,年培训2万人次。
  五、政策措施和保证体系
  (一)政策措施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以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安康发展的历史责任感,解放和统一思想,打破旧的思维定式,掀起新一轮思想解放高潮。彻底摒弃小打小闹,浮、满、僵、怕的守旧思维,树立敢想、敢干、敢试的精神,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衡量是与非,把思想解放真正落实到加快发展上。坚持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切忌盲目蛮干,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尊重科学,真正走出一条新的,实实在在的开发路子。
  2、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制定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对已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系统地研究、修订、配套和完善,拿出更加超前,更加务实,更具操作性的投资指南。拓宽引资、融资渠道,建立大开发的资金筹措机制,以更大的开放气魄,促进大开发。
  3、营造良好的开发、发展环境,把投资软环境的建设和改善放在突出位置。着力营造大开发的法治环境,服务环境和政策环境。健全地方性法规,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税收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规范行政部门管理行为,推行行政公开制的服务承诺,实行一厅式综合服务,公开办事内容、程序、标准和时间,建立起符合市场条件的开发、发展环境。
  4、加强对大开发的超前调研、干部培训和宣传工作。要集中力量作好汉江开发规划,江北开发区规划和“十五”相关专业规划的调研,做好西部大开发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抓好干部队伍培训,建立一支适应大开发的干部队伍。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大开发有效宣传,营造大开发的人气,创造大开发的良好条件。
  (二)保障体系。
  1、融资筹资体系。选择优势企业,加快上市运作,建立证券交易场所。加快建立资本市场,形成筹、融资机制。设立山地开发基金,进行BOT融资试点, 企业产权折卖转让,矿山荒山产权拍卖及成片转让开发,扩大投、融资渠道。
  2、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适用人才培养固定渠道,全面普及初等教育,扩大职业技术教育。加快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建立高级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建立人才流入机制,制定人才开发利用长远规划,建立人才培养基金。
  3、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网络,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建立科技人才储备库, 设立科技成果奖励基金等。
  4、组织人事体系。成立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领导机构,制定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组织人事制度,制定干部参与开发的优惠政策等。
  5、环境服务体系。按照西部大开发的要求,创新工作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政府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创造良好的开发软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心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