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助力安康追赶超越

—2017年安康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综述

作者:佚名 时间:2018-01-26 16:18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牢固树立现代法治意识,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建立完善依法行政制度机制,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模范,促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建设法治政府、法治安康”——这是新一届安康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
  一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五新”战略部署和《陕西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积极探索制度创新,法治的力量有效保障了经济社会较快发展,推动着安康追赶超越、绿色崛起战略稳步前进。

  完善机制依法决策,舞好“法治指挥棒”

  完善决策过程,狠抓源头治理。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政府常务会议每年至少2次研究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制定《安康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从8个方面确定34项任务和措施,明确了牵头和责任部门。印发了《安康市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确定了16项年度重点工作。加大考核权重,将依法治理年度工作细化为37项具体指标,累计扣分达37分。出台《安康市国家公职人员“为政不为”行为问责实施办法》,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予以追责。通过决策部署、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强化考核、严格追责等措施,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落实决策听证,广纳社情民意。修订《安康市政府工作规则》,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出台《安康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将风险评估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前置程序。建立专家咨询库,发挥专家学者在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先后组织指导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会10余次,为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了保障。
  加强决策审查,推进决策法治化。法制办领导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及有关专题会议,积极搞好法律服务,当好法律顾问,对政府重大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严把法治关口。印发《关于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通知》,完善《法律顾问工作规则》,推行法律顾问全覆盖,全市各级机关聘请法律顾问349名,在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咨询论证服务,参与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和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积极作为,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强政府合同审查管理,为决策落地保驾护航。完善政府合同管理和风险防控机制,为政府购买服务和与社会资本合作提供法律服务。全年市政府法制办共审查合同协议18个,出具意见和建议134条次,提出并消除法律风险隐患41条,为安康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提供可靠法律保障。一些投资者纷纷表示“政府在投资合同管理方面更加专业、更加公正合法,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少了。我们在安康投资越来越有信心”。

  创新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拉好“法治警戒线”

  稳步推进立法。安康市第一部实体性地方法规《安康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正式通过,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已通过市人大二审,预计2018年对外公布。《安康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程序规定》已经市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市长令形式正式对外公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规范文件管理。出台了《安康市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办法》,按照“科学制定、严格审查、规范备案、定期清理”的要求,认真落实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制度。连续3年集中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今年市政府两次通报文件清理情况,决定保留规范性文件49件,修订10件,失效和废止34件。同时,对撤地设市以来市政府印发的普发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共宣布失效文件1382件。
  严格文明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裁量基准制度,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完成10县区141个部门“一单两库一规则”建设并正式运行。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的意见》,将行政裁量工作由行政处罚拓宽至行政执法全领域。制定《安康市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实施方案》,对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实际,探索执法重心下移实践,着力解决乡镇执法权责不明、监管不力、执法缺位等问题,出台《关于委托乡镇政府行使行政执法权的指导意见》,对委托范围、主体、权限、程序等做了明确规定,已取得明显实效。
  创新执法方式。制定《安康市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部门作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必须在七个工作日内上网公示。开展执法信息化建设,市安监局依托“互联网+安全监管”建成融安全监管、行政执法、应急救援、隐患查治、信息查询于一体的信息平台。市工商局、文广局启用网上执法办案系统,实现案件办理文书和网上录入同步。市公安局制定了《全市公安机关阳光警务执法办案公开工作实施意见》,在公安机关各窗口单位配备一体化查询平台,开通案件办理进度、结果互联网查询系统,群众反响良好。

  政务服务公开透明,建好“法治便民桥”

  以便民服务为重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成1个市级、11个县级政务服务中心、150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3109个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全面铺开,市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正式上线,“网上办事大厅”及移动政务手机APP、“政务微平台”公众号同步上线。市政务大厅426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市县镇三级“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部门自建业务系统实现共享互认。公布“最多跑一次”服务事项75项,网上办理“零跑路”事项88项。
  扎实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清理。取消、停征、减免收费169项,暂停19项工种专业技能鉴定。我市高新区、汉阴县、紫阳县、旬阳县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试点扎实推进,试点县(区)行政审批局已经挂牌。一系列便民改革,切实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忧,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
  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信用安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全市362个部门接入了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累计向平台推送信息36万余条。出台《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从严打击“老赖”,营造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全国城市信用监测月报》显示,2016年我市以72.89分位列全国地级市第80位。

  依法依规化解矛盾纠纷,共筑“法治安康梦”

  领导带头,认真解决信访积案。全体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包抓信访积案,集中力量持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带头落实公开接访和领导包抓信访案件制度,推行信访事项听证评议“六步工作法”,打造信访协调沟通联系平台,一大批积案累案得到有效化解。
  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纠纷的主渠道作用。制定《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工作规则》,认真履行复议层级监督职责。2017年全市办理复议案件172件。市政府办结24件,撤销纠正4件。与省高院、西铁中院建立了良好的联络机制,组织执法人员旁听案件审理,以案释法,以案学法,起到了很好效果。全市行政诉讼案件154件,市政府应诉20起。同时,高度重视调解工作,成立8个人民调解协会,67个专业调解委员会,培训骨干调解员508名,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预防和调处作用。
  随着法治政府建设的深入推进,全市营商便利度明显提升,经济发展保持较快增长。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以及非公经济占比6项经济指标居全省第一。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安康市正在用实干苦干的行动强力助推追赶超越步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