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财政信息 > 正文内容

关于安康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 719776475-GK-2013-114660 发布日期 2013-11-21 15:20
来源
内容概述 关于安康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字体: 分享:
2013年1月13日在安康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安康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安康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向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我市财政工作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循环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大力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保障了正常运转和民生需求,推动了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为建设美好安康提供了基本的财力保障。
  2012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51.8亿元(市口径),完成年初预算50亿元的103.6%,较上年完成数增长19.08%。财政总收入中,国税部门完成20.2亿元,完成年初预算21亿元的96.2%,较上年完成数增长23.2 %,;地税部门完成16.1 亿元,完成年初预算18亿元的89.44%,较上年完成数增长6.3%;财政部门完成15.5亿元,完成年初预算11亿元的140.91%,较上年完成数增长30%。税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12年重点项目投资锐减、房地产交易大幅下滑以及国家减税政策影响,税务部门虽多方努力仍无法完成年初任务,财政部门为保证年初任务圆满完成,加大了非税收入征管,加之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的政策实施,确保了2012年收入任务的完成,但收入质量不高,可持续发展乏力。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2.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25.5 亿元的128.24%,较上年完成数基本持平,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20.5 亿元的105.6%,较上年完成数增长24.9%。其中:税收收入13.7亿元,较上年增长5.5%;非税收入8亿元,较上年增长81.7 %;地方基金收入完成11亿元,完成年初预算5亿元的2.2倍,较上年完成数增长36%。
  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62.4亿元,完成年初预算100.6亿元的161.4%,完成调整预算171亿元的95%,较上年完成数增长27.8 %;基金支出完成14.2亿元,完成年初预算5亿元的2.8倍,完成调整预算9亿元的157.78%,较上年完成数增长7.1%。
  年终结算,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加上上级各类补助收入以及债券转贷收入、上年结转收入为172.2亿元,减去一般预算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及结转下年支出总计175.5亿元,当年净结余预计赤字3.6亿元。
  全市基金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为25.5亿元,减去基金支出及调出资金14.7亿元,全市基金结余10.8亿元,其中因中省专款下达较晚,没有项目计划文件以及部分基金收入应安排的支出成本因项目实施进度问题而结转的资金达8个亿。
  2012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96亿元,完成年初预算7.8亿元的166.15%,较上年增长12.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17亿元(不含高新区709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4.8亿元的107.8%,较上年下降4.5%,分税种:税收收入完成3.77亿元,较上年下降18.2 %;非税收入完成1.4亿元,较上年增长65.5%。基金收入完成7.8亿元(不含高新区1.4亿元),完成年初预算3亿元的2.6倍,较上年增长29%。
  市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9.5亿元(不含高新区788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5.7亿元的124.2%,完成调整预算17.6亿元的110.8%(剔除中省下达县区专款结转因素,完成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6.39%;基金支出7.5亿元(不含高新区1.2亿元),完成年初预算3亿元的2.5倍,完成调整预算7亿元的107.1%,较上年下降5.2%。
  市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加上上级各类补助资金以及债券转贷收入、上年结转收入总规模为28亿元,减去一般预算支出、上解支出及结转支出,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需要说明的是,2012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执行数待2012年地方财政决算编审工作结束后,还要据实作相应调整。
  2012年,按照市委和市人大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财政工作目标任务,主要表现在:
  (一)全力抓征管,努力实现收入增长目标
  2012年,各征管部门准确把握收入形势变化,加强对重点市场、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的监控,夯实收入任务,落实包抓责任,加强工作协调,强化措施,依法征管,确保财政收入增长。
  (二)突出优结构,保障公共财政支出重点
  2012年财政支出围绕全市发展目标,优先保障运转支出、法定支出、重点支出和民生支出。全年财政支出完成176.6亿元(不含上级通过专户直拨部分,下同),较上年增长19.4%。年末财政支出占调整预算的95%以上。2012年专户支出15亿元,专户加预算内财政支出达到191.6亿元。全市教育、社保、医疗、农林水等社会事业发展支出达93.3亿元,占支出总量的53 %,其中:“民生工程”完成投资68.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42.3%,民生工程投资增量超过当年新增财力的80%。
  2012年财政支出重点解决了以下民生方面:一是兑现了全市干部职工工资及津补贴。二是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工程,落实陕南移民住房建设资金16.05亿元,其中:市本级落实4929万元、县区配套4.19亿元,启动建设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小区456个,建移民安置房3.43万户。三是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8.5亿元,其中:本级配套1.5亿元,开工2.9万套,竣工2.5万套。四是努力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医疗卫生投入13.03亿元,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农村五保资金6.16亿元,落实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资金9160万元,落实就业再就业补助资金1.87亿元;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各级政府补助资金2.78亿元。五是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投入。退耕还林及天保工程补助4.6亿元,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等专项资金投入1.3亿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9896万元,扶贫开发资金2.4亿元,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资金8527万元,农村饮水工程1427万元,能繁母猪、粮食直补、良种、农机具、成品油价格等补贴4.44亿元,支持陕南循环发展及一县一产业资金1.68亿元。六是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2012年教育支出43.6亿元,增长40 %。校舍建设及改善办学条件投入5.7亿元;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投入2.8亿元;农村义务教育经济困难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6392万元,家庭困难大中专学生、高中生助学金及中职免费补助4884万元;实施营养计划共计投入1.89亿元,学前教育投入8707万元。 
  (三)注重培财源,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一是集中扶持重点企业发展。争取筹措小额信贷担保基金5000万元、贴息资金4000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87亿元,扶持创业人员1.3万人,带动3.8万人就业。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1500万元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基金、1000万元林业发展基金,集中扶持市政府确定的150户劳动密集型重点企业发展。市财政安排招商引资和治理投资环境专项经费3500万元、重点项目前期费1500万元,有力支持了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
  二是重点支持现代农业和园区建设。全市争取省级投入1.5亿元、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2500万元、县区财政预算安排4000万元、整合水电路等各项基础设施配套资金5.66亿元用于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年启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54个,完成投资40.28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171元。 
  三是加大城镇建设支持力度。筹措中心城市建设资金4.57亿元,其中市本级安排3.9亿元,加快了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安排“双创”经费1100万元,改善了中心城市环境。
  (四)着力推改革,破解地方发展融资难题
  一是组建成立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加大整合政府性资源,形成总资产64.3亿元、净资产43亿元的发展投资集团公司。当年完成2亿元贷款,一期10亿企业债券可在一季度发行,为中心城市建设融资。二是增加市财信担保公司资本金规模。由2亿元增加到3.6亿元,担保能力由18亿元扩大到35亿元,全年完成担保贷款13.6亿元,在保企业256户,新增企业收入10.6亿元,新增利税1.4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308个。三是扩大财信典当资本金规模。由原2000万元扩大到5000万元,有效解决了微小企业资金流转困难。四是建立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管理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预计当年银行贷款投放60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亿元。同时,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制度、部门预算公开、非税收入管理等各项财政改革,提升了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五)多措强管理,增强财政体制机制活力
  一是加大公共资产管理力度。实施开发、转让、出租并举,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资源性资产经营并重的经营方式,通过盘活公共资产,拓宽财政收入渠道,增加了地方可用财力,全年全市完成公产收益3.2亿元,占年任务128%。二是全面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对全市历史形成的所有政府性投资和债务进行了全面摸查,理清债务底子,健全债务台帐,落实还债准备金,初步建立了政府债务管理长效机制。三是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和资金使用管理。印发了《关于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和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四是不断加强财政监督工作。通过健全市县监督机构,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业务流程,使内部运行有章可依。
  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
  ㈠全市财政预算草案
  2013年财政收入目标为:财政总收入58亿元,较上年初预算增长16%,比上年完成数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30亿元,较上年初预算增长17.6%,比上年完成数下降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亿元,较上年初预算增长22.1%,比上年完成数增长16%;地方基金预算收入5亿元,与上年持平。
  全市一般预算收入25亿元加上预计上级补助收入及调入资金111亿元和上年结转项目5000万元,收入总规模为136.5亿元,减去预计上解上级支出7691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35.7亿元,比上年初预算增长34.9%。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2%,社会保障和就业增长18.3%,医疗卫生增长10.6%,科学技术增长9.7%,城乡社区事务增长9.5%,农林水事务增长9%,交通运输增长8.6%。
  全市基金支出按照列收列支原则安排5亿元。
  由于预算批准时间与全市总预算编制时间尚不衔接,全市总预算依据由市财政汇总各区县财政上报的财政收支预计情况代编。
  ㈡市本级财政预算草案
  2013年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原则是: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以收定支,收支平衡。支出安排的重点是:工资津贴支出、“民生工程”配套、中心城市建设及创建“国家园林和卫生城市”建设资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
  2013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安排8.08亿元,较上年初预算增长3.6%,比上年完成数下降37.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安排5.08亿元,较上年初预算增长5.8%,比上年完成数下降1.7%;地方基金预算收入3亿元,与上年持平。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08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1.8亿元以及下级上解收入1920万元和上年结转项目4000万元,收入总计为17.5亿元,减去上解上级支出2034万元和补助下级支出2121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7.05亿元。其中:⑴人员经费支出6.2亿元,比上年调整预算增长11.5%,净增6528万元,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县区上划单位,自收自支及差额转全额以及省级下划单位增人增资及预计正常增人增资;⑵商品和服务支出5194万元,比上年增长3%,增支151万元,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增加上、下划人员标准公务费;⑶上年结转项目支出4000万元(非财力性);⑷上级专款补助支出预计4亿元;⑹剔除以上项目,专项可安排支出5.9亿元。
  市本级基金支出按照列收列支原则安排3亿元。
  三、2013年财政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
  从2012年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3年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看,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减收因素增多,支出压力加大,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全市尤其是市本级财政收支形势更加严峻。
  (一)市本级财政减收因素增多,保增长压力逐步加大
  一是受经济下行持续影响,政府性重大项目投资锐减,给我市尤其市本级财政增收带来困难。二是营业税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改革等政策性减收,加之国家结构性减免税政策的实施,增加了财政收入增长难度。三是近两年房地产交易大幅下滑,房屋积压量大,造成一定的税收减收。四是市本级土地储备严重不足,而且土地收入大幅萎缩,影响本级财政收入及中心城市建设投入。五是全市可用于处置置换的公产资源数量减少,可挖潜力越来越小。
  全市保增长的压力越来越大。
  (二)刚性增支因素增多,市本级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
  随着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等各项刚性支出的不断增加,各项社会事业、政务管理要求标准的不断提高,中省政策对配套需求越来越高,新增财力远远满足不了新增支出的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制度改革、民生工程、教育发展、农业水利、陕南移民搬迁、保障性住房建设、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城市创建和造林绿化、重点性工程建设等方面均需大量新增资金,财政支出压力大。
  (三)市本级基本建设压力大,建设资金缺乏来源
  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及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加之土地收储成本大、相对收益小、市县两级已出现有地卖不出或无地可买的问题,依靠土地财政已难以支撑城市建设的重任。尤其是市本级基本建设需求大,五年内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大重点项目需本级筹资100个亿,资金缺乏来源,财政筹资压力大。
  (四)债务负担沉重,市本级财政面临还债压力
  截至2011年底,全市债务累计50.8亿元,其中:本级债务19.5亿元,占债务总额的39%。本级债务总额中直接债务11.4亿元,占债务总额的59%;间接债务(担保)8.1亿元,占债务总额的41%。2013年,市本级财政进入第二个还债高峰期,当年还债达3.6亿元。财政还债面临巨大压力。
  四、确保2013年预算圆满完成
  针对当前财政增长困难,收支矛盾突出的问题,只有千方百计建立经济和财政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培育骨干财源,建立收入增长长效机制,才是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途径。2013年,我们计划重点做好以下各项工作,有效缓解财政收支矛盾,确保完成年度财政预算。
  (一)突出重点,培育可持续增长的财源
  一是加快建设工业项目。在全市范围内整合资源,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持续支持市政府确定的80个重点工业项目和150户劳动密集型重点企业发展,促其做大做强,培育一批稳定骨干财源。二是全力支持“一县一业”。集中扶持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上规模、提效益,促进县域经济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增加群众收入和财政收入。三是扶持做大生态旅游产业。以“一山一湖一城”为核心,倾力扶持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一个重点是背靠秦岭,以宁陕为核心,延伸石泉,建立西安后花园;另一个重点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建设由中心城市-南宫山-天书峡-平利生态乡村游-中心城市旅游路线。四是围绕中心城市建设,在做好江南老城区提升改造的基础上,重点加大城市北迁、城市绿化美化力度,支持高新区和恒口新区发展,加快建设步伐。五是做大做强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鼓励和调动社会资金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全方位盘活政府性资源,提升政府收益
  一是规范土地供给管理,强化土地收储和经营,完善新的中心城市基准地价,严格土地使用费减免政策,确保土地的征收与经营良性循环,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二是加大国有资产管理力度。以探矿权、采矿权、采砂权有偿转让为重点,加强资源性资产的管理运营力度,建立财政、公产、国土、水利等部门协同配合、公开竞价转让的工作机制,使国有资源性资产成为各级政府手中重要的发展资本,通过资本运营,增加资源性资产收益,同时确保公共资产收益的长期稳步增长。三是加强城市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建立城市公共资源出让机制。对新开发利用的城市公共资源经营权,如户外广告设置、设施冠名、特许项目经营等,一律实行招标、拍卖;在非公共产权建筑物、设施、场地上进行经营活动的,凡占用城市空间的经营活动,逐步采取招标、拍卖的方式进行,产权人利用自有场地、设施、建筑物为本单位或其他单位从事经营活动的,凡涉及占用城市空间的,也要向政府缴纳城市空间有偿使用费,使城市公共资源收入真正成为政府可持续的收入。
  (三)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缓解财政支出压力
  抢抓国家“十二五”规划、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发、南水北调工程等机遇,全力争取上级财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缓解支出压力。通过增加转移支付,有效缓解支出压力。
  (四)充分利用融资平台,着力破解资金不足
  继续做好发展投资集团公司,确保安康发展投资集团实现首期发债10亿元。充分利用融资平台,将可经营性资源注入发展投资集团,走融资建设路子,大力支持以工业为主的财源建设,为地方发展提供后续财源。发挥财信担保作用,拓宽社会融资渠道,2013年力争注册资本金达到4亿元,担保能力达到40亿元,支持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加强财政与金融的合作,用好用活积极财政政策,密切关注上级投资动态,主动争取重大项目,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增强发展动力,拉动经济增长。
  (五)厉行勤俭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
  一是控制奖励支出。二是控制机构、编制、人员过度增长。三是严格公务车辆、公费出国(境)、公务接待“三公”管理。通过增节约支出,努力保障民生和基本建设投入。
  (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财政收支预算完成
  一是做好调研,当好参谋。按照市委建设美好安康的要求,紧紧围绕安康“十二五”发展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的要求,研究制定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提出促进经济发展的合理化建议,支持做大财政经济蛋糕。二是完善落实好各项产业优惠政策,加大对专项资金的整合力度,突出扶持重点,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三是严肃税收政策,依法征税,科学理财,挖潜提效,既不收过头税,又要应收尽收,既要保持财政收入持续有效增长,又要注意涵养税源,支持做大经济基础,增强财政增收潜力。四是合理安排支出,突出民生、教育、三农、社会保障等支出重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