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安康市财政局创新四项举措,力促驻村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
队伍建设方面:选优派强,打造过硬帮扶队伍。为了强化驻村帮扶组织力量,局里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4名在职副县级领导为副组长的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近期拟提拔或转岗的3名干部为驻村工作队队员,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同时采取科室抽人、轮换驻村的方式,协助工作队开展帮扶工作。通过培训和实践,不断提高帮扶队伍的工作水平、强化队伍作风建设,打造一支过硬的帮扶工作队伍。
帮扶方式方面:“一对一”结对,精准发力突破难题。今年,市财政局帮扶工作由科室包抓变为“一对一”结对帮扶,全局科级以上领导及党员干部每人包抓一户贫困户,一包到底,直至该户脱贫越线和销号为止。结对帮扶机制进一步夯实了全局干部的帮扶责任,在摸清帮扶对象家庭生活具体困难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帮扶计划,明确帮扶事项,凝聚帮扶力量,一件一件地进行解决和落实,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成效。
帮扶机制方面:“六个一”机制,严格管理狠抓落实。明确帮扶干部要做到“六个一”,即:一周电话最少联系一次、一月走访一次、一季度最少办一件实事,一年落实一笔资金、确定帮扶一个增收项目、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帮助贫困户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即: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将驻村帮扶工作纳入全局目标责任考核,将日常督查与季度考核相结合,对照“六个一”要求,考察帮扶干部工作实效。对没有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党员干部进行全局通报,不断增强帮扶干部主动作为的积极性,促进帮扶工作提质增效。
产业发展方面:分类帮扶,多措并举助推脱贫。在产业发展方面,要求帮扶干部针对包联户提出行之有效的产业帮扶办法,同时结合贫困户具体情况量身定制了一些其他帮扶项目。针对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科学技术推广难度大、市场信息不对等情况,聘请农业、林业、就业方面的专家采取“田间培训”、“院坝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贫困户劳动生产技能;针对残疾人和丧失劳动能力贫困户的具体情况,采取农村低保和救助方式兜底保障;针对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个性需求,协助编制并实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在不断提高个体生产发展能力的同时兼顾区域发展,积极引导社区壮大农村合作社带动作用,依托龙头企业,按照“支部(村组织)+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致富能人”模式,建设规模化养殖场、加工场;壮大该村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绿色有机水稻种植、红薯种植,管护好茶园、核桃园和拐枣园。走向产业“短期种养业,长期林果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道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