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紫阳 > 正文内容

    紫阳:心系群众万家安

    作者:周锦政 余兴福 汪可平 时间:2017-04-01 09:11 来源:紫阳县 字号: 打印

      2月6日,紫阳县被陕西省综治委授予2016年度“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同时,紫阳县委政法委荣获陕西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单位”。从昔日的信访大县到如今的平安建设先进县,紫阳在追求绿色发展的同时,致力于提高全县人民的安全指数和幸福指数,切实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牢抓实。
      “平安是民生之需,稳定是发展之基。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推进平安紫阳建设,用稳定‘第一责任’来保障发展‘第一要务’,才能为紫阳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县委书记赵立根说。

      抓住维护稳定的“牛鼻子”

      1月14日上午,向阳镇街道居民翁某在社区“老哈调解室”签下协议,同意支付受害方张某1.4万元赔偿金。一场因口角纠纷发生的打人事件,经社区调委会调解,仅用半天时间,双方就握手言和。
      “在社区,邻里、家庭纠纷较多,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发矛盾升级,埋下矛盾隐患。”该社区调委会主任哈志刚说。
      基层是社会矛盾的发源地,也是矛盾最为集中的地方,将维护稳定的防线建在基层,就抓住了维护稳定的“牛鼻子”。该县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工作机制,完善预防、排查、调解、服务一体化的社会稳定防控网络,牢牢掌握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主动权,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成为常态。
      该县依托联系服务群众“五个一”工作机制,建立干部包组联户与“政法进村”高度融合的全覆盖服务格局。全县898名镇干部与1445个村民小组、7万左右农户,1077名县直干部与5896户重点户结成固定包联对子,当好“社情民意调查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447名政法干警固定包联230个村(社区),当好社情研判员、普法宣传员和调解指导员。
      探索推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构建网格到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调解网络。全县17个镇和195个村(社区)均设立矛盾调解室,县上成立矛盾纠纷调解中心,配套成立道路交通、劳动人事争议、医疗纠纷等10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既关注百姓家长里短的“小问题”,又及时化解发展中产生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各种矛盾纠纷,让老百姓不跑远路、不花钞票、不打官司、不伤感情,就地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该县镇村两级定期召开包组联户工作研判会和党群例会,对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进行研判处置,尽可能把矛盾和问题消化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

      密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以前小区常有盗贼光顾,现在更换了高级防盗锁芯,晚上能睡安稳觉,出门几天也不用担心家中被盗。”家住会仙桥小区的黄新说起县公安局开展的“以芯换心”工程,竖起大拇指连声夸赞。之前,他家曾连续发生两次技术性开锁盗窃案。去年,该县针对入室盗窃案件居高不下的治安形势,找准门锁这个薄弱环节,实施“以芯换心”工程,政府补贴30余万元,升级C级锁芯6000余户,该做法已被全市推广。
      平安不平安,关键看治安。紫阳县始终坚持打防并举,积极构建防控体系网,抓治安巡逻和严厉惩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多措并举,逐步构建起集“打、防、管、控”于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全县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走进紫阳县110信息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可以同时清晰地看到县城25个治安监控点位的情况。据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全县新增150个监控探头、在建247个高清智能探头,将全县视频监控网覆盖到乡镇、交通要道,整合社会类视频监控268路,基本实现了“探头站岗,五级巡防”。
      做优“五级巡防”空中监控网的同时,该县以“三所三队”为主体,将派出所、交警中队、治安卡点警力整合,屯警街面、布警社区、驻警卡口,实行24小时巡逻,提升街头路面边界掌控能力;在农村地区,落实平安信息员、治安楼栋长等群防群治队伍;围绕“三个精准防范”,突出高危人员管控、危险物品查控、重点部位分控等重点难点,扎实开展锁芯升级、GPS车辆防盗系统和家庭智能监控安装,提高群众自我防范能力,打牢治安基础。
      针对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该县深入开展打击“盗抢骗”、整治“五霸”等系列活动,破获了一大批案件,连续12年保持现发命案全部告破;持续开展“破小案、暖民心”工程,侵财性案件、网络诈骗案件大幅减少。

      着力提高平安建设现代化水平

      “4411111吗?县城钟鼓湾加油站附近车辆乱停乱放,存在安全隐患,请予处理!”
      “好的,您的来电我们已经做好登记,工作人员会及时为您办理。”3月17日,走进紫阳县民调中心,接线员雷超正在接听群众来电。接完电话,雷超迅速在“4411111”热线平台上对来电进行记录,转办至县交警大队,整个过程无纸化,一气呵成。不到2分钟,一起群众诉求类电话便完成转办处理。
      “以前,我们接听群众来电后,要形成转办函,每天下午定时通过公文平台对当天的来电一次性进行转办,热线电话升级成热线平台后,可通过系统随时进行转办,既提高了办结效率,也减轻了工作量。”雷超说。据了解,该热线平台以户为单位,录入了全县所有干部职工和居民、农户的电话号码共18万个,覆盖率达到了94%,并分行业、系统和地域建立起到各单位和镇村组的专业数据库1701个,能够对群众来电诉求办理做到“任务交办逐级留痕,办公过程动态监控,工作进度可视可查,落实结果全面公示,考核结果自动生成。”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建立“4411111”热线电话平台是紫阳县运用信息技术推动平安建设现代化的有益尝试。站在时代的前沿,该县更加注重平安紫阳现代化建设。
      2016年底,该县开始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计划分三期整合综治、维稳、公安、防汛防滑、市场监管、安检等职能部门公共基础信息,建立县级信息研判中心、视频指挥调度中心和镇村(社区)综治信息中心,在综治维稳、安全应急、抢险救灾等工作中实现一厅式研判、可视化指挥、扁平化调度。目前,该县根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国家标准定制开发的综治信息系统已完成综治组织及综合业务、特殊人群、社会治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9个规定应用模块,G4电子地图运用、视频集成、防汛防滑、综合决策分析、领导移动督办等子系统正在开发中。
      据了解,该系统建成后,紫阳县三级综治维稳中心及县辖18个相关职能部门将共用一个平台,逐级分类上传数据,分级授权共享资源,层级定责管理指挥;还可针对民警、网格员、学生等不同群体,定向提供盗抢骗提示、租房、用工、考试等信息推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叶苗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