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 > 正文内容
    文件名称 徐启方同志在汉滨区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公开目录: 安政通报
    索引号 719776475/2017-0042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责任部门 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7年02月09日
    文号 安政通报第十二期 公开日期: 2017-02-22 18:15
    有效性 有效

    徐启方同志在汉滨区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7年2月9日,根据录音整理)

      今天上午分别在西坝、张滩、关庙、石梯等地看了一些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下午接着召开这次较大规模的调研座谈会,一方面是因为汉滨区在全市发展大局中举足轻重,市委、市政府寄予厚望;另一方面是汉滨区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追赶超越的关键阶段,任务重,困难多,需要各个方面支持。
      近几年,汉滨区在经济下行压力大,面临困难和矛盾较多的情况下,各级干部埋头苦干,工作富有成效,成绩可圈可点。一是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投资增速4年全市第一,工业增加值,城乡居民增收等主要指标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了翻番,2013年、2015年两次在全市考核中获得优秀奖,2014年还荣获了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争先进位奖。二是园区建设实现突破。短短的几年时间,五里工业集中区实现了百亿产值、百户企业、万人就业目标,省级农业园区和经济林果园面积全省第一,生猪养殖规模位居西北第一,阳晨模式、忠诚模式等一批示范在全省推广。三是民生实事取得实效。去年实现了43个贫困村2.54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中心城区新增了1.5万个学位,责任医生团队“茨沟模式”被上级肯定并在陕西省推广,文化体育、养老服务、就业创业、社会治理方面都取了重要成效。四是改革创新有亮点。现代农业、林下经济、医养结合、瀛湖治理等工作跻身于中省市级示范,“支部+X+贫困户”模式、新农合混合支付制度、民生政法5.20等创新工作获得了中省关注和充分肯定,汉滨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对外影响力连年提升。五是服务大局贡献突出。围绕中心城市建设,重点项目的拆迁,“三区”的创新发展,汉滨区做了大量的艰苦的细致而有成效的工作,为全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市委市政府也是充分肯定的。
      成绩不讲跑不掉,问题不说不得了。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客观地对待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今天我们调研也是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推动解决汉滨区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里我先提5个方面的问题,供大家思考。
      一是汉滨是全市发展的龙头,这个龙头舞起来没有?汉滨区国土面积占全市16%,人口百万,在全省25个城区常住人口排在第4,仅次于西安的雁塔区、长安区,渭南的临渭区,生产总值占全市30%,财政收入占1/4,既是全市的中心,也是全市的龙头,在全市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但2015年城区经济监测在全省25个城区综合排名第22位,生产总值233亿元,排第16位。无论是发展的速度还是发展的质量,都与汉滨区在全市的龙头地位不相适应。市区两级发改、统计等部门要在全省城区内寻找一些同构性的较大市区,认真研究他们的发展情况,找到差距,发现短板,明确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
      二是为什么“一路”之隔、“一河”之隔,发展差距如此之大?汉滨区的发展空间在哪里?高新区和月河生态城仅安康大道“一路”之隔,张滩片区与中心城区仅黄洋河“一河”之隔,为什么差距如此之大?从地理空间看,汉滨是全市唯一重点开发区,全市重点开发区只有1794平方公里,主要位于月河川道地区。但中心城市规划区达到168平方公里,高新区、恒口示范区、瀛湖生态区先后单列,划出546平方公里,国土开发利用及规划审批由市上负责,汉滨区发展没空间。从工作空间上看,撤地设市十几年来,发展中很多需要调整的财权事权、体制机制没有及时进行跟进,“三区”单列后自主发展,但很多社会事务继续由汉滨区承担,职责交叉,责任不清,导致很多工作推不动,汉滨有力使不上、有“苦”说不出,还经常受社会的责怪,干事创业着实不易。
      三是汉滨工作量大面广,我们是真心支持还是抱怨?汉滨区在客观上承担的任务重、事情多,既有保障中心城市建设的重任,又有加快广大农村发展的责任,而且社情相对复杂,信访维稳的压力大。市上很多工作都要汉滨区协助,很多会议需要通知汉滨区参加,区领导常常疲于应付,身心长期处于疲惫紧张状态。在党委、政府的眼皮底下工作,成绩跑不掉,出了一点问题也瞒不过、躲不开。因此,我们经常看到汉滨区的都是“缺点”、“不足”,很多工作做好了认为是应该的,一时没有做好常常会受到指责。同时,汉滨区还面临其它县区不同的压力,如干部多,交流和晋升的机会就少,干部积极性的调动就难。承担事务多,财政支出就大,收支矛盾也很突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现在城区建成面积从过去10几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近4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每年新增人口大约8000人,加上流动人口过万人,按照城市每新增1人、平均增加10万元的公共设施投资计算,每年需新增投入8亿元,投入不足造成江南城区市场、停车、绿地、文化、体育、休闲等公共设施缺失。城区每年新增中小学生约2500人,为解决上学难、大班额问题,市区一体做了大量工作,近三年城区教育投资近13亿多元,新增学位2.5万人,但按标准目前还缺1万个学位和1500名教师,负担十分沉重。汉滨发展的快慢,是影响全市的重要因素、关键所在,各级各部门都要结合自身工作认真思考。市直各部门、中省单位工作生活在汉滨区这片土地上,都是这个城市的主人,要切实增强主人翁意识,换位思考,真心实意支持汉滨发展。
      四是面对中心城市一些“遗留”问题久拖不决,症结在哪里?中心城市管理体制不顺、责权不对等、审批和管理分离,区上也有很多难处,甩不开膀子,放不开手脚,干又干不成,推又推不动。特别是在城市快速扩大、流动人口增多、建设管理任务不断加重的情况下,汉滨区客观上也承担了一些与其能力和权限不相符的事务,比如规划、国土、供水、防洪以及城市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管理,很多方面也承担了应由市上管理的职责。市直部门也很困惑,很多工作安排到汉滨区,要么推进不力、进展缓慢,要么完成不好、效果不好,还有很多项目历时数年不能突破。一些问题不是看不到,也不是不能解决,关键是责任不清、主体不明,一些问题推来推去,只有等上级过问了、关注了、媒体监督了才去管,这些都需要我们市区认真研究。城镇是集聚人口、资源、产业的最大平台,早在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就提出把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要求:“要充分认识城市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像重视农村那样重视城市,像抓‘三农’工作那样抓城市工作。”但是现在一些部门思考和推动城市建设的少了,汉滨区也有将精力从城市转到农村的苗头,今后中心城市建设要作为效能建设重点关注的区域,对发展中不集中、不给力、中梗阻,对跑调、杂音、不和谐的问题,都要从班子、从党员干部、从背后找原因,坚决做到“徙木立信”。
      五是支持汉滨区龙头带动引领发展,各部门支持到位了吗?2015年7月,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支持汉滨区龙头带动引领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很多真金白银的支持政策,如:“把五里工业集中区内市级审批监管的立项、规划、土地等事项授权汉滨区负责”“对中心城区160平方公里内重点项目涉及的土地、规划、住建等审批手续,建立绿色通道”等等。有的至今没有落实到位,相关部门要分析原因。凡是党委政府决策的事,各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今后需要市直市级部门支持的重点工作,汉滨区年初列出任务清单,市发改委统筹协调,两办跟踪督办、问责问效;既要了解督促落实情况,还要掌握推进情况。
      讲这些问题,不是要否定大家的工作,而是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对汉滨区来讲,要在全市舞好龙头,市上要给予真正的帮助和支持,同时要靠汉滨区的广大干部自身的努力,这一点党委、政府寄予厚望。一方面,汉滨区作为全市唯一的重点开发区域、“飞地经济”主要承载地和中心城市所在地,必须抓住被列为国家循环发展示范县区、国家重点湖泊生态治理县区、国家现代服务业重要节点城市、全国农村污水治理试点县区、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县区和京津冀对口援建县区等机遇,把这个龙头舞起来,争取为全市发展做出更多的、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汉滨区必须将追赶超越提升到政治的高度,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追赶超越”、“五个扎实”的战略定位和总体要求,落实郭青同志追赶超越工作的安排部署,对标先进找差距,明确追赶超越目标任务,奋起直追,拼抢一流。希望汉滨区的干部切实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用开放的思维和全局的视野,深化改革和创新,用改革思维去推动汉滨区的发展,破解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下面我讲五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当好引领绿色循环发展的排头兵。你们提出了“五个引领”和“五个翻番”,以及目标责任考核保持全市优秀等次,经济发展综合排名进入全省城区前18位,目标是明晰的,重点是突出的,现在关键是干。一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引领发展的主要支撑。聚焦关联全局、影响长远的大项目,精心谋划一批、推动开工一批、建成竣工一批;尤其要在项目策划包装上开动脑筋,敢于和善于无中生有、借船出海,力促更多500强企业和PPP项目落地。尤其要围绕首季“开门红”,聚焦项目抓推进抓落实,至少要有20个总投资30亿元的项目开工,确保20%以上的投资增速,为供给侧改革和经济转型提供强大的动力。二要把壮大工业作为引领发展的主体力量。要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为核心支撑,推进与工业生产的融合应用,抓好传统工业改造升级,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形成2-3个百亿产业集群,努力将五里工业园区打造成500亿元的园区,打造全市循环工业核心区。在城东新区要同步规划建设产业园区,产业壮大了、工业做强了,引领发展就有底气,追赶超越才有基础。三要把跨界融合作为引领发展的主攻方向。要围绕产业链拉长、价值链提升、产业升级壮大,立足区位条件,把跨界融合作为引领发展的主攻方向,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要围绕壮大绿色富硒农业,强化园区承载、企业培育和标准、品牌建设,以工业生产方式和运营模式,培育一批省级龙头企业和名优特产、地方特色品牌,积极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要大力促进旅游与特色城镇、美丽乡村、现代农业、文化体育、休闲康养融合发展,这方面汉滨区有基础,也有双龙景区的成功案例,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和运营,体现大手笔。
      第二,要当好打造“秦巴明珠”的排头兵。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生态宜居品质之城,就是要一方面修练“内功”、提升实力,另一方面增强城市“颜值”、提升形象魅力,让秦巴明珠更加璀璨。一要加快建设城东新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因受多方面原因的制约,城东片区始终发展较慢,黄洋河、张滩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成没能拉动这一片区的发展,各级领导不满意,群众意见大,关键是严重影响城市门户的形象。如果我们市区两级再任其这样发展,就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负责任。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先后提出了建设城东新区,就是要统筹新城、张滩、关庙、县河、石梯一体化发展,拟将东坝防洪堤以外的城东100多平方公里由汉滨区直接管理,市上充分授权,既解决市上“管不过来”的问题,又能解决汉滨区发展“没有空间”的难题。汉滨区要借助山水相依、湖城一体的独特优势,高品质设计、高起点规划,抓紧推进前期论证、创意策划和建设规划,尽快启动实质性建设,为打造品质城市贡献力量。二要自觉扛起城市建设的“主人翁”责任。建设品质城市、打造“秦巴明珠”,是“市区一体” 的共同责任,也是汉滨区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借势发展的机遇意识,积极主动融入“湖城一体、疏解江南、重心北移”的三大城市发展战略,以“责任在我、发展靠我、舍我其谁”的担当和“建功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全力保障和推进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和市政建设重点项目项。三要集中力量疏解江南。《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退、转、改、停、禁”五种方式,“两会”人大代表、政协、社会各界给予高度评价,虽然困难很大,但我们的决心不动摇。汉滨区和市区两级部门都要围绕改革、创新、推进,当好主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四要在城市管理上狠下功夫。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筋骨”,精神文明是城市的“灵魂”,建设品质之城、打造秦巴明珠,三分在建,七分靠管。要把成功经验和外地先进经验结合起来,既要通过加快建设来“强筋骨”,更要精细管理“铸灵魂”。
      第三,要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开放是追赶超越的必由之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要跳出“大山思维”看世界。发展滞后的根本是人的思想封闭,要克服潜意识里的小农经济、守成求稳、安于现状等观念,自觉把汉滨区放在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中来审视和谋划,从而打破僵化思维、摆脱路径依赖,放开手脚,敢想敢干,推动形成全方位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的浓厚氛围。二要迈出创新求变大步伐。勇于改革创新才能快人一步。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涵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智慧,善于用市场手段破解难题、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要大力培育创新主体,下大力扶持一批顶天立地的骨干龙头企业,下决心培育一批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特别要加大力度推进 “双创”,注重培育“瞪羚企业”,一个地方创客云集、瞪羚企业越多,创新活力就越强,发展就会越快。三要争创开放发展新成果。今年市上继续实施开放发展“十大行动”, 尤其是在推动安康人“走出去”方面力度更大,提出了“四千培训计划”,汉滨区要有更大气魄,打开山门、走出家门,加强招商引资、选商选资,着力在招大商、引进大项目上求突破见实效,切实提高对外开放的能力和水平。要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严厉打击欺生排外、打击“五霸”上出重拳、出实招,树立人人都是文明窗口、人人都是发展形象的理念。
      第四,要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排头兵。脱贫攻坚是重大政治任务、头号民生工程。汉滨区贫困村占全市1/5;贫困人口占全市1/4,脱贫任务最重。要想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唯有苦干实干、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要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坚定绿色循环发展不动摇,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凝聚社会各界帮扶合力,加快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要层层传导责任压力,按照“六个精准、七个一批”的要求,任务到镇到村,措施到户到人,精准施策,精准帮扶,打好攻坚战,一步一个脚印,一刻也不停歇的抓紧抓好,确保脱贫攻坚任务提前完成,引领全市同步进入全面小康。
      第五,要当好改进作风抓落实的排头兵。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汉滨区这几年的成绩与进步,是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干出来的,实现未来发展蓝图依然要干要拼。要牢记责任担当落实,坚持说了算、定了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迎难而上、克难奋进的拼劲,锁定目标、树高标杆、勇创一流。一年之计在于春,要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市区“两会”精神,抓紧分解下达目标任务,加快推进重点经济工作,全力确保首季“开门红”,牢牢把握全年工作主动权。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垃圾发电厂引进建设,坚决守住蓝天绿地,精心呵护一江清水。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抓好信访排查整治,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全面落实政府廉洁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续用力转作风促政风带民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汉滨区在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追赶超越的全局中,发挥着舞龙头、树标杆的引领作用,支持汉滨区加快发展事关全局,各级各部门都要以追赶超越为中心,把支持汉滨区加快发展、助推汉滨区追赶超越作为重大责任,进一步解放思想、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在市本级倾斜支持的同时,积极向国家和省上有关部门争取优惠政策。要在制定规划、项目布局、融资担保、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园区建设、企业培育、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建立绿色通道,在安排项目、分配资金时,要看盘子中有没有汉滨区,是不是占到应有的份额。特别是在涉及项目建设、执法监管、社会民生等等“微权力”方面,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只要有利于汉滨区发展,能下放的一律下放、能授权的一律授权、能委托的一律委托,在政策上、空间上、发展上充分授权,充分调动汉滨区的积极性,给他们创造“甩开膀子加油干”的条件。
      汉滨区要转变观念,主动加强与中省驻安单位、市直部门联系,汇报工作困难和问题。如西安市委要求书记、市长每年每人至少3次以上联系省级部门。市级各部门、区县、开发区的一把手,至少要到省级对口和相关部门去汇报请示,每年争取5次以上,这些做法要认真学习借鉴。要协调处理好与“三区”管委会的关系,发展共进、责任共担、产城共建、成果共享,形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各级各部门都要多一些理解和沟通,少一些指责、抱怨、推诿,深入实践,多在矛盾多的问题上下功夫,坚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不动摇,为中心城区建设,推动汉滨区加快发展尽一份力、尽一份责。

      公文PDF原件:安政通报第十二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