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两会”闭幕后,白河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将“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转化为大干快上的具体行动,把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加速“追赶超越、绿色崛起”的重要引擎,早动员、早部署、早安排,铆足干劲,紧盯狠抓。
攻坚方案相继出台、建设“路线图”明确清晰、保障要素精准到位……秦楚边城,一个个相继开工的建设项目,一项项加速推进的重点工程,汇聚起这座城市奋蹄疾奔的足音。
满弓发力,项目“引擎”催生加速度
岁末,寒意凛然。与气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白河持续升温的重点项目建设——1月16日8时30分,河街安置楼建设项目、构坪公路暨地方道路改造项目、万吨有机肥加工生产线项目、庆华化工单班年产1.2万吨乳化炸药生产线项目4个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总投资5.19亿元。没有鞭炮震地,没有锣鼓喧天,没有彩旗招展,但大项目建设热浪奔涌。
同日,县上召开2017年度项目工作会议,总结反思,安排部署,要求全县上下继续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紧盯在建项目推进,力促筹建项目开工,狠抓项目攻坚,确保首季“开门红”。
“发展机遇抓住了没有,抓住了多少?国家政策研究了没有,理解了多少?解放思想做到了没有,转变了多少?保障环境尽力了没有,付出了多少?”会上,县长李全成关于项目建设的“四问”叩击着与会人员的心,也折射出全县上下同心同德推进项目建设的决心和力度。
多年来,白河坚持“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一套工作班子、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一套奖励激励办法”的“五个一”推进机制,落实现场办公、跟踪督查通报机制,严格年度“红皮书”考核、招商引资和干部选拔任用的奖优罚劣机制,以责任倒逼作风,以作风保障落实,全县上下凝聚起推动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同时,坚持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工作流程,减少中间环节,缩短审批时间,不断优化项目发展软环境。
快马扬鞭自奋蹄。行走白河,一股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建设激情扑面而来。汉江白河电站、索超户外、年产3000吨杏鲍菇、希望农产品加工、好利友高频电感、天峰山风电站等一批大项目使县域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其支撑、带动作用日益显现;而一批潜能巨大、即将落地的大项目,将为白河长远发展奠定基石。
活用锦囊,敢想敢干跳起“摘桃子”
汉江之畔,焊花飞溅,装载车辆往来穿梭,投资1.5亿元的PPP项目河街综合管廊建设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
2016年,白河响应国家大力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号召,在全市各县区中率先启动总投资13.24亿元的4个PPP项目。通过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破解建设资金“瓶颈”。目前,河街综合管廊建设项目政府已与重庆中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正在实施建设中;县城副中心隧道、白郧汉江(省界)大桥、沙帽山片区公共休闲游乐设施项目有序推进,2017年初将启动社会资本招标。
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2015年,集镇“两厂(场)”建设中,该县借助国家推出“专项建设资金”促投资的重大举措,争取建设基金9100万元。
如果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专项建设资金”等国家政策是推进项目建设的锦囊,地方政府如何活用锦囊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资源匮乏、资金短缺,怎样引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催生“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建设局面?
关键在于厚植机遇意识,敢想、敢干、敢创新。白河把学习政策、研究政策、吃透政策作为项目争取的第一课,牢牢把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精准脱贫、陕南循环发展、飞地经济等政策机遇及市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深挖自身生态和资源优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跳起来摘桃子”,既争取项目投资,又争取政策扶持;既着眼关系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又着眼能巩固财源的好项目;既抓好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工业项目,又抓好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移民搬迁项目,实现重点项目储备报批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标一批。
2016年,围绕“十三五”规划,该县依托国家重大项目库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谋划投资150多亿元的三年政府投资滚动计划项目、投资100亿元的扩投资稳增长项目、投资12亿元的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项目、投资200亿元的专项建设基金项目、投资20多亿元的脱贫攻坚项目,不断充实全县重大项目库。争取各类项目资金近10亿元;争取到位扶贫贷款4亿多元;促进“政-银-企”投融资对接,金融机构为全县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各类贷款6.96亿元。同时,采取“一企一策”模式,破解招商困境,接待客商70批次300余人,成功引进项目97个,总投资61.92亿元。
和声绕梁,续谱“三苦”精神新篇章
桥儿沟古街似妙龄少女,出落得愈发标致:碧瓦飞甍、雕廊画栋,红灯高悬、招幌飞舞,山、水、城、人融为一体,尽显秦楚文化之厚重,冬日寒流未能挡住游人快步前趋的热情。
2013年,白河县抢抓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机遇,启动桥儿沟文化旅游街区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2亿元,实施了古巷道整修、民居楼改造、街区景观建设、环境整治提升等。2015年,桥儿沟文化旅游街区被评选为全省31个文化旅游街区。
1月13日,46个桥儿沟古街业态包抓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在县长李全成的带领下,深入帮扶门店,现场解决问题。县上通过下发《关于推进桥儿沟古街业态发展的意见》,落实帮建部门,为商户提供资金、项目筛选、手续代办等服务,并规定凡在古街一次性消费2000元的干部职工,可享受带薪休假一天。目前,衷家大院民俗风情苑、茹雅茶楼、长春苑、臻硒堂等46家涉及餐饮、休闲、民宿、古玩、奇石等业态迅猛发展。
可以说,桥儿沟古街既是白河城市建设形态、业态、文态和生态“四态”融合的典范,也是该县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推动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河街“三项”工程是白河史上最大的建设项目和民生工程,316国道白河县城国境段改线、防洪堤建设、棚户区改造3个项目从萌生、争取到捆绑推进,是白河人敢想敢干、合力攻坚的又一例证。项目推进中,县委书记陈晖亲自挂帅,带领全县各部门一线调研策划,奔赴省市汇报衔接,在专项资金、移民搬迁、汉江综合治理、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两场建设争取支持。棚户区改造项目推进中,县上每年将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预算资金的60%以上予以倾斜,并抽调精干人员,成立河街开发办,合力推动项目建设。
骏马驰骋,志在千里。2017年,白河将全面完成100亿元扩投资促发展项目的前期工作;新启动PPP项目4个以上;招商引资项目100个以上;争取项目资金8亿元以上……白河,这片曾收获“三苦精神”的热土,将继续以奋发昂扬的姿态,以项目建设舞动发展“龙头”,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