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在集中推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工作中,坚持“找、聘、派、建”四项举措,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立足“找”,让党员亮身份。该县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牵头,各镇(部门)、工业集中区党工委负责,对全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情况进行详细摸底排查,统计动态流入党员,将其纳入管理范围。同时,各党工委根据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的员工名单,通过党员信息管理系统逐一筛查,让“隐形”党员亮出党员身份,组织对“隐形”党员和非公企业主进行谈心谈话,帮助改正。经摸排,全县登记动态流入党员13名、核查“隐形”党员9名。
加大“聘”,壮大党员队伍。对没有党员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通过招聘党员员工的方式,进一步壮大党员队伍。要求从业人数30人以上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须有一名党员具体负责工会、群团等方面工作。该县成立了由非公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工商联、总工会、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督查组,重点督查30人以上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员工招聘情况。目前已有16个非公企业、2个社会组织招聘了不少于1名的党员员工,为组建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注重“派”,发挥孵化作用。结合《旬阳县退出领导干部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二线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强、素质高、业务精、经验丰富的优势,选派了67名二线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到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担任党建指导员。对选派到无党员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党建指导员,要求发挥孵化作用,用他们的一言一行感化企业员工,宣传党的政策,落实帮带责任,教育引导业主及优秀员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今年以来,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6名、发展党员13名,实现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的工作全覆盖。
强化“建”,扩大组织覆盖。通过找、聘、派等有效方式,扎实推进集中组建工作,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全部单独成立党组织;党员不足3名的,采取区域联建、派驻帮建、挂靠组建等方式,建立党组织。同时探索建立“派出党支部”,即把选派到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党建指导员进行整合,每3个人组成一个“派出党支部”,每个党支部负责在3至5个非公企业中开展党的工作。全县167个非公企业,有党员非公企业144个,建立党组织80个,其中单独组建33个、联合组建2个、挂靠组建45个,覆盖了144个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86%;25个社会组织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其中单独组建7个、挂靠组建12个,党组织覆盖率100%,实现有党员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全覆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