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问题苗头就要主动去管、当头棒喝”,这样的提醒谈话,在市工商局正逐步常态化。
省委出台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以来,市工商局党组、纪检组结合“三项机制”具体实践,广泛开展提醒谈话活动,从源头上防止机关党员干部破纪进而破法,从而夯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根基。
提醒谈话既是严管,也是厚爱。
从严治党要靠纪律管全党,把纪律挺在前面要靠坚强的党性和责任担当。要学深悟透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重要意义,落实好局党组的主体责任,用好用足第一种形态。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谈话,尽快纠正,不酿成大祸。一方面给党员干部拧紧纪律的阀门,另一方面也帮他们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在严管中体现对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
今年以来,市工商局党组书记王传杰率先垂范,对班子其他成员提醒谈话4次,对各科室、分局主要负责人提醒谈话12次。其他局班子成员互相进行了“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提醒谈话,对各自分管科室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也开展了提醒谈话活动,尽心尽责落实“一岗双责”。市局机关各科室、分局也主动跟进,在科室、分局内部开展提醒谈话活动,层层传导压力。
以制度作保障,不是“可谈可不谈”。
提醒谈话工作,说起来容易,但真做起来难度不小。一开始并不是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理解的,总会有“觉得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抹不开面子”的想法。
为推动谈话提醒工作的常态化,市工商局从建立制度机制入手,作出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由市局政办科起草,局党组会议研究通过并印发了《安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成员与党员干部提醒谈话制度》,对提醒谈话的对象、需要提醒谈话的四种具体情况、谈话的具体方式、谈话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都作出了明确;并向谈话人发放了《提醒谈话手册》,通过填写提醒谈话的具体内容,强调了履职“留痕”。出台《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纪检监督责任清单》,对挺纪在前、抓早抓小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
这项制度的建立,着力推动了市工商局提醒谈话工作的全面展开。通过建章立制,层层传导压力,让提醒谈话不再流于形式,不再是“可谈可不谈”的事,而是必须要谈,还要谈好、谈出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