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安康警方破获公安部督办“1.07”特大跨国系列电信诈骗案

作者:冯文康 周瑞儒 时间:2016-11-08 15:56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历经10个月,安康警方成功破获公安部督办的“1.07”特大跨国系列电信诈骗案,于11月8日,将涉案团伙骨干成员羁押归案,随后召开安康市公安局侦破特大跨国系列电信诈骗案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案情情况。
  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府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尚伟向专案组赴外抓捕人员辛勤工作表示亲切慰问。

 

  据了解,2015年12月,安康市连续发生20余起冒充安康市公安局实施的电信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给受害群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社会危害性极大。2016年1月7日,安康市公安局召开专案侦查工作会议,将此系列电信诈骗案件确定为“1.07”专案,逐级上报至公安部后,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办公室将此案例为第一批挂牌督办案件。截至目前,共抓获涉案团伙成员36名,缴获银行卡320余张,手机卡、网银U盾、开户凭证210余套,追缴赃款20余万元;串并32个省市县400余起案件,涉案金额达3500余万元。

  现已查明:自2015年以来,该犯罪团伙长期盘踞在印度尼西亚,按照公司化、分组制进行管理,在不同地点设总公司、子公司,人员以“绰号”代替真实姓名,统一食宿,严格考核,采取没收手机、严禁私自外出活动等措施,控制团伙成员实施诈骗活动。该团伙为实施诈骗行为,以陈某某为首的团伙骨干,对团伙成员明确分工,分别负责购买银行卡、搜集个人信息、网络改号、拨打诈骗电话和银行转账。组织多人在国内多个城市大量办理、收购银行卡、网银、手机卡带至印尼,为诈骗活动提供银行账户;通过非法渠道购买国内居民个人资料,为诈骗活动提供受害人信息;利用非法网络公司,使用网络改号软件,为诈骗活动提供网络技术;通过国内旅行社,先后组织200余人到印尼窝点从事电信诈骗;利用专业“车行”进行转款、取款。该团伙成员使用网络改号,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向国内群众拨打诈骗电话,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犯罪,制作假“通缉令”、“财产冻结令”等文书对受害人实施恐吓,要求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诈骗成功后,通过网银转账将卡内资金迅速分解转入多个下级账户,最终在印尼、台湾等地取现。该团伙先后向全国32个省市县众多受害人实施电信诈骗,作案400余起。其中,两起案件社会影响较大:一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范银贵被诈骗案,二是陕西省榆林市佳县高某某被诈骗案。
  “1.07”专案是安康市侦办的首例跨国电信诈骗案件,专案组紧紧围绕“立足本地、放眼全国”的工作思路,先后奔赴北京、天津、广东、福建、浙江、湖南、江西、广西、云南、湖北等地,开展侦查、抓捕、审讯等工作,快速突破了全案,创造了安康市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破案数量最多、逮捕人数最多、涉案金额最大的战绩,探索出侦办电信诈骗案件的“安康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王玲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