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地税局4季度采取14项促收措施,奋力冲刺全年收入预期目标。
一是向工作自信要收入。以深入贯彻落实《综述》精神为契机,把全系统干部的思想统一到省局的决策部署上来,对全体系统干部进行再动员、再鼓劲、再加压,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做到工作自信不降、工作初心不改、工作干劲不松,强化挖潜堵漏增收措施。在四季度冲刺收入任务的关键时期,不安排外出学习考察,不安排与组织收入无关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弥补收入缺口,促进收入预期目标完成。
二是向压实责任要收入。组织收入是税务人员的天职,以起步冲刺的工作状态,及早按全省工作部署,分解落实税费收入目标,细化明确促收工作流程,使人人身上有重担、个个身上有责任。同时,对税政、征管、评估、稽查分解专项增收预期目标,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齐抓的组织收入格局。
三是向数据管税要收入。以省局《综述》为指引,树立“三无三全”目标,充分运用数据管税平台市级1.6版的载体作用,建立大数据管理“国地税合作信息共享无障碍、部门间涉税信息共享无壁垒、国地税合作无盲区”。房土两税信息采集全覆盖,将数据管税平台36个单位的数据采集模式全面覆盖市县两级,加快自然人涉税信息采集步伐,全面掌握包括收入、房产、土地、车辆、投资等各个方面涉税信息。税种数据应用全方位,结合《综述》精神和自身工作实际,对数据管税任务再进行细化、补充,严格按照时间表和任务清单,将数据管税任务逐项落实到位,让数据管税变成税收的“真金白银”。税收风险疑点全应对,已通过数据管税平台向各县区推送风险应对任务125户,各县区局单户发起评估任务45户,全面加载运行新的总局、省局和市局税收风险指标进行第三次税收风险扫描,在11月底前全面落实风险应对任务“清零行动”。
四是向税收共治要收入。紧密依靠各级政府在协税护税方面给予地税部门更大帮助,协调各单位正确履行好协税护税义务,配套出台相应的考核办法,将税收保障义务履行情况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尤其是在个人房屋出租税收管理方面,力争由政府牵头,推广岚皋县“集中协管、分散代征、定期开票”模式。
五是向风险管理要收入。将风险管理作为数据管税的有效抓手,切实发挥风险管理在管控税源、组织收入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据5个优秀评估模型,深化数据增值利用,充分利用第三方信息,深入查找税收风险,推送基层精准应对。加强对长期零申报、纳税信用等级低、税负变化异常等类型纳税人的日常评估,提高税源控管能力,促进组织收入。
六是向精征细管要收入。认真落实省局《综述解读》的税种管理要求,利用国税数据,做好国税征收房地产增值税和土地增值税预征税额分析比对,并开展国有资产处置(国有房地产转让)土地增值税清收。扎实做好股权转让第三方涉税信息核查清收工作,全面推广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管理。切实做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户8类181项后续管理事项审核评估工作,不符合税法和政策规定的税前扣除、减免税事项,及时纠正并追缴清收税款。落实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政策,扎实推进财行税分税种明细申报表的应用,及时发现疑点信息并核查,下大力气攻克个人出租房屋等税收管理的难点。最大限度弥补“营改增”后税源减少的不利影响。
七是向深化合作要收入。积极主动加强与国税部门的工作对接,完善“用国税发票、控地方税收”机制,落实财政、国税、地税联合《进一步加强国地税合作征收税款的通知》文件精神,并对国地税合作征收税款情况全面检查。结合现有国地税农村税务所机构设置情况,通过联合办税、互派人员、委托代征等方式,加强国地税农村税务所征管互助与执法协作,确保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附征地方税费与每一笔增值税同步征收入库,最大限度防止地方税费流失。召开国地税联席工作会议,重点案件实施联合税务稽查,提高税收公信力。
八是向稽查执法要收入。充分利用税务稽查的“尖兵利器”,合理压缩稽查审理、执行时间,加快稽查工作进度,全面完成第二批71户重点税源企业稽查任务;结合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明细申报工作,对全市非盈利性医疗机构开展专项检查;对全市2013年1月以来的电力电信设施施工占地产生的耕地占用税、契税和其他地方税费进行专项检查。
九是向清理欠税要收入。加强陕南移民搬迁欠税清收力度,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与本级财政部门做好沟通联系,确保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进一步夯实“先税后证”控管机制,逐户逐笔核实土地出让与储备面积,占用基本农田用地要按政策加成征收。重点抓好安康机场、公路、铁路、水电水利设施建设用地耕地占用税、契税的清理清收。加强政府投资工程和国有企业税收清欠,对城市发展集团等企业全面进行欠税清理。对纳税人欠缴的营业税必须全面摸清底子并在2016年年底前追缴入库。
十是向地方保障要收入。深入落实《安康市财税收入保障办法》,针对“营改增”后的新问题,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加强与财政、发改、工商、国土和不动产登记等重点部门协作,及时传递各类涉税信息,在质量上保证真实、准确,以便各级地税部门征管精准核查,加强税收源头管控。涉及政府投资项目欠缴税款的,要积极做好汇报,争取相关部门配合,协调税款入库。
十一是向专题分析要收入。将税收分析作为服务税收大局的“眼睛”,着眼于“营改增”后地税税源变化,逐步建立新的税收分析指标体系,构建分析模型。关注焦点问题,打造税收分析的“拳头产品”。积极联合国税开展分析,注重向专题分析转变,深化政策效应分析和税收风险分析,挖掘税收变化趋势和潜在税源,积极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增强地税话语权。
十二是向税费同征共管要收入。坚持税费并重,落实税费“五同步”机制。各级各部门切实加强协作配合,积极推动建立社保费全责征收机制,落实好税费同征共管各项工作,做大总体收入蛋糕。坚持数据管费,发挥金三系统与数据应用平台数据综合应用,持续推广费源监控、缴费评估、查询服务系统,深化相关联的税收信息和第三方数据的分析比对。优化缴费服务,大力推广电子税务局、个人缴费银行代收等服务系统,提高缴费服务水平。
十三是向纳税服务要收入。推广多元办税优化纳税服务,对今年落实《纳税服务规范》情况进行“回头望”。将集成整合实体办税、网上办税、移动办税、电话办税、自助办税等线上线下各类办税服务资源,提升多渠道、泛在化、全覆盖的办税体验。进一步优化完善通办流程,列出通办事项清单,紧密加强协作配合,针对“营改增”和“金三”上线后的新变化,切实落实好同城通办事项,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让“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落地生根。
十四是向全面督导要收入。严格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在全面督导落实上发力。积极争取并完成市政府主导,组成联合督导组赴各县区开展督导收入。督导工作具体到各个税种、重点税源、相关行业、某个项目。地税部门通过持续强化税收保障增强政府对地税工作的重视支持,充实专业团队应用数据管理提高地税征管质效,全面落实督查事项,协调解决组织收入困难,确保增收措施落到实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