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专题文章>振兴汉剧 > 正文内容

    汉调二黄知识专题之二——汉调二黄的表演艺术

    作者: 时间:2016-06-27 09:19 来源: 字号: 打印

      由于这一剧种渊远流长,根植于民众之中,经长期实践,用以生活为基础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与浪漫主义的艺术夸张紧密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古朴、细腻、别致的表演风格。
      1、做工细腻,表演传神
      汉调二黄的这一特点在广大流行地域为人民群众所称道。历代艺人,传徒授艺讲究“演啥象啥,合情入理,精细别致”,“马门帘一揭,不是自己而是戏中之人”。长期以来,不少独具匠心的演员,既从人物出发,又合理运用表演程式。吴宝卿扮演《武家坡》的王宝钏、《汾河湾》的柳迎春、《桑园会》的罗敷女,这三个角色的性格、身世、环境和特征有极近似的一面,但他运用不同的表演处理手法,给人以同中有别,别中有理,情趣迥然,恰当自如的深切感受。观众经常要求三个戏一次连续演出,百看不厌。赵安子演戏最讲研究人物,他博览群书,悉心体验,饰《失空斩》中的诸葛亮,根据剧情的发展变化,把平静、焦虑、惊恐、沉思、决断、悲哀等细腻的内心活动表现的层次分明,合情入理。表演上,关中、洛镇派讲究激情、火爆;汉江派擅长细腻、含蓄。一些剧中角色如《二虎山》的王英、《打龙棚》的郑子明等皆以大段唱腔与幅度较大的身段密切结合。《黄天荡》的陶大,在一张椅子上大段道白掺合表演动作边说边舞,生动有趣,效果强烈。早年,舞台上曾根据不同的人物、剧情采取喷火、动眉、转眼、面部肌肉颤动、变脸、耍獠牙、磋牙、真刀挂彩、踩跷子等特技。《九锡宫》还把花灯、彩船、龙灯、狮舞搬上舞台。《兴隆镇》、《三家店》、《探阴山》等戏有表现恐怖淫劣之状,现已淘汰。
      2、十门角色,各具特色
      据说,早期上演剧目较少,行当只有末行及生、旦、净、丑诸种。一般末为班长,生代老生,旦代小生,净代老旦,丑包杂角。老艺人流传,戏班曾有三类九门的行当划分:老生、须生、小生为一类;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为一类;老旦、正旦、贴为一类。经不断发展,现流行的十大行当即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又称十门角色。
      一末为十行之首。沿袭古剧中之付末,开场先出,反意所称。角色包括《三击掌》王允、《清风亭》张元秀等。  
      二净与京剧铜锤花脸相似。《龙凤阁》徐延昭、《下陈州》包拯以及曹操、严嵩等“白脸”也隶属二净。
      三生又称须生,多以挂“黑三”髯口为标志。《上天台》刘秀、《南北会》杨四郎、杨六郎均属三生应工。
      四旦也叫青衣或正旦。主要指秦香莲(《琵琶词》)、王宝钏(《大登殿》)、陈杏元(《二度梅》)、杨素珍(《柳林写状》) 等举止庄重、性格内涵的中年妇女角色。
      五丑原系插科打诨者,角色又分文丑、武丑、大丑、小丑,正反面人物都有。
      六外俗称二花脸,意系补二净不足外加一行。以做工、武打为重的花脸,不仅表现有精神气度的角色,还杂以插科打诨,语言风趣生动,演员兼演彩旦,足见风格独特别致。
      七小是文、武小生。有贫寒生、袍带生、短打武生和长靠武生等之细分。
      八贴——旦行。正旦不足而以贴补。泛指除青衣、老旦以外其他的妇女角色,如花旦、小旦、刀马、武旦、闺门、丫环……。
      九老专指老旦,即老年妇女角色。
      十杂或称靠把生,与一末、三生同类,但以武打、做工为主。象《过巴州》的严彦、《御果园》的秦琼。杂以末生不足而添加一行,有演员以杂角驰名于众。
      此外尚有童生(娃娃生)、豹脸(娃娃净) 未另出一行,多由六外、七小应工。
      按艺人习惯,一末、二净、三生、四旦称为“四梁”,以唱做为主,尤重唱工,多见于正戏的“泰山”角色。从五丑、六外、七小到八贴称“四柱”,以做工为主兼以唱念,重头戏也占一定数量。
      十大行当的唱腔、道白、台架、身段、表演程式各有区别。嗓音的运用,四旦、八贴用“假音”(小嗓,早先小生由旦代演亦用小嗓,现多已改变);一末、九老多用“苍音”;二净、六外多用“虎音”(粗嗓、大喉咙和“将音”);五丑、七小多用“尖音”(细音);三生、十杂多用“正音”(也用边音)。
      3、多样道白语言
      汉调二黄戏使用的道白语言主要以韵白和陕白为主。韵白即中州韵,是一种古老的声韵道白语言,加上使用“湖广音”,特点是字中有音,音中有字,刚柔相济、琅琅上口,讲究抑扬顿挫,节奏感强。川、陕、鄂、豫等流行地带皆能适应。一末、二净、三生、四旦诸行当多采用韵白。陕白即陕西地方语言(陕南安康、商洛属这一语系),接近民间,通俗生动。表达刚直、暴燥、爽快、利落、活泼、幽默的人物个性,说起歇后语、风趣话更具乡土气。五丑、六外、七小、八贴行当习用陕话道白。属二净行的包公、《淮河营》蒯辙、刘蝉(小生) 也用陕白。
      此外,流行一种按剧中人物籍贯道方言的独特风格,《打龙棚》的郑子明要说山西话;《献地图》的张松道四川话;《渔舟配》的周渔婆说湖北话;《四进士》一剧,宋士杰、毛朋、杨春道韵白,顾读道陕白,下书人、姚庭春说河南话,老师爷说黄州话。而凡属番邦异族、太监、宫人概用京白,如《法门寺》刘瑾、贾桂,《四郎探母》的番邦公主及《大登殿》马达、江海等,沿袭至今演出现代戏凡属外国人的角色也全用京腔道白。
      4、脸谱别具风貌
      汉调二黄艺人们向以魏征为脸谱及净角行当的始宗,据传唐代宫庭演戏,众大臣扮妆随合,丞相魏征怯场怕羞以色涂面之故。本剧种经发掘整理自上古时期的神农、蚩尤到清代多尔彻及外传戏天神鬼怪等历代有名有姓脸谱达450 余种,已彩绘笔法细腻、考究严密、造型生动的面具脸谱322 个。汉江派特点是“笔调细致大方,颜色配合匀净鲜明”;洛镇派讲究“直线须直,圆线得圆,白的一大片,黑的一条线”。设色多以黑、白、红、瓦灰为主,兼用金、黄、蓝、紫诸种。类似“七个半”黑脸大将姚刚、李刚、尉迟敬德、张飞、常遇春、楚霸王、郑子明(半边黑脸) 这些用笔调不同的黑色为主构成脸谱的净行人物为数不少,所以人们又把花脸行当俗称“唱黑头的”。生角(红生)、丑和贴旦中的钟离无盐、木兰英也都有脸谱。脸谱分类有三块瓦、十字架、红花、黑花、五花、吊膛、麦子(白脸)、起旋(左右不对称) 豹脸(不挂须)、老脸、草脸等种类。有的一个人物,因年龄、环境、遭遇不同,脸谱随之变化。《断双钉》、《断太后》、《铡美案》等戏的包公,额部月亮有偏有正,有圆有缺,且月涂红色,膛用蓝灰,各不相同。关羽脸谱通常只用红、黑二色,可是在《困曹营》表现出忧闷,《过五关》、《华容道》表现出愤怒,《走麦城》表现出颓丧,四出戏里用不同画法的脸谱,艺术效果也就不同。有些脸谱描绘动物、兵器、文字等符号,用以突出表现身份和性格。
      5、音乐唱腔
      汉调二黄的音乐形式属板腔体。以现统称的西皮、二黄为主调,属“皮、黄”声腔。曲调简朴而幽雅,婉转又激昂。
      汉调二黄戏艺人向来称二黄为“上把”或“上调”,胡琴定弦5-2。唱法讲究“板起板落”,即“顶牙子”开口。板式有【导板】、【慢三眼】、【原板】、【摇板】、【散板】、【飞嘹子】、【小导板】、【快板】、【碰板】、【滚板】、【平板】、【洒头】】。腔类有【迥龙】、【四柱】、【流里表】、【板头】、【麻鞋底】、【硬三板】、【幽冥钟】、【走马平板】、【梅花蹄】、【十八板】、【软二黄】、【硬二黄】等。西皮调称“下把”或“下调”,用胡琴定弦6-3 弦。一些板式在唱法上讲“眼起板落”,即“过牙子开口”。有【导板】、【一字】、【二六】、【三流】、【快二六、流水】、【摇板】、【散板】、【飞嘹子】、【快板】、【滚板】、【洒头】等板路。腔类有【流里表】、【二凡】、【九眼半】、【硬三板】、【麻鞋底】、【灯笼挂】、【黄龙滚】、【背弓腔】、【大过板】、【八牙子】、【弦儿上】、【弦儿下】、【四块皮】、【四不沾】、【度百草】等。二黄的反调称反二黄(阴板);西皮反调称反西皮,常用板式不多。汉调二黄有些唱段花腔较少,迂迥短促,变幻不多,故显朴直平凡。另外还有高拨子、四平调、徽调、昆腔、梆儿腔、吹腔、七句半、钉缸调、高腔、山歌、渔歌、莲花落、翻山调等大都在西皮、二黄难以表达之处运用的腔调。四平调与京剧同名曲调相同。徽调实则“下把”(西皮) 流水板,系艺人习徽班的一种唱法,末、净、丑行见用,象《牧虎关》高旺、《三搜府》施公皆用徽班调唱西皮流水。昆腔即昆曲,竹笛伴奏,用于象《大赐福》等神戏及武打戏唱段。《过二关》、《花园扎枪》用梆儿腔(吹腔)、《下河东》用唢呐调(翻山调)、《钉缸》用七句半、《小放牛》用小调等。其他杂腔什调根据特定人物和剧目适当运用。
      把西皮一字和二六唱调的过门重复一遍叫做“双环环”,这是关中派、洛镇派及下河派唱腔的一大特色。又因整个唱调委婉不足,直朴有余,而又有“硬腔”的说法。其他各派也有由于地域、师传、语言、演员条件和行当不同等原因,行腔运调、徐疾节奏也都略有不同。
      传统戏有二黄或西皮一调到底的,但多数都是两种曲调交替使用。前辈艺人们还创造了一种上句唱上调(二黄) 下句接下调(西皮) 或前半句唱上调后半句唱下调的方法,如《二进宫》“跪臣”一节,徐彦昭前半句二黄原板放散“吓坏了定国王”,杨博接“兵部侍郎”就转上了西皮快二六板(流水),这种变调改板的“倒把”方式为汉调二黄音乐的传统特点。
      据建国后统计,汉调二黄的曲牌多达四百余种,保留下来的约百种左右,有唢呐曲牌:【朝天子】、【寿筵开】、【芦毛令】、【玻璃盏】、【女点将】、【节节高】、【勾腔】、【大朝将】、【番王令】、【对面笑】、【粉蝶儿】、【四合四】、【到春来】、【大开门】、【三枪】、【点绛唇】、【雁儿落】、【二凡】、【一江风】、【梅花酒】、【新水令】、【挂玉环】、【耍孩儿】、【泣颜回】、【园林好】、【柳青娘】、【山坡羊】、【收江南】及丝弦曲牌【哭皇天】、【杀鸡】、【小开门】、【放风筝】、【小桃红】、【银纽丝】、【栖梧桐】、【石榴花】、【扑蝴蝶】、【雪花飘】、【打洞】、【飞花】、【万年欢】、【四合四】、【夜深沉】、【朝天子】、【紫竹林】、【鬼推磨】、【摸黑】、【思春】、【叠断桥】等。这些曲牌不仅用以渲染情节、制造气氛和衬托动作表演,而且其中以词填唱者不少。
      乐队的组织形式叫做文、武场面。文场面以伴唱为主,由丝弦和吹奏乐器组成,其中,胡琴(京胡)、京二胡、月琴称“三大件”。按照传统的说法,弦索的作用在于“接腔送调”和“托腔包调”。旧时戏班场面六人,文场一把胡琴(那时琴筒较大,使用软弓)、一支笛子或月琴。后发展和吸收了扬琴、二胡、三弦、阮、琵琶及大、小提琴等乐器参与伴奏。吹奏乐器有唢呐、叽呐用于吹奏曲牌和少量唱腔、“引子”的伴奏。竹笛既吹奏曲牌又伴奏唱段,尤其用于昆腔、吹腔、小调的伴奏和弦乐的定调之用,艺人俗称“几眼唱调”,皆因竹笛定弦法得名。武场面以铜木响打击乐为主,乐器有牙子板、暴鼓、尖鼓、堂鼓、战鼓、道锣、铙钹、铰子(二五子)、小锣、马锣、银锣(狗娃)、水子、木鱼、梆子等。武场面一般四人,即司鼓、司袁锣、司钹、司小锣,其他铜木响乐器根据情况需要兼而用之。司鼓人(旧称坐九龙口),掌握整个音乐节奏的轻重缓急,自启幕到落幕, 始终贯穿全剧(过去乡间演戏,武场面还要在开演前打“闹台”,以催促观众迅速进场)。锣鼓的“扎子打头”,关中派与秦腔大同小异,汉江派又与关中派小有不同,建国后汉江派的一些团体改用京锣、苏锣、京钹等并吸收了京剧的部分“锣经打头”,关中和陕南更有了一些区别。据发掘整理,武场面传统打头名称有【八哥洗澡】、【雁撇翅】、【豹子头】、【南瓜蔓】、【乱石窖】、【幽冥钟】、【金钱花】、【慢五锤】、【九锤半】、【三声号】、【十六钹】、【磨捶子】、【一声号】、【锅粑点】、【望家乡】、【走捶子】、【马蹄靴】、【大分家】、【水底鱼】、【扑灯蛾】、【五捶子】、【十八捶】、【倒脱靴】、【老大】、【老二】、【老三】、【翻山鹞子】、【加官头】、【硬四钹】、【三吹】(三催)、【倒八捶】、【三翻腰】、【胡光伦开场】、【鸭子拌嘴】、【反乱石窖】等数十种。
      还有一种特制约七尺的铜管长号,又叫“二马驹子”,虽属武场乐器,但归“检场”人司管,既作战马嘶鸣的音响效果,又在一些正剧、悲剧剧情发展的高潮时吹响,顿时大增庄严肃穆和悲惨壮烈的气氛。散戏、么场也吹长号,故看戏结束有“挨了喇叭头子”的说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杨雯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