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 > 正文内容
    文件名称 鲁琦同志在全市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现场会上的讲话 公开目录: 安政通报
    索引号 719776475-20400-2015-0320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责任部门 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5年09月14日
    文号 安政通报第六十三期 公开日期: 2015-09-14 16:12
    有效性 有效

    鲁琦同志在全市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5 年9 月1 日 根据录音整理)

      市政府徐市长多次强调要求,安康农业必须走特色农业之路,做到特色农产品“一般人买不起、有钱人买不到”的目标。今年以来,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市政府在充分调研、认真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6 月25 日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的意见》。这个《意见》是徐市长亲自安排部署,经各有关方面反复调研完善,徐市长亲自审定签发的。今天,我们在宁陕县召开全市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现场会,是启动动员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意见》,进一步安排部署有关工作,确保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建设开好头、起好步。上午,大家参加了宁陕县生态富硒循环农业示范县整县推进启动仪式,刚才,用慧局长对全市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建设工作作了全面具体安排,很细致、很到位,我完全同意,请大家抓好落实。红丹县长对宁陕县如何整县推进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讲了很好的意见,希望宁陕县抓住机遇,大胆实践,探索模式, 积累经验,树立样板。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对发展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的认识
      当前,我市正处在农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是必然选择,有要求,有优势,有基础, 有机遇。
      首先是有需求、有优势、有要求。现代是安康农业的发展目标, 势在必行。我市自然条件很差,“九山半水半分田”,人均耕地很少,农村基础设施很差,自然灾害频繁,劳动力大量外出,出现空心村和大量留守老人儿童,无人种地的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加之农村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小而散、效益低的传统农业,已经极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生态是安康农业的最大优势。我市地处秦岭淮河南北过渡带,具南北衔接、东西过渡的特点,森林覆盖率达65%,年降雨量750-1100 毫米,四季温和,气候宜人;汉江安康段是中国最洁净的水源,是全国唯一一条保持二类水质的河流,安康是全国16 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之一,有91.9%的面积属于国家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生态条件十分优越。
      富硒是天赋安康的特色资源。我市是全国富硒面积最大、地层最厚、最宜开发利用的富硒区,硒储量大、浓度适中,属于全世界难得的土壤富硒且易于被植物吸收的富硒区域,被有关专家一致评价为“优质、环保、安全”的富硒区,被誉为“中国硒谷”,富硒是我市农产品最独特的品质和发展优势。
      循环是安康农业的必走之路。我市是国家主体功能定位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涵养区,两个“国字号”的定位,都决定了我们必须将保护自然生态的政治责任与发挥生态优势的发展责任有机统一。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求我市循环发展,省委省政府对陕南也是要求循环发展,我市工业上已关闭了一大批企业,农业如果不及早转型,不走循环发展,将来可能要关闭一大批农业企业,届时损失将更大,治理成本更高,所以循环发展是我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广大群众对农产品多样性需求和质量安全的刚性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循环发展,提升农产品品质,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已经迫在眉睫。
      第二是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安康农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产业发展,确立了“特色产业、园区承载、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品牌打造、循环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握紧拳头抓生猪、富硒茶、魔芋、核桃、现代渔业五大农业特色产业,成效显著。重点产业进一步突出,目前,我市生猪规模养殖量居全省第一,富硒茶居全省第二,魔芋产业位居全省第一,是全国魔芋产业第一地级市;园区辐射能力增强,全市共启动建设各类园区342 个,其中省级园区已达31 个、市级达95 个;龙头带动作用明显,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 家,省级龙头企业31 家,市级龙头企业46 家;科技支撑有力,持续深化与中国农科院合作,编制了《总体规划》,加强与四川农大、华中农大、甘肃农大、云南农大、西北农林大学的务实合作;品牌打造力度加大,市县区共同发力,持续加大生态(富硒)农产品品牌宣传营销,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循环发展初具雏形,“猪沼茶”、“猪沼菜”、“猪沼果”等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被中国农科院称赞为“安康模式”,具有很强的复制性和推广性。
      第三是有机遇、有扶持、有希望。我国用 30%的世界农药用量、 40%的世界化肥用量,生产粮食却仅占世界20%,问题十分严峻。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中央第一次专门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前不久又出台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明确提出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农业部提出了“一控两减三基本”(即“一控” 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两减”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三基本”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的目标任务,要求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将其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并在浙江省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建设,将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我市目前正在给农业部打报告,争取列入国家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给予支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陕南循环发展,近年来在循环发展、农林水产业项目、环境治理项目、扶贫开发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等各个方面给予了安康极大的扶持。2014 年仅支农专项资金投入多达89 亿元。陕南循环发展省上过去每年给6 亿元,今年给10 亿元支持,过去每年给安康农业循环发展2000 多万元支持,今年可能达到3000 多万元支持,省农业厅白厅长前不久在宁陕调研,对我市发展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给予高度肯定,并批示要求农业厅研究给予扶持。市委、市政府更是高度重视循环发展,提出的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思路与中省要求完全契合,在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全委会、市政府全体会上,郭书记提出“把富硒产业打造成生态友好型产业的首位产业”,徐市长要求“要把安康建成真正的全国魔芋之乡、全国富硒茶之乡、全国富硒产业基地”。我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的意见》提出市财政园区建设资金1500 万元,每年拿出1000 万元重点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循环农业示范镇、示范园区。我们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就是做大做强富硒产业最有效的切入点和最有力的抓手。
      因此,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坚定决心,加快推进。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建设
      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是我市“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我们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我们的总体目标是,按照陕南循环发展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构建农村主导产业生态(富硒)循环发展体系为目标,以安康市国家级特色(富硒)高效农业院地合作示范区建设规划为抓手,以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一县十镇百园”试点工程为载体,通过构建五大体系、实施十大工程,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着力形成主导产业明晰、资源循环利用、污染有效防治、环境持续改善、产品优质健康的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体系。到2020 年,建成1 个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示范县、10 个示范镇、100 个示范园区,实现资源利用高效化、废物利用循环化、生产全程清洁化、产品安全优质化、产业发展效益化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为此,我们要突出重点,着力在以下七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在现代上下功夫。李克强总理用三句话概括了什么是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技术支撑农业、现代设施装备农业、现代组织方式经营农业。按照李总理的要求,我们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大科技支撑力度。要以“一县十镇百园”试点工程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西农大、华中农大、甘肃农大等农科院所合作力度,整县推进、试点镇、示范园区都要有科技院所的支撑。要继续实行科技人员承包责任制,继续加大科技人员培训力度,引导科技人员深入园区、深入企业开展创新型科学研究,把成果写在大地上、写在生态富硒循环农业的大发展上。要充分发挥安康学院科研力量作用,组织安康学院科研队伍进重点县、重点镇、重点园区开展科技服务。要继续抓好职业农民培育,着力壮大职业农民队伍、提升职业农民素质,带动更多农户投身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建设。二是继续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围绕百园提升工程,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现代设施装备,力争建成一批现代设施装备齐全、产业循环发展、产品质量安全的现代智慧农业园区。农机设施要结合安康城镇化和工业化实际,尽量离开川道,向“两山”进军,要山地化和小型化。三是继续加大龙头培育 力度。每个产业要培育一批省级或国家级龙头企业,围绕重点企业, 每个产业培育几个国家级的产业航母,每个产业航母都能成为上市公司。市县区要保持定力,通力聚焦培育市上确定的20 个重点企业,力争每个企业都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各县区要围绕五大产业确定一批重点企业、重点经营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聚力聚焦进行培育。
      二要在生态上下功夫。一是产业结构要生态化。坚定不移地重 点推进生态猪、富硒茶、魔芋、核桃、生态渔业五大支柱产业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二是产业布局要生态化。要以生态化种养、循 环化发展为重点,农业种养业要向非开发区布局,要向山上、林下布局。要坚持抓重点县、重点镇、重点村,抓“一镇一业一园”、“一村一品一园”建设,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三是产业园区要生态化。要大力实施“五治”工程。抓好治土、治水、治肥、治药、治添加剂,有效防治面源污染。要以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重点,严格保护耕地质量,积极开发利用有机肥料,防止重金属等有害污染物进入土壤。加强污染防控,确保农业生产用水安全。加快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推广高效环保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实施好化肥零增长行动。要建立健全饲料、兽药及添加剂购买、管理和使用制度,严禁兽药滥用和违禁药物、添加剂违法使用。大力推行绿色防控技术,使用高效、低毒、环保型化学药剂和生物农药,最大程度降低环境污染。列入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发展示范工程的“一县十镇百园”要率先开展“五治”工作。
      三要在富硒上下功夫。富硒是安康得天独厚的资源。我市富 硒食品产业近年来连续保持30%以上的超高速增长,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成为仅次于新型材料的第二大支柱产业。郭书记在今年的市委三届八次全会上强调,“要把富硒产业打造成生态友好型产业的首位产业,实现富硒产业的跨越发展”,明确指出,富硒产业是安康最具成长性、最具带动性、最具持续性的朝阳产业。我们要按照郭书记提出的目标要求,在继续提升“中国硒谷”地域品牌影响力、夯实富硒产业基础工作、转变服务扶持方式上持续用力,以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发展为载体,以生猪、魔芋、茶叶、核桃、渔业五大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做大富硒产业基地、做强富硒龙头企业、做靓“中国硒谷”地域品牌和生态富硒农产品品牌。
      四要在循环上下功夫。要积极构建农业产业循环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循环开发、链条循环延伸的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严格执行农作物秸秆禁烧制度,推动农作物秸秆向生物质肥料、饲料等综合利用转变。深入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多渠道扩大“三沼”综合利用,促进农村生活污水、畜禽污水等转化为清洁能源和优质肥源。加快建立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农膜等集中回收处理机制,促进农业投入品及包装物回收处理,防止对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要严格实施畜禽禁限养制度,深入开展畜牧产业提质增效活动,加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做到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
      要延伸循环农业产业链条,把循环发展理念贯穿到农业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按照立体化、循环化、无害化的要求,积极推广粮经轮作、间作套种、林下种养、高效的渔业生态养殖等多样化生态发展模式,重点推广“猪沼菜”、“猪沼茶”、“猪沼果”等“猪沼园”种养结合循环模式,不断延伸生猪养殖、富硒茶、魔芋、蔬菜种植等产业链条,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着力推动农业高效循环发展。
      五要在安全上下功夫。要围绕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积极探索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农产品产业链,尽快在“一县十镇百园”上推行质量安全可追溯条码制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放心的特色农产品。要建立富硒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加强富硒食品源头控制,强化富硒食品安全全过程管控,全面推进富硒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建设。要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强化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依法规范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市场秩序,依法查处非法制售和使用违禁药物行为,从源头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危害的隐患。要严格实行问责,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责机制,完善县、镇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
      六要在品牌上下功夫。着力做响做亮“中国硒谷、生态安康” 地域品牌、生态富硒农产品品牌和生态富硒农产品物流中心品牌。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完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等农业标准体系,鼓励和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产品质量认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及GAP 认证等工作,提高“三品一标”认证比率。要大力实施生态富硒品牌提升工程,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生态富硒农产品品牌。加大生态富硒农产品外宣推介,大力开展生态富硒农产品进大城市等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内外各类展销会、交易会,让生态富硒农产品走向全国。要认真研究“互联网+农业”,推动农产品与电子商务的对接,全力支持天贸城搭建生态富硒农产品线上线下(O2O)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打造生态富硒农产品物流中心品牌,努力建成中国富硒电商第一市。
      七要在示范上下功夫。市上从今年起,以“一县十镇百园” 试点工程为抓手,推进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五大体系、十大工程建设,启动宁陕县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示范县整县推进,每年市县共抓2 个市级示范镇、20 个市级示范园区,利用5 年时间,到2020 年建成宁陕县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示范县、10 个生态优美、产业循环的现代农业示范镇、100 个生态(富硒)循环示范园区。市上将按照每个示范镇100 万元、每个示范园区30 万元的标准,对创建达标的示范镇、示范园区进行奖补。各县区也要结合实际,在共同抓好市级示范点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县级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示范镇村、示范园区建设,尽快制定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推进重点,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切实抓好试点示范工作,以点带面推进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加快发展,各县区要在10 月底前启动并上报试点工作方案。试点示范县镇和园区要抓住机遇,聚力聚焦加快建设进度,积累经验,探索可以推广复制的路子。县区要以园区为抓手和载体,整县推进的宁陕县每个镇5 年培育1 个市级或省级园区,镇上每个村要建一个县级或市级园区,园区要按照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安全、品牌的要求来抓。
      三、形成合力,把安康建成国家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
      一要在规划实施上形成合力。要切实抓好安康市国家级特色(富硒)高效农业院地合作示范区建设规划和富硒茶创新行动计划的实施工作,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院地合作,围绕重点产业,突出现代、生态、富硒、循环,抓住良种繁育、生产加工、产品标准等关键环节,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研发推广生态产业技术、生态种养模式、生态修复和生态标准化技术,不断完善产业标准、技术规范,加强推广应用、成果转化,建立起“研发+生产+经营”的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发展体系。
      二要在组织领导上形成合力。各县区要高度重视现代生态(富 硒)循环农业发展,政府主要领导要抓统筹、抓协调,分管领导抓具体、抓推进,健全领导机制,夯实工作责任,突出工作重点, 落实工作措施。市县区发改、财政、环保、林业、水利及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精心组织,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为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提供保障。
      三要在政策扶持上形成合力。市上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用 于发展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各县区也要拿出专项资金,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项目,加大资金整合捆绑力度,聚力发展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市县区农业部门要重点提升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园区,林业、水利、扶贫、移民等部门要一手抓现代农业园区的数量发展,一手抓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园区的质量提升。要综合利用税收、金融、补贴等政策杠杆和手段,积极调动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建立以主体投入为主导、政府扶持为导向、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四要在包抓机制上形成合力。各县区要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制定包抓机制,特别是市上抓点示范的“十镇百园”,要点对点落实包抓领导、包抓责任人、包抓技术干部。今年市上重点推进的2 镇20 个园区,市农业局要迅速拿出市县区包抓方案,逐个落实包抓责任,分别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一名业务科长、一支科技队伍包抓指导,各包抓人员要认真开展工作,真正使包抓工作扎实有效。
      五要在督查考核上形成合力。要加大对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 的考核力度,市农业局要尽快制定出台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发展考核办法。各县区政府也要将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发展,纳入对各级各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市农业局要切实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实行月报进度、季度通报、半年督查、年终考核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发展顺利推进。
      同志们,发展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意义重大,目标已经确立,任务十分明确,大家要把思想统一起来,保持定力,凝聚合力,以扎实有力的工作,推动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加快发展,为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作出贡献。


      公文PDF原文:安政通报第六十三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