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719776475-GK-2014-65466 发布日期 2014-03-07 16:53
来源 宁陕县
内容概述 宁陕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字体: 分享:

2014年2月12日在宁陕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宁陕县人民政府县长  唐新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3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3年,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应对严峻形势,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持之以恒地建项目、抓产业、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21.35亿元,增长11.6%;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9.3亿元,增长27.3%;财政总收入1.36亿元,增长26.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351万元,增长19.7%;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21785元和6445元,增长10.4%和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89亿元,增长11.9%。
  (一)致力产业建设,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现代农业发展壮大。积极支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上坝河休闲观光农业和蒿沟冷水鱼养殖通过市级园区认定。特色产业稳步发展,新增猪苓70万窝、天麻90万窝,新建核桃园1.9万亩、三园科管13.8万亩,新增大鲵4万尾,养殖生猪8.9万头、山羊4.7万只,种植大棚蔬菜1200亩、魔芋3520亩。农村改革不断深入,流转林地57.5万亩,完成森林政策保险100万亩,兑现退耕还林和生态补偿资金1760万元,获评全国首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县。农技服务体系、农资供销网点逐步健全,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发展专业合作社28个,汇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示范社。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兑现各类补贴2280余万元。扶贫开发积极推进,修订了脱贫攻坚规划,启动了扶贫互助资金区域性试点,7个整村推进村、21个示范村建设进展顺利,3000余人脱贫。
  ——工业经济保持增长。秦岭长春酒厂扩能、金诚矿业、梨子园和磨石湾电站基本建成,富宁纺织和秦岭山泉水项目成功引进,累计完成工业投资6亿元。工业集中区建设规划和方案顺利出台,县域工业园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北扩”至赵家堡子,旬广工业园启动建设。与恒口达成“飞地经济”合作协议,前期工作扎实展开,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协助企业融资9700万元,新培育规模企业2户。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65亿元,增长24.6%。
  ——旅游三产活力增强。扎实推进27个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6亿元。筒车湾4A级景区创建启动,欢乐水世界建成试运营,皇冠生态小镇、朝阳会所、洋芋沟安置小区主体完工,大秦岭艺术创作中心、蒿沟旅游接待中心完成装修。积极抓好旅游村镇建设和农家乐提升工程,成功举办了书画摄影、山地越野挑战赛,荣获“醉美陕西.最具人气旅游县域”和“亚洲金旅奖.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县”称号。全年接待游客27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2.8亿元。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增个体户329个,培育限上商贸企业1户。完成三产增加值5.09亿元,增长4.5%。
  ——财税金融保障有力。重视财源建设,严格税收征管,强化非税收入和国有资产管理,财政收入保持增长。主动沟通汇报,争取各类资金3亿元,其中新增一般转移支付2590万元。严格预算管理,不断深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改革,全面推行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加强财政队伍建设,实行结对子帮扶,促进了基层财务规范管理。全年化解政府债务947万元。努力拓宽农村支付渠道,启动组建小额贷款公司1家,金融机构年末存贷余额分别达21.42亿元和6.7亿元,累计发放小额贴息贷款、创业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5200余万元,支持了经济发展。
  (二)致力夯实基础,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制定了《重点项目管理办法》,逐步完善项目推进机制,集中实施重点项目78个,完成投资20.27亿元,其中5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2亿元。引汉济渭工程顺利推进,西成客专主体动工。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创新招商方式,大力推进全民招商,共签约项目9个、引资总额16.2亿元,完成招商到位资金13.5亿元。紧紧围绕国家投资方向,谋划储备项目150余个,争取各类项目67个。坚持全程跟踪服务,加强企地纠纷协调,全力营造优良环境。报批建设用地1600亩,收储城区土地400亩,大力整治违法买卖土地,顺利通过国家土地例行督察,促进了项目建设。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县城控制性详规、水体景观规划通过评审,4个集镇规划编制完成。县城“五个一”工程有序推进,渔洞河道路征地完成,上街棚户区改造、宁陕体育场、宁中停车场建设加快,老城水厂、两座桥梁、五郎关文化长廊、栈道维修和公厕项目全部完工,文化大厦即将入驻,保障房、商品房开发快速推进。经认真调研、反复论证,启动了城区亮化工程。天然气主管道铺至幸福花园,新增用户1051户。筒车湾、广货街等集镇功能日趋完善,江口集镇限价商品房主体完工,梅子集镇迁建基本竣工。全年城镇新增农村转移人口2097人。
  ——基础条件持续改善。新建示范路133.3公里、连户路215公里、通村水泥路31.1公里,恢复水毁公路350公里,完成了蒿沟公路和关青路改建,加固了铁炉坝大桥。蒲河防洪工程通过验收,汶水河、长安河防洪工程和旱坝、八宝小流域治理基本竣工,治理水土流失75平方公里,新修恢复渠道15公里、河堤10公里。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0处,解决了1.1万人饮水问题。积极改造农村电网,丰富35KV输变电工程顺利建成,扩建3G基站15个,提高了电力通讯保障能力。
  ——人居环境更加优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加强环境监管和综合治理,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营,单位GDP能耗下降3%,主要污染物减排达标。扎实推进双创工作,创建园林式单位54个,国家卫生县城、皇冠国家卫生镇正式命名。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改厕项目通过验收,筒车湾七里村“美丽农家”试点启动建设,植树造林3.4万亩,改建节柴灶500余户,2镇3村通过市级生态镇村验收。切实加强森林、土地、水资源保护,积极开展烟尘、废水、噪声污染整治,宜居水平有所提升。
  (三)致力改善民生,发展成果普惠群众
  ——民生保障力度加大。一是避灾扶贫搬迁深入实施。2012年搬迁任务通过省市验收,2013年10个安置小区全面建设,落实安置1085户3105人。三河口库区552米高程以下移民试点工作通过验收。二是保障房建设进度加快。新开工建设保障房912套,竣工700套,均超额完成任务。三是就业工作扎实有效。新增城镇就业576人、再就业273人,扶持306人成功创业,公开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4名,转移农村劳动力1.74万人。四是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五险一金”保障范围不断扩大,旅游项目被征地农民每亩土地210元补助发放到位。新农合制度逐步完善,财政补助提高到每人300元,住院报销比例再次提高5%,“先住院、后付费”和省内医疗费用异地结算全面推行,累计为10.8万人次患者报销医疗费2142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5%,月基础养老金提高到105元,比国定标准高了45元,全年为93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1116万元。五是针对特殊群体的政策落实到位。社会救助信息动态管控系统全面启用。太山、江口区域敬老院竣工验收,“一中心三区域”机构供养格局基本形成,为1380名五保老人发放供养金718万元。农村低保整改复核取得实效,为3219户6141人发放城乡低保金2201万元。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术34例,为2080名贫困残疾人兑现生活补贴124.8万元。向失独家庭发放一次性补助89万元,兑现优抚补助89.4万元。全县5173名高龄老人、75名孤儿和64名城市三无人员享受到生活补贴,补助资金519万元。救助医疗患者3515人、困难群众458人、流浪乞讨人员172人,发放救助金752.5万元。
  ——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省级教育强县验收命名,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如期完成,15年免费教育、营养计划惠及全县学生。8所镇中心幼儿园、8个学校塑胶体育场建成使用,县城标准化幼儿园、江口中学综合楼建设加快。高考二本上线200人,筹资182.9万元资助大学生197名。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素质教育工作受到市政府表彰。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深入开展,县医院综合楼全面竣工,基本药物实现“零差率、全覆盖”,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大力实施文化“五个一工程”,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进度全市第一,文化站馆全部免费开放,精品文艺创作多次获奖,职工业余艺术团成功组建,“欢乐城乡”活动特色明显。再次荣获全市全民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成效明显,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县综合档案馆开工建设,续修《宁陕县志》即将送审,《宁陕厅志校注版》正式出版。城区殡葬管理逐步规范。第三次经济普查顺利启动。认真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积极鼓励技术创新,申请国家专利5件、获授权3件。国防后备力量、双拥工作和武警消防建设取得新进步,少数民族特色保护试点村加快建设,工会、老龄、慈善、红十字、工商联、青少年及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统计、工商、质监、邮政、烟草、气象、保险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四)致力提升效能,发展保障更加有力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坚持领导信访包案、值访等制度,深入开展“五无”镇创建,办理县长网上信箱信件126件,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重视解决信访积案,信访秩序持续好转。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安全形势总体平稳。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完成,三级监管网络初步建立,盐务管理体制调整下划,放心粮油全覆盖工程启动,副食品价格调节工作积极开展,提升了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应急管理不断加强,有效实施了胡蜂蜇人防治、平安度汛和森林防火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努力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两率两度”调查保持在前列,再次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行政效能明显提升。坚持向人大报告工作,主动加强与政协联系,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共办理代表建议160件、委员提案148件,办复率100%,其中已经解决和纳入计划的占80%以上,加强豆制品监管、提高村组干部报酬、皇冠集镇亮化等建议、提案得到较好落实。修订完善了县政府工作规则和各项制度,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和绩效管理,促进了工作落实。政府门户网站完成改版,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力度加大。实行镇便民大厅全天候服务、镇村干部周二集中办公,方便了群众办事。扎实推进“六五”普法和法律援助工作,强化执法责任和过错追究,执法行为更加规范。严格落实中省市一系列纪律规定,认真清理办公用房,坚持厉行节约,“三公”支出下降22%。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督,查处了一批违纪案件,推动了廉洁政府建设。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倍感成绩来之不易,深知这些都源自于上级和县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四大班子的精诚团结、奋发有为,归功于全县上下的齐心协力、努力奋斗,凝聚着社会各界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始终理解、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帮助宁陕发展的投资者、建设者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经济总量小、企业规模小,大项目少、好项目少,城镇化水平低、产业层次低的“两小、两少、两低”状况尚未有效改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就业岗位不多,群众增收难度加大,公共服务、民生改善与群众的期待仍有较大差距;用地、融资、征迁、环境约束等困难比较突出,改革任务繁重,维稳压力很大;政府职能转变有待深化,效率不高、作风不实、服务不优等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受经济大环境和多方因素影响,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未能完成人代会确定的任务。对此,我们将倍加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政府工作任务
  2014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新的一年,尽管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但我县发展仍然面临难得的机遇。中省市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断加大对特殊贫困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扶持力度,《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秦巴片区脱贫攻坚规划》、《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集中实施,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和县域经济发展,必将为我县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通过这些年的探索实践,我县发展道路更加明确,发展战略成效明显,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只要我们准确把握形势,科学谋划,精心运作,就一定能够开创突破发展的新局面。
  根据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实施秦巴片区脱贫攻坚规划为统揽,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继续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富民、文化兴县”发展战略,推进经济转型提质,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切实保障改善民生,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建设生态优、城乡美、产业强、民生好、社会稳的美丽宁陕。
  综合分析发展基本态势,今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固定投资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1%和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完成节能减排等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投资拉动为重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新提升
  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稳定增长的关键之举和可靠保障,建设大项目,开展大招商,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更加注重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领导包抓、定期督查、进度通报和考核奖惩机制,倾力抓好69个重点项目,力争完成投资22亿元以上。对基础设施项目,规范运行程序,严格标后监管,确保按期建成、持久发挥效益。完成上坝河至平河梁公路改建,启动梅子环库公路建设,新建通村水泥路36.2公里、连户路80公里、通村及县乡示范路79.4公里。完成池河龙王段、太山段防洪工程,实施好汤坪、槐树小流域治理。继续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建成江口110KV、锦鸡河35KV输变电工程。对生态旅游、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等产业项目,坚持全程跟踪服务,提前做好规划、用地、手续办理等前期工作,力促尽早开工、及时竣工。对西成客专、引汉济渭等中省重大项目,强化协调服务,营造良好施工环境,确保三河口水库大坝等各项工程和库区移民工作顺利推进。
  更加注重前期谋划。建立多部门参与、多方联动的项目谋划机制,紧盯上级投资方向,围绕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超前编制项目,新储备投资5000万以上的重大项目10个以上。扎实做好项目前期论证工作,提高可操作、可实施和可获批水平。坚持领导带头,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加强联系,获取信息,确保争取各类项目资金2亿元以上,力促210国道宁石二级路、345国道宁陕段、七亩坪公路、县中医院等重点前期项目取得实质进展。
  更加注重招商引资。规范招商引资程序,强化招商考核奖励,完善领导带头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不断提高招商专业化水平。利用比较优势,突出“飞地经济”、休闲旅游、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以循环、环保、集约为先决条件,策划一批招商项目,有选择地对接沿海产业梯次转移,积极融入关中经济区,确保全年招商到位资金13.5亿元以上。
  更加注重要素保障。建立项目立项评估、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对新上项目建设形式、融资方式、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对进度缓慢、圈而不建、占而不用的重点项目依法清理退出。积极申报和实施土地“增减挂”项目,开展重点区域土地收储整理,及时清理闲置土地,力争全年报批用地1000亩。着力化解项目建设中的矛盾纠纷,坚决打击破坏环境的人和事,确保投资环境持续向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二)以质量效益为核心,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新突破
  坚持循环发展方向,综合分析市场主体信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建循环产业体系,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强力推动旅游三产。把旅游作为产业龙头,牢固树立整个县域是景区、镇村山水是景点、各行各业是要素的全域旅游理念,努力构建百业促旅游、旅游带百业的发展格局。一是建设精品景区。启动全县旅游总体规划修编和旅游营销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编制,严格景区规划评审,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全力推进朝阳沟、悠然山、苦竹沟、秦岭养生谷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启动朝山居、仙居缘、中庄秦岭逍遥谷项目,及早谋划三河口库区和天华山旅游开发,加快筒车湾、上坝河和秦岭峡谷漂流4A级景区创建,努力打造1-2个精品景区。积极推进文化体育与旅游融合,建好秦岭四季室内滑雪场和平河梁高原训练基地,力争筒车湾景区与陕西歌舞剧院联合打造的山水实景演出正式推出。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在高速公路沿线和县城建设旅游文化宣传长廊,制作一批宁陕宣传光碟、生态文化旅游丛书,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二是打造示范试点。认真总结旅游发展经验教训,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突出特色的原则,结合美丽乡村、旅游镇村建设,选择1-2个镇和2-3个村,从建筑风格、设施环境、产业服务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推进,着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点,带动高速公路、210国道沿线和县城周边旅游发展,形成连片推进、连线布局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三是加强服务营销。倾斜政策和资金,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和旅游标识等配套设施,增强旅游服务功能。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加快农家乐园区建设,积极培育餐饮、住宿、歌厅、酒吧等休闲娱乐产业,利用4G网络发展电子商务,满足游客各种需求。继续办好山地越野挑战赛,打响“山水秦岭.山地运动”品牌。创新营销方式,强化与西安及周边大中城市社区的对接,不断开拓稳定的客源市场,确保全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亿元以上。积极落实消费鼓励政策,严格执行带薪休假制度,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到位,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积极培育限上商贸企业,加强消费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保持物价总体平稳。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
  稳步壮大现代农业。在毫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推进农业园区化。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切实抓好秀才沟有机农业等9个园区续建提升,启动天河生态农业园建设,努力将秦南食用菌等园区打造为省市典型,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二是推进农业规模化。依托山水资源,坚持以保护和规划为前提,以政策扶持和技术服务为支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特色水产。严控森林资源消耗,将食用菌控制在1000万袋以内。新建核桃园1万亩,管护板栗、核桃园10万亩,发展猪苓60万窝、天麻30万窝,种植魔芋3800亩。在试栽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五味子种植基地规模。完成大鲵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提升大鲵、冷水鱼养殖水平。稳步发展生猪、白山羊养殖,探索开展特种养殖,巩固设施蔬菜基地,保证群众“菜篮子”供应。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努力培育绿色、无公害、省市名牌产品,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鼓励发展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其金融支持、对接市场和科技服务功能。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成县级粮食储备库,推进放心粮油全覆盖工程,保障粮食安全。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鼓励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重视农民实用技能和营销知识培训,努力培养一批职业农民和农村经纪人。四是推进扶贫开发。把2.6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最大的民生,认真落实脱贫攻坚规划,坚持工作到村、扶贫到户,提高扶贫的有效性、持续性。全面实施扶贫十大重点工程,不断加大教育扶贫和产业扶贫力度,切实抓好龙王、金川7个整村推进村和筒车湾、太山5个“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试点村建设,启动2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巩固丰富互助资金区域性试点工作,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坚持以生态环保为前提,以非矿工业为选择,以工业园区为平台,着力发展无污染、用工多的产业,促进工业提质增效。一是积极培育支柱产业。慎重发展矿产石材,对格兰德二期、山外山石材、维佳石材、佳合矿业和金诚矿业等建设项目,严格执行开发红线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促其规范建设、规范生产;对现有矿产企业,加强监管,在完善手续、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加大整合力度,促其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积极发展食品工业,加强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力促陕南特色食品加工、秦岭山泉水项目尽早投产,支持秦岭长春酒厂扩大生产、申报陕西省著名商标。紧跟国家产业导向,引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型工业,确保富宁纺织、再生塑料模板项目落地建成投产,优化工业结构。二是不断拓展园区平台。按照“一区三园”布局,围绕项目和企业落地,创新投入和协作机制,确保县域工业园标准化厂房建成使用,完成宁陕恒口飞地经济工业园规划编制、土地征迁、融资平台等前期工作,提升园区承载力。提高项目入园门槛,在产业、技术、环保和资金投入强度方面严格要求,把县内难以承载的项目引入“飞地经济”园,力争园区新增投产企业2-3家。三是全力扶持企业壮大。完善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加强重点企业监测服务,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不断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建立企业培育扶持奖励办法,积极争取技改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增强竞争力。力争新培育规模企业2-3户,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9亿元以上。
  (三)以城乡一体为目标,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按照“做美县城、做大集镇、做好村庄和社区”的思路,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步伐。
  强化规划约束力。按照民生城建的要求,科学修订城乡规划和布局,使之与资源、环境、空间承载力相适应。完成重点集镇规划评审,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县城天际线、地下雨水管网和210国道基础建设专项规划编制,逐步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严格规划执行,实行重大建设项目规委会集中审批和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打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增强县城带动力。围绕打造山水园林旅游城市目标,坚持宁可留下“空白”暂时不建、也不留下遗憾的原则,稳妥推进县城建设。重点建好文化广场,打通渔洞河和城关初中道路,全面完成县城亮化工程,试建一段水面景观,改造好上街棚户区,抓好限价商品房开发,力争县城80%的群众能够用上天然气。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加快公园广场、机关小区绿化,加强市政管网和设施管护,确保国家园林县城通过省级技术评估。探索建立城乡市容环境卫生综合管理体制,实行城管综合执法,加强交通秩序、户外广告、占道经营整治,全力营造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精的城市环境。
  提升镇村承载力。按照“统筹规划、产业支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整合项目资金,努力建设适度规模、生活便利、群众满意的新型集镇、村庄和社区。全面完成梅子集镇搬迁工程,支持重点集镇依托旅游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完善水、电、路、讯和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促进人员和生产要素聚集。用好“一事一议”政策,加强农村供水、农村道路等公用设施管护,不断改善村庄基础条件。把陕南移民搬迁作为建设新型社区的抓手,坚持建大点、跨区域集中安置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建好5个安置小区、搬迁600户。积极支持移民发展山林经济和三产服务业,在县城和集镇周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效吸纳移民就业,逐步形成产业在山上、居住在社区、就业在企业的良性发展模式。
  (四)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建立富有活力效率新机制
  全面落实中央深化改革的决定和省委意见,积极推进重要领域机制体制创新,切实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职能转变,稳妥推进镇村撤并。继续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建成政务大厅,促进审批提速。严控编制总量,调优机关和事业单位编制结构,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营造公平的市场秩序,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在稳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稳步开展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继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积极发展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鼓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扩大信贷规模,大力推进“促农取款、惠农通”工程建设,拓展农村金融支付渠道,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金融服务。全面放开县内户籍流动限制,完善配套政策,保证落户农民与城镇居民在养老医疗保险、保障住房分配等公共服务方面享有同等待遇,促进农业人口有序市民化。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争取上级投入,努力培育壮大财源,盘活单位闲置资产,坚持依法治税、综合治税,不断扩大财政收入规模。进一步调整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工作程序,将所有财政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全面推行公务卡,继续深化政府采购、单位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改革,严格财政投入项目和预算外资金监管,优化支出结构,使财政资金使用科学有效、安全透明。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化解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债务1000万元以上,保障财政安全。
  深化社会领域改革。积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大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推动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财政增长同步。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妥落实“单独二孩”政策,确保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县创建达标。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依法保护被征地群众的合法权益,逐步推进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重点改革,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以美丽宁陕为追求,拓展全面持续发展新空间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建设,保护、培育、放大生态优势,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强化生态保护建设。完善生态环境源头保护制度,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规划,实行区域差别化开发管理政策,严守生态红线。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措施,保证县城垃圾场、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积极开展环境监测和环保专项行动,及时公开环境信息,建立举报受理制度,严厉打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加快省级朱鹮自然保护区建设,推进皇冠山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全民植树常态化机制和奖惩推动机制,突出城镇、道路及墓地等重点,高质量绿化造林1万亩,同时开展好山上点种籽种工作。以清洁水源、家园、田园、能源为目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进“美丽农家”建设,实施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和农村改厕项目,促进农村垃圾规范化处置,大力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不断改善城乡环境。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把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今后一律不上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项目,防止边发展边污染。执行最严格的耕地、林地和水资源保护制度,完成基本农田划定,落实好水电开发生态水制度,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积极培育壮大生态旅游、林下经济,逐步替代消耗资源的食用菌等产业,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秸秆还田、土壤提升、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新产品,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大力普及生态知识,广泛宣传环保政策,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在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倡导居民绿色生活,全面加强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节能,降低资源能源消耗。认真落实生态补偿和激励制度,强化谁保护、谁受益和谁损害、谁补偿的利益导向。严格执行环保责任制,加强生态保护绩效考评,强化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六)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开创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
  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要求,将新增财力、公共资源、工作力量向民生倾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让群众减少后顾之忧。一是把就业再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开展全民创业示范活动,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工作,严格落实合同制管理,实现新增城镇就业56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万人,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兼顾各类人员保障待遇的调整机制,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续接政策,推动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补助标准由300元提高到350元,实行新农合支付方式总额预付和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网络直报,推行居民、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大病保险和单病种限费,继续巩固提升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三是着力解决困难群体住房问题。新建廉租房150套,改造棚户区500户,推行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轨,健全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让更多的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四是提高弱势群众保障水平。落实“一中心三区域”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老人,推行公建民营市场化模式运作老年公寓,新建1-2个社区养老白天照料中心,按照“一镇一点”建好幸福院,保证老人安度晚年。切实把惠民政策向社会底层和弱势群体倾斜,大力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抓好低保优抚、各类救助和高龄老人、孤儿、城市三无人员补贴发放工作,保证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坚持公平与效率并重,让群众共享公共服务。一是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继续抓好薄弱学校改造、学校塑胶体育场建设,加快宁陕中学体育馆建设,确保县城标准化幼儿园秋季开学投入使用。积极推进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创建,启动第二轮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提高高中教育质量,打造特色职业教育,积极扶持民办教育。坚持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提升教育内涵发展水平。二是强化医疗卫生保障能力。加快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巩固基本药物、医疗救助和重大疾病救助制度,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和疾病防控,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完善镇村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考核机制,实行工资待遇与医疗服务成效挂钩,切实解决养医不看病的问题。三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继续实施“文化五个一”工程,建立文化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包装策划一批文化项目,做好“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和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工作,不断提升县电视台节目水平,广泛开展群众文化、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打造“欢乐城乡”文化品牌。加大传统文化挖掘,注重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力整治文化市场,确保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同时,实行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完善殡葬设施,切实规范殡葬管理。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完成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建成综合档案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抓好国防动员工作,关心关注妇女儿童、青少年、工商联、工会等事业,促进社会和谐。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让群众平安幸福生活。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大平安建设投入,不断充实群防群治力量,完善县城监控技防网络,建立各镇视频监控平台,在与临县边界交汇处建设智能检查站,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平安建设水平。抓好网络舆情监测引导和新闻发布工作,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启动网上信访受理、办理,健全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护机制,落实信访属地管理责任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解决好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六五”普法,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建立法律服务队伍。扎实推进气象体系化建设,抓好防汛防滑、森林防火工作,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强化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用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生产安全。更加注重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抓好集中整治,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三、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形势越复杂,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自身建设。我们将秉承执政为民的理念,务实创新,积极有为,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推进工作的根本动力。思想守旧、精神懈怠是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自觉加强学习,深入领会上级精神,进一步更新观念,坚决摒弃小成即满的观念、但求无过的心态、循规蹈矩的作风。学会用市场经济规律认识问题、用科学发展观解决问题,善于借鉴成功经验、善于利用各项政策,敢于自我革新、敢于先行先试,从而在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二是坚持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始终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认真执行《政府工作规则》,健全重大决策论证和问责纠错制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不断规范行政行为。认真落实信息公开条例,推行政府及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和百姓问政制度,开展公民代表走进政府活动,努力打造透明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群众和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防止部门利益法制化倾向。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自由裁量权,真正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是坚持实干兴县,勤政为民。始终把为民务实作为政府工作的自觉追求。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整治“不作为、怕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认真落实岗位责任、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制度,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政府执行力。积极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倡导立说立行、真抓实干,只为落实找办法,不为落后找理由,确保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提升政府公信力。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强化考评结果运用,严格兑现奖惩,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四是坚持廉洁从政,风清气正。始终把廉洁从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底线。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公务员的教育和管理,坚决遏制不正之风。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省市县相关规定,反对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巩固办公用房清理成果,发挥闲置办公用房效益。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强化行政问责和效能监察,加强重点领域、关键部位、特殊岗位的监管,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风变化。
  各位代表,任何困难都挡不住奋进的脚步,任何挑战都撼不动突破的决心。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只争朝夕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为全面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宁陕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飞地经济:是指政府之间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飞出地”方把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方的工业基地,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经济模式。目前我县与恒口示范区达成了“飞地经济”合作协议。
  2.一区三园:一区即工业集中区,三园即县域工业园区、旬广工业园区和“飞地经济”园区。
  3.土地增减挂:即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具体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的目标。
  4.单独二孩政策:即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
  5.三留守人员:即农村留守在家的妇女、儿童和老人。
  6.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处置的生活废物和农药、化肥、地膜残留等污染物对水体、土壤、空气和农产品造成的污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